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马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211409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18 2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振动马达,其具有:线圈部,其以朝向上下方向的中心轴线为中心;板簧,其主面与上下方向平行地配置;振动部,其包括磁铁,且被所述板簧支承在所述线圈部的上方,并与所述线圈部隔着空隙在上下方向上相向,通过产生于所述磁铁与所述线圈部之间的力在横向上振动;以及壳体部,其将所述线圈部、所述振动部以及所述板簧容纳于内部空间,且支承所述线圈部以及所述板簧,所述板簧具有:自由端部,其安装于所述振动部的前端部;固定端部,其在比所述振动部靠后侧的位置固定于所述壳体部;以及侧部弹簧部,其在所述振动部的侧方从所述自由端部延伸至比所述振动部靠后侧的位置,且与所述振动部一同在横向上振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振动马达
技术介绍
近几年,各种类型的振动马达被用作移动通信装置等的无声通知设备或其他用途。例如,利用在细长圆柱状的马达末端的旋转轴端部安装了偏心配重的圆筒型振动马达、在薄型扁平圆柱状的马达末端的旋转轴端部安装了偏心配重的硬币型振动马达、以及在薄型扁平圆柱状的马达内部对配置在磁铁部侧方的线圈通电来使磁铁部克服弹簧的施力而往返运动的硬币型纵振动线性马达。并且,在美国专利第8334624号说明书中公开的振动发生装置中,具有磁铁的振动单元被配置在侧方的四个板簧保持于线圈的中心轴线方向上方,通过对线圈通电,使振动单元水平振动。在日本公开公报2001-347225号公报以及日本公开公报2001-347226号公报中公开的振动发生装置中,永久磁铁通过板簧配置在电磁线圈的中心轴线方向上方,通过对电磁线圈通电,使永久磁铁在上下方向上振动。但是近几年,为了将振动马达容纳于戒指等的内部,需要振动马达更加小型化。但是,在上述的圆筒型振动马达、硬币型振动马达以及硬币型纵振动线性马达中,由于结构的限制等难以小型化至能够容纳于戒指内。对于美国专利第8334624号说明书的振动发生装置也相同。在日本公开公报2001-347225号公报以及日本公开公报2001-347226号公报的振动发生装置中,由于永久磁铁在电磁线圈的中心轴线方向上振动,因此装置在该中心轴线方向上大型化。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课题,本技术的目的是使振动马达小型化。在本申请的例示性的一实施方式中,振动马达具有:线圈部,其以朝向上下方向的中心轴线为中心;板簧,其主面与上下方向平行地配置;振动部,其包括磁铁,且<br>
被板簧支承在线圈部的上方,并与线圈部隔着空隙在上下方向上相向,通过产生于磁铁与线圈部之间的力在横向上振动;以及壳体部,其将线圈部、振动部以及板簧容纳于内部空间,且支承线圈部以及板簧。板簧具有:自由端部,其安装于振动部的前端部;固定端部,其在比振动部靠后侧的位置固定于壳体部;以及侧部弹簧部,其在振动部的侧方从自由端部延伸至比振动部靠后侧的位置,且与振动部一同在横向上振动。在本申请的例示性的一实施方式中,振动马达的侧部弹簧部与振动部隔着空隙在横向上相向。在本申请的例示性的一实施方式中,振动马达的板簧还具有后部弹簧部,该后部弹簧部从侧部弹簧部连续地向振动部的后方延伸并与振动部隔着空隙在前后方向上相向。在本申请的例示性的一实施方式中,振动马达的板簧还具有第二后部弹簧部,该第二后部弹簧部从后部弹簧部连续地向后部弹簧部的后方延伸并与后部弹簧部隔着空隙在前后方向上相向。在本申请的例示性的一实施方式中,振动马达的侧部弹簧部与线圈部隔着空隙在上下方向上相向。在本申请的例示性的一实施方式中,振动马达的振动部的横向宽度随着从前端部向后方而增大。在本申请的例示性的一实施方式中,振动马达的振动部具有:磁铁,其与线圈部隔着空隙在上下方向上相向;以及质量部,其层叠于磁铁的上侧。在本申请的例示性的一实施方式中,振动马达的板簧的固定端部热焊接于壳体部。在本申请的例示性的一实施方式中,振动马达的线圈部配置在从壳体部的底部向上方突出的凸部的周围。在本申请的例示性的一实施方式中,振动马达的壳体部的从底部向上方突出的凸部的前后方向的长度比横向长度长。在本技术中,能够使振动马达小型化。参照附图并通过以下对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的说明,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的要素、特征、步骤、特点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附图说明图1是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振动马达的平面图。图2是振动马达的立体图。图3是振动马达的纵剖视图。图4是振动马达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基底部、线圈部以及电路板的立体图。图6是板簧以及振动部的立体图。图7是省略了外罩部的振动马达的平面图。图8是省略了外罩部的振动马达的平面图。图9是省略了外罩部的振动马达的平面图。图10是省略了外罩部的其他振动马达的平面图。图11是示出其他振动马达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在本说明书中,将后述的线圈部12的中心轴线J1方向的图3的上侧简称作“上侧”,将后述的线圈部12的中心轴线J1方向的图3的下侧简称作“下侧”。