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组织培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178071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13 11: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蓝莓组织培养方法,其中,所述蓝莓组织培养方法包括:取当年生的蓝莓嫩枝条,剪取3‑4cm带芽茎段,之后将上述带芽茎段用浓度为70‑75体积%的酒精消毒10‑30s,再用浓度为0.08‑0.12体积%的升汞消毒6‑8min,冲洗后备用;将上述带芽茎段切成1‑2cm长的带芽的单茎段;将上述单茎段的下端插入初代培养基中进行初代培养,之后再经增殖培养和生根培养;通过明确合理设置初代培养基、增殖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中激素的含量,以及对单茎段在接种前进行合理的灭菌处理,使得蓝莓的组织培养成活率高,易成功。

Blueberry tissue culture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tissue culture method, which includes the blueberry, blueberry tissue culture methods: blueberry shoots was born, their buds 3 4cm belt, after the stem with a bud with a concentration of 70 75 volume% alcohol disinfection for 10 30s, and t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0.08 0.12 volume% mercuric chloride for 6 8min, after washing standby; single stem the stem with a bud cut into 1 2cm long with buds; the lower end of the single stem section is inserted into the primary culture medium for primary culture, then the proliferation and rooting culture; through reasonable set early culture medium, proliferation culture medium and rooting culture medium and hormone content, single stem segments were sterilized reasonable prior to vaccination, the blueberry tissue culture with high survival rate, easy to suc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组织培养,具体地,涉及蓝莓组织培养方法
技术介绍
蓝莓(Vaccinium spp.)为杜鹃花科越橘属灌木果树。蓝莓果实被联合国卫生组织列为最佳营养价值的水果,同时被美国评为世界十大健脑食品,被国际粮农组织列为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所以蓝莓的社会需求量日益增长,各国相继引种栽培。2009年以来我国蓝莓产业出现快速发展,目前主要分布于五大区域:长白山及大小兴安岭地区、辽东半岛、胶东半岛、长江流域、云贵川及华南地区。随着栽培面积和产量的不断上升,相关应用研究及应用基础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组织培养在其他园艺作物上开展较多,但在蓝莓上的研究较少,蓝莓的组织培养不易成功,成活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蓝莓组织培养方法,解决了用于蓝莓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中激素配比不明确,用于组织培养的单茎段消毒不合理,进而导致蓝莓组织成活率低,培养不易成功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蓝莓组织培养方法,其中,所述蓝莓组织培养方法包括:(1)取当年生的蓝莓嫩枝条,剪取3-4cm带芽茎段;(2)将上述带芽茎段用浓度为70-75体积%的酒精消毒10-30s,再用浓度为0.08-0.12体积%的升汞消毒6-8min,冲洗后备用;(3)将上述带芽茎段切成1-2cm长的带芽的单茎段;(4)将上述单茎段的下端插入