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浓度臭氧产生器-Ⅱ本技术涉及到臭氧发生装置。现有的臭氧产生器可以说是结构各异,大小皆有,但要想获得大的臭氧产生量的臭氧产生器并非易事。为了满足水处理、纸浆漂白等工业上的应用,往往需要几十台臭氧发生装置组合在一起来完成。而由此所带来的问题是成本高、体积大、维修多等一系列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臭氧产生量大但体积却小的高浓度臭氧产生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浓度臭氧产生器:它包括放电极、连接于放电极上的高频高压电源、接地极、以及在放电极与接地极之间形成放电间隙的隔片,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放电极在其形成放电间隙的另一面设有能将放电极所产生的热量散发掉的散发片,所说的接地极在其形成放电间隙的另一面也设有带供冷却液体循环冷却接地极的冷却腔的支承体,所说的放电极与接地极之间的放电间隙为0.1~0.5mm.所说的放电极是由中间夹有抗氧化金属层的双层高电阻率、高介电常数电介质所构成,所说的接地极是由极薄的高电阻率、高介电常数的电介质层冶贴于所说的接地极的支承体上,所说的在放电极与接地极之间形成放电间隙的隔片为高电阻率的质隔片。所说的放电极是由中间夹有抗氧化金属层的双层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浓度臭氧产生器,它包括放电极、连接于放电极上的高压高频电源、接地极、以及在放电极与接地极之间形成放电间隙的隔片,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放电极在其形成发电间隙的另一面设有能将放电极所产生的热量散发掉的散热片,所说的接地极在其形成放电间隙的另一面设有带供冷却液体循环冷却接地极的冷却腔的支承体,所说的放电极与接地极之间的放电间隙为0.1~0.5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浓度臭氧产生器,它包括放电极、连接于放电极上的高压高频电源、接地极、以及在放电极与接地极之间形成放电间隙的隔片,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放电极在其形成发电间隙的另一面设有能将放电极所产生的热量散发掉的散热片,所说的接地极在其形成放电间隙的另一面设有带供冷却液体循环冷却接地极的冷却腔的支承体,所说的放电极与接地极之间的放电间隙为0.1~0.5mm.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浓度臭氧产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放电极是由中间夹有抗氧化金属层的双层高电阻率、高介电常数电介质所构成,所说的接地极是由极薄的高电阻率、高介电常数的电介质层冶贴于所说的接地极的支承体上,所说的在放电极与接地极之间形成放电间隙的隔片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敏冬,白希尧,张芝涛,白敏菂,沈丽,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海事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