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公良专利>正文

臭氧产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019026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4 21: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稳定产生臭氧、并可降低电极单元氧化可能性的臭氧产生器,其包括:一镂空状的组合壳体,其前后两侧内壁均向内凹陷有凹槽,而在左右两侧内壁则分别突出有凸肋,用以将左、右两侧的内壁间隔出上、下轨槽,两轨槽与凹槽相互连通,另在前后两侧外壁还分别突出有一中空状的柱体,柱体与凹槽相互连通;两基板,其是面对面设置在所述组合壳体的轨槽内,并通过凸肋使基板间形成放电间隙,放电间隙与组合壳体前后两侧的凹槽相互连通;以及两电极单元,均是一平板状,并分别连接在基板外表面,且在外侧分别焊接有高压电极引线,高压电极引线的自由端分别凸伸在电极单元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臭氧产生器
,尤指一种电晕式的臭氧产生器。
技术介绍
在本案申请前,市面上已有专利技术人研发出一种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411959号“改良型臭氧产生器”,所述臭氧产生器是由一上盖、一极板装置及一下盖所组成,且上、下盖的结构相同而组装方向呈相反的设计,其上、下盖外形呈中间较高而分别向两端较低的设计,使上、下盖中间可形成一容置空间,容置空间内可供一极板装置放入定位,极板装置是由多个绝缘片及二极板所组成,且在各相对应的二绝缘片间可置放一极板,并在相对应二极板间的二绝缘片处,另有多个隔板设置在绝缘片两端,使二极板可呈上、下方向重叠设置,并使极板一端可定位在二绝缘片内,另端则突出在外与一导电线相接,再使上、下盖可固结一体,再二极板的导电线处,用硅胶充填在上、下盖间,使极板装置可稳固定位在上、下盖间;因此,当高压电流经由二极板的放电空间作高压放电时,可使空气中的氧分子电离释出,得以产生臭氧。然而,上述改良型臭氧产生器,实际使用后仍发现有问题点存在:上述改良型臭氧产生器的极板易氧化腐蚀,因为所述极板并没有任何保护,所以长时间与空气接触,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因而造成氧化现象,进而导致导电效果不良及使用寿命缩短等问题。因此,要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发展出一种能稳定产生臭氧、并可降低电极单元氧化可能性的臭氧产生器,便成为本技术专利技术人的意念与研究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稳定产生臭氧、并可降低电极单元氧化可能性的臭氧产生器。为解决上述问题及达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手段,为一种臭氧产生器,其包括:一呈镂空状的组合壳体,其前后两侧的内壁均向内凹陷有一气道,而在左右两侧的内壁则分别突出有一凸肋,用以将左、右两侧的内壁间隔出上、下两轨槽,所述两轨槽与所述气道相互连通,另在前后两侧的外壁还分别突出有一呈中空状的柱体,所述柱体与所述气道相互连通;两基板,其是面对面设置在所述组合壳体的两轨槽内,并通过所述凸肋使所述两基板间形成一放电间隙,所述放电间隙与所述组合壳体前后两侧的气道相互连通;以及两电极单元,均是呈一平板状,并分别连接在所述两基板的外表面,且在外侧分别焊接有一高压电极引线,所述高压电极引线的自由端分别凸伸在所述电极单元外。更具体的是,所述组合壳体是由一左壳体及一右壳体所组成,所述左壳体具有两相互平行的第一杆部,并在所述第一杆部一端垂直连接有一第一横杆部,而所述右壳体则具有两相互平行并与所述第一杆部一端连接的第二杆部,并在所述第二杆部一端垂直连接有一第二横杆部。更具体的是,所述左壳体一端,还设置有上、下两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分别将上述两条高压电极引线定位在所述左壳体一端的上侧边及下侧边上。更具体的是,所述两基板均为陶瓷基板。更具体的是,所述臭氧产生器的数量可为多个,并在纵向或水平方向排列设置。更具体的是,所述电极单元外,还设置有一能将所述电极单元密封在所述基板外表面上的绝缘密封胶层。根据上述技术手段的实施,本技术能获得的作用、功能及效果如下:第一点:本技术是以高电压直接强迫所述两电极单元放电,使通过所述放电间隙的氧气能够被电离成臭氧,再以流通空气的方式使臭氧逸出,由此达到稳定产生臭氧的功效。第二点:本技术的电极单元因内层有基板,外层另有绝缘密封胶层的保护,使所述电极单元不会接触到高压电晕电场及空气,由此降低所述电极单元氧化的可能性,进而增加本技术臭氧产生器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2:本技术的分解示意图。图3:本技术图1的A-A剖面实施示意图。