初代培养基中进行初代培养;其中,所述初代培养基中还含有玉米素和吲哚丁酸,且相对于1L的初代培养基,所述玉米素的含量为0.8-1.2mg,所述吲哚丁酸的含量为0.38-0.42mg;(5)将经过初代培养后的单茎段接种到增殖培养基中进行增殖培养;其中,所述增殖培养基中还含有玉米素和吲哚丁酸,且相对于1L的增殖培养基,所述玉米素的含量为1.4-1.6mg,所述吲哚丁酸的含量为0.08-0.12mg;(6)将经过增殖培养后的单茎段接种到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其中,所述生根培养基中还含有玉米素和吲哚丁酸,且相对于1L的生根培养基,所述玉米素的含量为0-0.1mg,所述吲哚丁酸的含量为0.28-0.32mg;所述初代培养基、增殖培养基、生根培养基为WPM培养基或MS培养基。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蓝莓组织培养方法,其中,所述蓝莓组织培养方法包括:取当年生的蓝莓嫩枝条,剪取3-4cm带芽茎段,之后将上述带芽茎段用浓度为70-80体积%的酒精消毒10-30s,再用浓度为0.08-0.12体积%的升汞消毒6-10min,冲洗后备用;将上述带芽茎段切成1-2cm长的带芽的单茎段;将上述单茎段的下端插入初代培养基中进行初代培养,之后再经增殖培养和生根培养;通过明确合理设置初代培养基、增殖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中激素的含量,以及对单茎段在接种前进行合理的灭菌处理,使得蓝莓的组织培养成活率高,易成功。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蓝莓组织培养方法,其中,所述蓝莓组织培养方法包括:(1)取当年生的蓝莓嫩枝条,剪取3-4cm带芽茎段;(2)将上述带芽茎段用浓度为70-75体积%的酒精消毒10-30s,再用浓度为0.08-0.12体积%的升汞消毒6-8min,冲洗后备用;(3)将上述带芽茎段切成1-2cm长的带芽的单茎段;(4)将上述单茎段的下端(形态学上的下端)插入初代培养基中进行初代培养;其中,所述初代培养基中还含有玉米素和吲哚丁酸,且相对于1L的初代培养基,所述玉米素的含量为0.8-1.2mg,所述吲哚丁酸的含量为0.38-0.42mg;(5)初代培养后,将经过初代培养后的单茎段接种到增殖培养基中进行增殖培养;其中,所述增殖培养基中还含有玉米素和吲哚丁酸,且相对于1L的增殖培养基,所述玉米素的含量为1.4-1.6mg,所述吲哚丁酸的含量为0.08-0.12mg;(6)增殖培养后,将经过增殖培养后的单茎段接种到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其中,所述生根培养基中还含有玉米素和吲哚丁酸,且相对于1L的生根培养基,所述玉米素的含量为0-0.1mg,所述吲哚丁酸的含量为0.28-0.32mg;所述初代培养基、增殖培养基、生根培养基为WPM培养基或MS培养基。在上述方法中,步骤(1)中带芽茎段在消毒前可以用少许洗衣粉洗净后进行流水冲洗,冲洗时间为1h以上,同时,上述操作过程都需要在超净工作台上进行,超净工作台使用前用75%的酒精棉将超净工作台内仔细擦拭一遍,把实验用到的酒精棉、升汞酒精、解剖刀、镊子、酒精灯、培养基、无菌水、无菌滤纸等提前放到超净工作台上,打开紫外灭菌灯,灭菌30min;同时,增殖和生根的接种过程不需要外植体的灭菌和消毒,直接在无菌的超净工作台上接种即可。为了进一步提高组织培养的成活率,所述生根培养基为MS培养基,且所述MS培养基包括有硝酸铵、硝酸钾、七水硫酸镁、磷酸二氢钾和氯化钙;且相对于1L的生根培养基,所述硝酸铵的含量为14-16g,所述硝酸钾的含量为18-20g,所述七水硫酸镁的含量为36-38g,所述磷酸二氢钾的含量为15-18g,所述氯化钙的含量为2-3g;同时,在本专利技术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生根培养基为WPM培养基,且所述WPM培养基包括有硫酸钾、七水硫酸镁、磷酸二氢钾、硝酸铵和四水硝酸钙;且相对于1L的WPM培养基,所述硫酸钾的含量为9-12g,所述七水硫酸镁的含量为3.6-3.8g,所述磷酸二氢钾的含量为1.6-1.8g,所述硝酸铵的含量为3.8-4.2g,所述四水硝酸钙的含量为27-28g。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方法中,为了使得组织培养能获得充足的光照,合理设置培养条件,所述初代培养、增殖培养和生根培养的培养条件相同,且所述培养条件为:温度为22-28℃,光照时长为12-16h/d,光照强度为1900-2100lx。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提高带芽茎段的消毒效果,所述蓝莓组织培养方法还包括:将步骤(2)中所述带芽茎段浸泡于70-80体积%的酒精中震荡消毒10-30s,之后浸泡至0.08-0.12体积%的升汞中震荡消毒6-10min。