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庆坚专利>正文

肉制膨化面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1260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以肉为主原料制成的新型面条,特征是把肉、植物淀粉混和后,加入调味品和营养添加剂,制成类似传统面条的细条形,通过微波或高温油水置换、热空气等方法使之膨化脱水并定型。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将肉类制品工业与快餐食品结合在一起的创新,能够克服传统方便面缺乏营养物质的局限,具有味道鲜美、营养保健、食用方便、长期保质的显著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肉制品及其生产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用肉为主原料制成的新型面条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面条是中国人喜爱的传统食品。传统面条以大麦、小麦、玉米等植物的淀粉为主原料,存在味道平淡、营养不全面、烹饪较麻烦的缺点。现代方便面虽食用方便,但其营养和口感仍有待提高。用肉为主原料制作面条能够实现味道鲜美、营养保健、烹调方便的优点,但以往由于其原料特点和工艺局限,存在三大缺陷首先是成品水分含量较高,加工过程中难以彻底杀灭其中的微生物,在常温环境下无法长期保质;其次是虽然烹饪方便但无法直接干吃,也无法用开水冲泡后食用;再次是制成品外形强度不够色彩灰暗,不易包装和运输。膨化(Puffing)是利用相变和气体的热压效应原理,使被加工物料内部的液体迅速升温汽化、增压膨胀,并依靠气体的膨胀力,带动组分中高分子物质的结构变性,从而使之成为具有网状组织结构特征,定型的多孔状物质的过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食品膨化方法也越来越多,主要分两类一类是利用高温,如微波膨化、高温油水置换、热空气、红外线烘烤等。另一类是利用温度和压力的共同作用,如挤压膨化、低温真空油炸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以肉为主原料,添加少量植物淀粉和调味品制成的新型食品,它通过改进原料成分,同时运用先进的膨化生产工艺,克服了普通以肉为主原料制作的面条缺陷,能够实现下列目的1.保质期显著增长由于膨化后的肉制面水分低于12.5%,产品保质期可达六个月以上。2.能够直接干吃肉制膨化面已经把盐、胡椒粉等调味品直接包含在面条中,又通过膨化形成特定的形状,可以直接手拿,象炸肉条一样干吃。3.可以开水冲泡肉制膨化面复水速度快,可以象普通方便面一样用开水冲泡后五分钟食用。4.味道更加鲜美肉制膨化面改进原料成分后,干吃炸肉味,开水冲泡或锅中烹饪后接近台湾贡丸味,产品香气、味觉、营养价值都获得显著改善。5.外形悦目易于包装肉制膨化面经膨化失水定型,颜色变为嫩黄色,外形强度增加并能保持特定的形状,易于包装和运输,商品性大为提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以脂肪含量较低的肉为面条制作主原料(肉脂肪含量过高会影响生产过程中未成品的凝结能力,也会降低成品的保质期),猪瘦肉是一种比较理想的主原料,根据民族习惯或口味爱好也可以选用牛、羊等畜肉和鸡、鸭等禽肉以及鱼肉。次要原料植物淀粉重量约为肉重量的一半,植物淀粉是指马玲薯、甘薯(地瓜)、木薯、小麦、大麦、玉米、稻谷等植物果实碾轧、碾磨形成的粉未和从这些植物果实中提取的天然淀粉以及变性淀粉;多次对比试验表明植物淀粉中的马玲薯、甘薯、木薯淀粉是制作肉制膨化面的好原料,因为它们的支链淀粉的含量适中,加热后比小麦粉、大米粉等具有更大的粘接度;植物淀粉的含量在生产过程中可适当增减,但过多会降低产品的美味,过少又会影响产品的膨化程度和复水能力。食用油脂可以改善产品的香气、味觉并置换其中的水分,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食用油脂应该熔点较低、稳定性比较强、磷脂含量低、而且不能有异味,棕榈油是一种理想的选择。肉制膨化面中加适量的盐与白糖等调味品,不仅能调味,还可以降低肉制膨化面的水分活度,增加生产时面团的粘性。肉制膨化而的营养添加剂可以选择香菇粉或香菇调味素,它们不仅富含香菇多糖,能够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还能增加食欲。肉制膨化面的生产方法是①打肉将生肉切碎后用打肉机打成肉泥,也可以用绞肉机将肉绞成细未,打肉时要防止肉泥的温度过高。②和面将这些肉泥和植物淀粉,以及调味品、碳酸钠和营养添加剂等成份按照各自的比例混和,搅拌均匀后利用生肉本身或添加的少量水分使混和物凝结成团,再压捏至面团表面变得光润、外皮不粘手、弹性强韧且孔隙很少。③压片用辊棍反复碾压面团,使其逐渐延展成薄片。面胚的厚薄对成品有很大影响,外形薄切片细的面胚膨化后复水快,外形厚粗的则食用肉感强。