图4:本技术两组以上组合时的立体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组合壳体17右壳体11气道171第二杆部12凸肋172第二横杆部13上轨槽2基板14下轨槽21放电间隙15柱体3电极单元16左壳体31高压电极引线161第一杆部4绝缘密封胶层162第一横杆部18进气口163上限位件19出气口164下限位件10臭氧产生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依据图面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如后:如图1~3所示,图式中揭示出,为一种臭氧产生器,其包括:一呈镂空状的组合壳体1,其前后两侧的内壁均向内凹陷有一气道11,而在左右两侧的内壁则分别突出有一凸肋12,用以将左、右两侧的内壁间隔出上、下两轨槽13、14,所述两轨槽13、14与所述气道11相互连通,另在前后两侧的外壁还分别突出有一呈中空状的柱体15,所述柱体15与所述气道11相互连通;两基板2,其是面对面设置在所述组合壳体1的两轨槽13、14内,并通过所述凸肋12使所述两基板2间形成一放电间隙21,所述放电间隙21与所述组合壳体1前后两侧的气道11相互连通;以及两电极单元3,均是呈一平板状,并分别连接在所述两基板2的外表面,且在外侧分别焊接有一高压电极引线31,所述高压电极引线31的自由端分别凸伸在所述电极单元3外。因此,通过所述高压电极引线31以高电压直接强迫所述两电极单元3放电,使通过所述放电间隙21的氧气能够被电离成臭氧,再以流通空气的方式使臭氧逸出,由此达到稳定产生臭氧的功效。上述中,所述电极单元3外,还设置有一能将所述电极单元3密封在所述基板2外表面上的绝缘密封胶层4;如此一来,所述电极单元3因内层有基板2,外层另有绝缘密封胶层4的保护,使所述电极单元3不会接触到高压电晕电场及空气,由此降低所述电极单元3氧化的可能性,进而增加本技术臭氧产生器的使用寿命。上述中,所述两基板2均为陶瓷基板。其中,由于陶瓷具有坚硬、耐磨、耐压、耐高热、耐酸、耐碱等优点,因此本技术的基板2使用陶瓷基板,具有加工性好、稳定性高、热导率高、耐热性优良、化学稳定性好、容易金属化、及防止氧化腐蚀等特性,更重要的是原材料资源丰富、制造容易、价格低,以取代先前技术中所使用的绝缘片。上述图2揭示出,所述组合壳体1是由一左壳体16及一右壳体17所组成,所述左壳体16具有两相互平行的第一杆部161,并在所述第一杆部161一端垂直连接有一第一横杆部162,而所述右壳体17则具有两相互平行并与所述第一杆部161一端连接的第二杆部171,并在所述第二杆部171一端垂直连接有一第二横杆部172,且所述左壳体16一端,还设置有上、下两限位件163、164,所述限位件163、164分别将上述两条高压电极引线31定位在所述左壳体16一端的上侧边及下侧边上。其中,所述左、右壳体16、17的结合方式:分别是由两基板2的两端朝中间靠拢贴合,并利用所述上、下两轨槽13、14将所述两基板2固定在中间,因此,仅需将左壳体16或右壳体17向外拉出其中一个,即可更换所述两基板2,相当方便。其次,通过所述上、下两限位件163、164的应用,可将两条高压电极引线31平整的固定,以防止所述两条高压电极引线31扭曲、缠绕,以提高安全性,降低整体的故障率。如图3所示,为本技术结构单一使用的状态,所述组合壳体1前后两侧内壁所形成的气道11,是分别与前后两侧外壁突出的柱体15相通并形成一进气口18及一出气口19,因此,空气可由所述进气口18流通过所述气道11进入到所述放电间隙21,在所述放电间隙21内被电离成臭氧后,再以流通空气的方式,使臭氧流通过所述气道11再由所述出气口19逸出,由此构成一种单一使用的臭氧产生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臭氧产生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臭氧产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呈镂空状的组合壳体(1),其前后两侧的内壁均向内凹陷有一气道(11),而在左右两侧的内壁则分别突出有一凸肋(12),用以将左、右两侧的内壁间隔出上、下两轨槽(13、14),该两轨槽(13、14)与该气道(11)相互连通,另在前后两侧的外壁还分别突出有一呈中空状的柱体(15),该柱体(15)与该气道(11)相互连通;两基板(2),其是面对面设置在该组合壳体(1)的两轨槽(13、14)内,并通过该凸肋(12)使该两基板(2)间形成一放电间隙(21),该放电间隙(21)与该组合壳体(1)前后两侧的气道(11)相互连通;以及两电极单元(3),均是呈一平板状,并分别连接在该两基板(2)的外表面,且在外侧分别焊接有一高压电极引线(31),该高压电极引线(31)的自由端分别凸伸在该电极单元(3)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臭氧产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呈镂空状的组合壳体(1),其前后两侧的内壁均向内凹陷有一气道(11),而在左右两侧的内壁则分别突出有一凸肋(12),用以将左、右两侧的内壁间隔出上、下两轨槽(13、14),该两轨槽(13、14)与该气道(11)相互连通,另在前后两侧的外壁还分别突出有一呈中空状的柱体(15),该柱体(15)与该气道(11)相互连通;两基板(2),其是面对面设置在该组合壳体(1)的两轨槽(13、14)内,并通过该凸肋(12)使该两基板(2)间形成一放电间隙(21),该放电间隙(21)与该组合壳体(1)前后两侧的气道(11)相互连通;以及两电极单元(3),均是呈一平板状,并分别连接在该两基板(2)的外表面,且在外侧分别焊接有一高压电极引线(31),该高压电极引线(31)的自由端分别凸伸在该电极单元(3)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产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壳体(1)是由一左壳体(16)及一右壳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公良
申请(专利权)人:张公良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