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防止带芽茎段受到二次污染,同时避免带芽茎段在接种前还残留升汞和酒精,步骤(2)中所述冲洗采用灭菌水,冲洗次数为5-6次,且每次冲洗时间为4-5min。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避免带芽茎段在接种前还残留升汞和酒精,步骤(3)中还包括将所述单茎段用无菌滤纸将其表面水分吸干。优选的,所述初代培养基、增殖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中还含有蔗糖和琼脂,且每种培养基中所述蔗糖的浓度为28-32g/L,所述琼脂的浓度为6-7g/L。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更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防止在接种过程中引入新的污染细菌,步骤(4)在酒精灯周围进行。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提高组织培养的成活率,所述初代培养的时间为30天以上,所述增殖培养的时间为30天以上。上述方法的具体操作中,所有用到的东西全部都要放到超净工作台上紫外灭菌,如果条件允许,打开室内的紫外灯,将白大褂、手套、口罩等一起灭菌,灭菌时,将门窗全部关闭,拉上窗帘。操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蓝莓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蓝莓组织培养方法包括:(1)取当年生的蓝莓嫩枝条,剪取3‑4cm带芽茎段;(2)将上述带芽茎段用浓度为70‑75体积%的酒精消毒10‑30s,再用浓度为0.08‑0.12体积%的升汞消毒6‑8min,冲洗后备用;(3)将上述带芽茎段切成1‑2cm长的带芽的单茎段;(4)将上述单茎段的下端插入初代培养基中进行初代培养;其中,所述初代培养基中还含有玉米素和吲哚丁酸,且相对于1L的初代培养基,所述玉米素的含量为0.8‑1.2mg,所述吲哚丁酸的含量为0.38‑0.42mg;(5)将经过初代培养后的单茎段接种到增殖培养基中进行增殖培养;其中,所述增殖培养基中还含有玉米素和吲哚丁酸,且相对于1L的增殖培养基,所述玉米素的含量为1.4‑1.6mg,所述吲哚丁酸的含量为0.08‑0.12mg;(6)将经过增殖培养后的单茎段接种到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其中,所述生根培养基中还含有玉米素和吲哚丁酸,且相对于1L的生根培养基,所述玉米素的含量为0‑0.1mg,所述吲哚丁酸的含量为0.28‑0.32mg;所述初代培养基、增殖培养基、生根培养基为WPM培养基或MS培养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蓝莓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蓝莓组织培养方法包括:(1)取当年生的蓝莓嫩枝条,剪取3-4cm带芽茎段;(2)将上述带芽茎段用浓度为70-75体积%的酒精消毒10-30s,再用浓度为0.08-0.12体积%的升汞消毒6-8min,冲洗后备用;(3)将上述带芽茎段切成1-2cm长的带芽的单茎段;(4)将上述单茎段的下端插入初代培养基中进行初代培养;其中,所述初代培养基中还含有玉米素和吲哚丁酸,且相对于1L的初代培养基,所述玉米素的含量为0.8-1.2mg,所述吲哚丁酸的含量为0.38-0.42mg;(5)将经过初代培养后的单茎段接种到增殖培养基中进行增殖培养;其中,所述增殖培养基中还含有玉米素和吲哚丁酸,且相对于1L的增殖培养基,所述玉米素的含量为1.4-1.6mg,所述吲哚丁酸的含量为0.08-0.12mg;(6)将经过增殖培养后的单茎段接种到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其中,所述生根培养基中还含有玉米素和吲哚丁酸,且相对于1L的生根培养基,所述玉米素的含量为0-0.1mg,所述吲哚丁酸的含量为0.28-0.32mg;所述初代培养基、增殖培养基、生根培养基为WPM培养基或MS培养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根培养基为MS培养基,且所述MS培养基包括有硝酸铵、硝酸钾、七水硫酸镁、磷酸二氢钾和氯化钙;且相对于1L的MS培养基,所述硝酸铵的含量为14-16g,所述硝酸钾的含量为18-20g,所述七水硫酸镁的含量为36-38g,所述磷酸二氢钾的含量为15-18g,所述氯化钙的含量为2-3g。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家欣李晴晴樊基胜张春龙鲁珊珊王艳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