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钕锑共掺杂二氧化锡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212799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18 2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钕锑共掺杂二氧化锡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称取氯化锡、氯化锑、硝酸钕以及乙醇,将氯化锡加入乙醇中;然后在该溶液中加入硝酸钕,搅拌使其充分溶解;接下来将氯化锑加入上述溶液中,搅拌使其充分溶解;将该溶液升温并保持一段时间,然后通过滴加氨水调节PH≈7后得到固体粉末,将之离心洗涤、烘干并在高温下煅烧之后即得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钕锑共掺杂二氧化锡。采用本方法制备的钕锑共掺杂二氧化锡,粒径小,粒径分布均一,对丙酮有优异的气敏灵敏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纳米粉体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钕锑共掺杂二氧化锡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二氧化锡是白色、淡黄色或淡灰色四方、六方或斜方晶系粉末。二氧化锡纳米材料由于具有可调的孔道结构、高比表面积和较强的离子交换性能,有利于反应物在催化过程中在活性位进行反应,对H2S、乙醇、丙酮、甲醛等气体的探测方面显示了极大地应用前景,因此氧化锡纳米结构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气敏传感器的敏感材料。用它制备的气敏传感器灵敏度高,被广泛用于各种可燃气体、环境污染气体、工业废气以及有害气体的检测和预报。例如:以二氧化锡为基体材料制备的湿敏传感器,在改善室内环境、精密仪器设备机房以及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等均有应用。然而,单一二氧化锡材料的气敏性能受控于材料的形貌、晶型、比表面积、能带结构等,虽然这方面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仍然存在灵敏度低、选择性差等缺点。相比纯二氧化锡而言,通过对其掺杂制备出复合材料,由于导带、价带能级的差异,使该复合材料中更容易产生电子-空穴交换,在气敏传感器领域可以使得传感器更具有选择性和更高的灵敏度。本专利技术通过将钕锑共同掺杂入二氧化锡中制备纳米复合粉体,该复合材料对丙酮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钕锑共掺杂二氧化锡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按照配方精确称取氯化锡、氯化锑、硝酸钕以及乙醇,首先将氯化锡加入乙醇中,搅拌使其充分溶解;然后在该溶液中加入硝酸钕,搅拌使其充分溶解;其中氯化锡与硝酸钕的摩尔比为1:0.01~1,氯化锡与乙醇的摩尔比为1:10~100;(2)将氯化锑加入溶有氯化锡和硝酸钕的乙醇溶液中,搅拌使其充分溶解;其中氯化锡与氯化锑的摩尔比为1:0.01~1;(3)将该溶液升温到30~100℃,并保持0.1~5小时,然后通过滴加氨水调节pH≈7后得到固体粉末,将之离心洗涤、烘干并在500~900℃煅烧0.1~5小时之后即得钕锑共掺杂二氧化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钕锑共掺杂二氧化锡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按照配方精确称取氯化锡、氯化锑、硝酸钕以及乙醇,首先将氯化锡加入乙醇中,搅拌使其充分溶解;然后在该溶液中加入硝酸钕,搅拌使其充分溶解;其中氯化锡与硝酸钕的摩尔比为1:0.01~1,氯化锡与乙醇的摩尔比为1:10~100;(2)将氯化锑加入溶有氯化锡和硝酸钕的乙醇溶液中,搅拌使其充分溶解;其中氯化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丹农徐少洪张春明林琳陈超王艳丽金彩虹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