动力电池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224692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19 2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动力电池模组。电池模组的支撑框架材质为铝合金,支撑框架包括设置于电池模组顶部和底部开口相对的单口槽板和设置于单口槽板之间的上、下板面均设有开槽的双口槽板,电池电芯设置于上、下相邻的支撑框架之间的槽腔内,电池电芯与支撑框架之间设置硅胶垫;位于支撑框架的端部设置电连接组件,电连接组件包括材质为塑质的折板,折板包括水平板和竖直板,折板竖直板的外板面上布置金属质的电极板,电极板包括正极板和负极板,正极板和负极板的电连接端延伸至折板水平板面上,折板水平板上位于正极板和负极板的电连接端之间设置材质为塑质的隔离凸块。相比现有的电池模组质量轻、体积小、绝缘性能好、且能够简单组装于电池箱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动力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动力电池是电动汽车的“心脏”。 动力电池模组是为譬如电动汽车、混合动力车的新能源交通运输工具提供动力能源的核心部分。其可以理解为电池电芯经串并联方式组合,并加装电池监控与管理装置(MCN)加以管理和控制。电池模组的结构设计往往能决定一个电池箱的性能和安全。其结构必须对电池电芯起到支撑、固定和保护作用。同时如何满足过电流要求,电流均匀性,如何满足对电池电芯温度的控制,以及是否有严重异常时能断电,避免连锁反应等等,都将是评判电池模组优劣的标准。现有的动力电池模组主要包括电池电芯以及支撑电池电芯的支撑框架,为了保证电池模块的绝缘性,现有的支撑框架通常采用聚苯乙烯或者聚乙烯材质的塑质料,而为了满足电池模组的支撑强度、以及譬如抗晃碰的结构强度,通常将支撑框架做的很厚重,再通过电池模组或者说支撑框架整体结构的两端直接设置电极板,通过电池电芯两端的极耳与电极板电连接构成动力电池模组的主结构。现有的这种动力电池模组通常具有如下问题:1、塑质的支撑框架本身易变性,且位于电池模组底部的电池电芯以及支撑框架由于上部电池模组结构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动力电池模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包括电池电芯(10),和支撑电池电芯(10)用的支撑框架(2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框架(20)材质为铝合金,支撑框架(20)包括设置于电池模组顶部和底部开口相对的单口槽板(21)和设置于单口槽板(21)之间的上、下板面均设有开槽的双口槽板(22),电池电芯(10)设置于上、下相邻的支撑框架(20)之间的槽腔内,且电池电芯(10)两端的极耳(11)悬伸于与其上、下相邻的两支撑框架(20)之间,电池电芯(10)与支撑框架(20)之间设置硅胶垫(30);位于支撑框架(20)的端部设置电连接组件(40),所述的电连接组件(40)包括材质为塑质的折板(41),所述的折板(41)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包括电池电芯(10),和支撑电池电芯(10)用的支撑框架(2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框架(20)材质为铝合金,支撑框架(20)包括设置于电池模组顶部和底部开口相对的单口槽板(21)和设置于单口槽板(21)之间的上、下板面均设有开槽的双口槽板(22),电池电芯(10)设置于上、下相邻的支撑框架(20)之间的槽腔内,且电池电芯(10)两端的极耳(11)悬伸于与其上、下相邻的两支撑框架(20)之间,电池电芯(10)与支撑框架(20)之间设置硅胶垫(30);位于支撑框架(20)的端部设置电连接组件(40),所述的电连接组件(40)包括材质为塑质的折板(41),所述的折板(41)的内板面紧贴支撑框架(20)布置,所述的折板(41)包括水平板和竖直板,折板(41)竖直板上位于极耳(11)的悬伸位开设供电池电芯(10)极耳(11)布置的条形孔(411),折板(41)竖直板的外板面上布置金属质的电极板(42),电极板(42)上位于条形孔(411)所在位开设电极开孔(421),所述的电极板(42)包括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跃升吴德贵干振桦李昱邵勇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欧鹏巴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