④切片直接将薄片切成细条,不容易保持牢固的外形;但可以把它们放在摄氏100多度的蒸气环境下加热1分钟以上,加热能使原料中的淀粉、纤维、脂肪、蛋白质等成份凝结成一体,取出冷却后再用切削机械将它们制成细条形;也可以把它们放在0℃以下的低温中冷冻,在其冻结到一定硬度后,用切削机械将它们制成细条形。⑤膨化在上述工序中植物淀粉会大量地吸收水分,发生糊化现象(又称α化),淀粉粒中有序及无序(晶质与非晶质)态的淀粉分子间的氢键充分断开,包裹住水分。膨化使淀粉微晶粒中水分急剧汽化膨胀,组织内水分基本消失,形成多孔、疏松的结构。肉制面膨化的方法有多种微波膨化是通过微波场的作用,使物料内外同时快速受热,从而达到膨化的效果,其频率和时间需要根据膨化物料的数量和叠放方式分别确定。高温油水置换是把肉制面未成品放在130-200℃的食用油脂中30到110秒时间,使它在高温油浴中水分急剧汽化,水分和油脂发生易位,面块的体积得到膨胀、结构变膨松。热空气、红外线烘烤、低温真空油炸等也是有效的膨化方法,而且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膨化方法合并使用能取得更好的膨化效果。⑥包装将切成细条形的未成品放入固定的模具中膨化,可以对肉制膨化面的外形定型。根据需要可将成品制成规则的片状物或条状物,每块都由许多细密的面条组成,食用时能够手拿干吃。由于膨化后的肉制面水分低于12.5%,密封包装后可以长期保质。方便面于1958年在日本专利技术后,其产量增长非常迅速,我国现已成为世界方便面产销第一大国,2003年国产方便面9.5亿包,约占世界总产量的40%左右。但由于方便面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所附带的汤料一般只含有少量味精、盐,而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人们日常所需的营养物质特别缺乏,如果长期作为主食很容易导致营养缺乏症,成为其一大软肋。而与此同时,我国猪肉、牛肉、羊肉、禽肉年产量共计6315万吨,作为世界第一产肉大国,却因为产品科学技术含量有限,加工成肉类制品的仅占肉类总产量的3.75%,而且多处于初级加工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本专利技术是将肉类制品工业与快餐食品结合在一起,采用上述方案制作的肉制膨化面,具有味道鲜美、营养保健、食用方便、长期保质的显著优点,能够推动我国食品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将10公斤生猪瘦肉切碎后用打肉机打50秒制成肉泥,将这些肉泥和6公斤马玲薯淀粉、0.3公斤的未加碘精盐、0.35公斤的香菇调味素、0.1公斤的白糖粉、0.05公斤纯胡椒粉、0.05公斤的碳酸钠混和搅拌均匀。利用生肉本身的少量水分使混和物凝结成团,然后压捏至面团表面变得光润、外皮不粘手、弹性强韧且孔隙很少。再用辊棍反复碾压面团,使其逐渐延展成薄片,把它们放在摄氏100多度的蒸气环境下加热3分钟,使原料中的淀粉、纤维、脂肪、蛋白质等成份凝结成一体,取出冷却后用切削机械将它们切成2毫米宽的细条;将切成细条形的未成品放入有透汽孔的玻璃或陶瓷或塑料的模具中,通过微波使物料中的水分急剧汽化(900W2450MHz小型微波炉用40%的火力膨化200克未成品需要6分钟),面块的体积得到膨胀、结构变膨松、颜色变为嫩黄色。膨化完毕的物料取出冷却后,密封包装长期保存。实施例2原料成份除将马玲薯淀粉换成甘薯淀粉并增加棕榈油外,其它同实例1。将肉泥和除棕榈油外的其他原料混和搅拌均匀后,利用生肉本身的少量水分使混和物凝结成团,然后压捏至面团表面变得光润、外皮不粘手、弹性强韧且孔隙很少。再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肉制膨化面是一种肉制食品,它保持传统面条的细长外形,其特征是:选择肉为面条制作主原料,与植物淀粉混和均匀后,通过膨化技术使之脱水并定型。

【技术特征摘要】
1.肉制膨化面是一种肉制食品,它保持传统面条的细长外形,其特征是选择肉为面条制作主原料,与植物淀粉混和均匀后,通过膨化技术使之脱水并定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肉制膨化面,其特征是制作时加入适量的食用油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肉制膨化面,其特征是肉选用猪瘦肉,植物淀粉选用马玲薯淀粉或甘薯淀粉,加入调味品和营养添加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肉制膨化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生肉加工成肉泥或细未,然后将这些肉泥和植物淀粉混和搅拌,加入调味品和营养添加剂,利用生肉本身或添加的少量水分使混和物凝结成团,然后反复压捏搓揉面团,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庆坚
申请(专利权)人:林庆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