并且,将与中心轴线J1平行的方向称作“上下方向”。另外,上下方向不表示组装于实际的设备时的位置关系和方向。另外,将图3中的右侧以及左侧分别称作“前侧”以及“后侧”,将图3中的左右方向称作“前后方向”。图1中的左右方向称作“横向”。图1是示出本技术的例示性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振动马达1的平面图。图2是振动马达1的立体图。图3是振动马达1的纵剖视图。在图3中,示出在图1中的III-III的位置剖切了振动马达1的截面。在图3中,也图示了比截面靠里侧的部位的一部分,并且省略了细节部分的截面的剖面线。图4是振动马达1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基底部112、线圈部12以及电路板16的立体图。图6是板簧13以及振动部14的立体图。图7、图8以及图9是省略了外罩部111的振动马达1的平面图。在图7至图9中,为了易于理解板簧13的形状,用虚线表示固定端部31。在图8以及图9中,用双点划线图示位于图7所示的位置的板簧13以及振动部14。振动马达1是共振致动器(RA:Resonant Actuator)。振动马达1例如作为内置
于戒指等的无声通知设备而使用。振动马达1的除了电路板16以外的大小例如是上下方向的高度在1mm以上3mm以下,前后方向的长度在1mm以上8mm以下,横向宽度在1mm以上5mm以下。振动马达1包括壳体部11、线圈部12、板簧13、振动部14以及电路板16。壳体部11呈大致长方体状。壳体部11包括外罩部111和基底部112。外罩部111是向下方开口的大致长方体状的箱状部件。基底部112是大致矩形状的板状部件。外罩部111固定于基底部112。基底部112封闭外罩部111的下部的开口。换言之,基底部112是壳体部11的底部。外罩部111例如是非磁性的金属制品。外罩部111例如由不锈钢形成。基底部112例如是树脂制品。外罩部111与基底部112的连接例如通过使设置于外罩部111的下部的开口缘部的爪部卡合于基底部112的外缘而进行。在壳体部11的内部空间容纳线圈部12、板簧13以及振动部14。在壳体部11的内部空间也容纳电路板16的一部分。线圈部12以朝向上下方向的中心轴线J1为中心。线圈部12例如呈大致长圆环状。线圈部12被壳体部11支承。具体地说,线圈部12安装于壳体部11的基底部112。在图3以及图5所示的例子中,线圈部12配置在从基底部112向上方突出的凸部113的周围。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凸部113称作“线圈用凸部113”。线圈用凸部113的前后方向的长度比线圈用凸部113的横向长度长。振动部14在线圈部12的上方被板簧13支承。振动部14隔着空隙在上下方向上与线圈部12相向。振动部14的前后方向的长度比振动部14的横向的长度长。换言之,振动部14沿前后方向延伸。振动部14的横向宽度随着从振动部14的前端部43向后方而增大。振动部14的横向最大宽度即后端部44的横向宽度比线圈部12的横向最大宽度大。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振动部14的俯视形状呈前端部43的宽度比后端部44的宽度小的大致梯形状。振动部14的俯视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振动马达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振动马达,其具有:线圈部,其以朝向上下方向的中心轴线为中心;板簧,其主面与上下方向平行地配置;振动部,其包括磁铁,且被所述板簧支承在所述线圈部的上方,并与所述线圈部隔着空隙在上下方向上相向,通过产生于所述磁铁与所述线圈部之间的力在横向上振动;以及壳体部,其将所述线圈部、所述振动部以及所述板簧容纳于内部空间,且支承所述线圈部以及所述板簧,所述振动马达的特征在于,所述板簧具有:自由端部,其安装于所述振动部的前端部;固定端部,其在比所述振动部靠后侧的位置固定于所述壳体部;以及侧部弹簧部,其在所述振动部的侧方从所述自由端部延伸至比所述振动部靠后侧的位置,且与所述振动部一同在横向上振动。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6.04 JP 2015-1136911.一种振动马达,其具有:线圈部,其以朝向上下方向的中心轴线为中心;板簧,其主面与上下方向平行地配置;振动部,其包括磁铁,且被所述板簧支承在所述线圈部的上方,并与所述线圈部隔着空隙在上下方向上相向,通过产生于所述磁铁与所述线圈部之间的力在横向上振动;以及壳体部,其将所述线圈部、所述振动部以及所述板簧容纳于内部空间,且支承所述线圈部以及所述板簧,所述振动马达的特征在于,所述板簧具有:自由端部,其安装于所述振动部的前端部;固定端部,其在比所述振动部靠后侧的位置固定于所述壳体部;以及侧部弹簧部,其在所述振动部的侧方从所述自由端部延伸至比所述振动部靠后侧的位置,且与所述振动部一同在横向上振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弹簧部与所述振动部隔着空隙在横向上相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簧还具有后部弹簧部,所述后部弹簧部从所述侧部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井满赤沼智弘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精密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