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浓度臭氧产生器-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19965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高浓度臭氧产生器:它包括放电极、连接于放电极上的高频高压电源、接地极、以及在放电极与接地极之间形成放电间隙的隔片,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接地极在其形成放电间隙的另一面设有带供冷却液体循环冷却接地极的冷却腔的支承体,所说的放电极与接地极之间的放电间隙为0.1~0.5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放电极不冷,故便于安装在大型机组上。(*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浓度臭氧产生器-Ⅲ本技术涉及到臭氧发生装置。现有的臭氧产生器可以说是结构各异,大小皆有,但要想获得大的臭氧产生量的臭氧产生器并非易事。为了满足水处理、纸浆漂白等工业上的应用,往往需要几十台臭氧发生装置组合在一起来完成。而由此所带来的问题是成本高、体积大、维修多等一系列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臭氧产生量大但体积却小的高浓度臭氧产生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浓度臭氧产生器:它包括放电极、连接于放电极上的高频高压电源、接地极、以及在放电极与接地极之间形成放电间隙的隔片,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接地极在其形成放电间隙的另一面设有带供冷却液体循环冷却接地极的冷却腔的支承体,所说的放电极与接地极之间的放电间隙为0.1~0.5mm。所说的放电极是由合金铝或不锈钢制做的长方形体实现的,所说的接地极是由极薄的高电阻率、高介电常数的电介质层冶贴于所说的带有冷却腔的支承体上,所说的在放电极与接地极之间形成放电间隙的隔片为高电阻率的隔片。于所说的放电极是由合金铝或不锈钢制做的长方形体实现的,所说的接地极是由所说的带有冷却腔的支承体与放电极相对应的一面直接实现的,所说的在放电极与接地极之间形成放电间隙的隔片为高电阻率的隔片。所说的电介质层的厚度为0.47~1mm。高电阻率于所说的放电极其面积为100~1600cm2。所说的高电阻率、高介电常数电介质为陶瓷材料。所说的高电阻率其值为>1014Ω·cm,所说的高介电常数其值>9。本技术的积极效果:1,由于本技术的放电极不冷,故便于安装在大型机组上。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图3是图2的Ⅰ部分放大图。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图1中,进水管路10向接地极支承体13(见图2)、14的冷却腔20、22-->提供冷却水,经出水管路2流出。进气管路7向放电间隙提供原料气体,原料气体在放电间隙内高频高压电场的作用下所产生的臭氧经出气管路1输出,在进气管路与放电间隙之间设有将两者连通的进气室25,在出气管路与放电间隙之间设有将两者连通的出气室23,进气室和出气室均为密闭的方形结构,进气室和出气室可保证原料气体匀速进、出于放电间隙。高频高压电源9经固定在箱体3上的电缆接头8引入到放电极的金属层上。图2中,带有冷却腔20的支承体13、14分别是两个接地极的支撑体,也就是说本实施例是两个臭氧产生器。冷却腔20、22与图1中给出的进、出水管路相连通。与两个接地极相对应形成两个放电间隙的放电极及他们的之间的位置关系如图3所示。在图3中放电极19是由不锈钢或合金铝制作的长方形体,在左右两侧各设有接地极15,他们分别由两个陶瓷隔片16隔开形成两个放电间隙21,两个放电间隙均为0.1mm宽。需要强调的是不锈钢长方形体的长边与放电间隙的气体通道平行,不锈钢长方形体在其与接地极形成放电间隙的表面涂有三氧化二铝薄层,以避免放电极电蚀和对臭氧气体的污染。接地极15和隔片16均由陶瓷材料制成,其电阻率为1014Ω·cm,介电常数为9。放电极的放电面积为150mm2。本技术实施例的臭氧产生量为40g/h,浓度为160g/mm3,产生率为100g/kwh。密封胶将放电极和接地极的端部24密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浓度臭氧产生器,它包括放电极、连接于放电极上的高频高压电源、接地极、以及在放电极与接地极之间形成放电间隙的隔片,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接地极在其形成放电间隙的另一面设有带供冷却液体循环冷却接地极的冷却腔的支承体,所说的放电极与接地极之间的放电间隙为0.1~0.5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浓度臭氧产生器;它包括放电极、连接于放电极上的高频高压电源、接地极、以及在放电极与接地极之间形成放电间隙的隔片,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接地极在其形成放电间隙的另一面设有带供冷却液体循环冷却接地极的冷却腔的支承体,所说的放电极与接地极之间的放电间隙为0.1~0.5mm。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浓度臭氧产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放电极是由合金铝或不锈钢制做的长方形体实现的,所说的接地极是由极薄的高电阻率、高介电常数的电介质层冶贴于所说的带有冷却腔的支承体上,所说的在放电极与接地极之间形成放电间隙的隔片为高电阻率的隔片。3,按照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芝涛白敏冬白希尧白敏菂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海事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