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隙检测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044930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22 0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缝隙检测治具,包括机座、机器视觉光源、用以承载被测产品的载具、与机器视觉光源相配合的CCD相机、以及动力机构,机座的顶侧上形成有一水平的工作平台,机器视觉光源定位设置于工作平台上,载具设置于工作平台上,并与工作平台相配合滑动连接,以使其移动调整至机器视觉光源的照射范围内;动力机构连同所述CCD相机一起置于工作平台的上方,且动力机构还能够控制驱动CCD相机围绕被测产品水平移动一周,以对被测产品缝隙进行检测;该缝隙检测治具不仅操控平稳、运行速度快,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还能够精确检测出被测产品上的缝隙,检测精度高;此外,该缝隙检测治具还智能化程度高,有效节约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检测设备
,具体提供一种缝隙检测治具。
技术介绍
随着国内外高端产业产品加工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愈发激烈,控制产品品质已成为产品生产过程中的重中之重。为控制产品品质,产品在各阶段的制造、组装完成后,都需要对产品进行检测来判断产品是否为OK品。目前的产品流水线生产中,大都是通过人工操作对产品进行质量检测的,这样不仅检测精度低、工作效率低,而且还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缝隙检测治具,该缝隙检测治具结构合理、紧凑,有效提高了检测效率和检测精度。本技术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缝隙检测治具,包括机座、机器视觉光源、用以承载被测产品的载具、与所述机器视觉光源相配合的CCD相机、以及动力机构,其中,所述机座的顶侧上形成有一水平的工作平台,所述机器视觉光源定位设置于所述工作平台上,所述载具设置于所述工作平台上,并与所述工作平台相配合滑动连接,以使其移动调整至所述机器视觉光源的照射范围内;所述动力机构连同所述CCD相机一起置于所述工作平台的上方,且所述动力机构还能够控制驱动所述CCD相机围绕被测产品水平移动一周,以对被测产品缝隙进行检测。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载具设置于所述工作平台上,并与所述工作平台相配合滑动连接的结构为:在所述工作平台上水平铺设有相互平行的两条第一滑轨,还设有一抽拉框架,所述抽拉框架设置于该两条第一滑轨上,并与该两条第一滑轨相配合滑动连接;所述载具包括一载具本体,所述载具本体定位设置于所述抽拉框架上,且所述载具本体的顶侧上还形成有一供被测产品放置的承载平面。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抽拉框架包括两条承载杆和一拉手,该两条承载杆均为长条状,并分别与该两条第一滑轨相配合滑动连接,且该两条承载杆长度方向的一侧还均固定连接于所述拉手;所述载具本体横跨并定位设于该两条承载杆之间,且所述载具本体的顶侧上还间隔设置有多个用以限定被测产品的限定件,每一所述限定件各包括有固定块和销柱,其中所述固定块定位设置在所述载具本体顶侧并靠近于所述承载平面的位置处,所述固定块上设有一盲孔,所述盲孔开口于所述固定块朝向所述承载平面的一侧上,且所述盲孔内还设置有一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一端定位连接于所述盲孔内壁上,所述压缩弹簧另一端与所述销柱定位连接,且所述销柱还能够伸出于所述盲孔外。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工作平台上还设置有一用以对所述载具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与所述机器视觉光源对称布置于所述第一滑轨的相对两侧外。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载具本体背向所述机器视觉光源的一侧上定位连接有一定位板,且所述定位板上设置有一卡槽;所述定位机构包括气缸和定位柱,所述气缸定位设置于所述工作平台上,所述定位柱与所述气缸的活塞杆定位连接,且所述定位柱还能够在所述气缸的带动下卡接和脱离于所述定位板的卡槽中。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工作平台上还设置有一竖向立架,所述动力机构设置于所述竖向立架的上侧上,所述CCD相机连接于所述动力机构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第一动力机构和第二动力机构,所述第一动力机构能够带动所述CCD相机沿平行于所述第一滑轨长度方向的方向往复移动,所述第二动力机构能够带动所述第一动力机构及CCD相机一起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滑轨长度方向的方向水平往复移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动力机构能够带动所述CCD相机沿平行于所述第一滑轨长度方向的方向往复移动的结构为:所述第一动力机构包括安装板、第一伺服马达、第一滚珠丝杠组件、第一皮带轮组件、第一安装框架、以及第一连接板,其中,所述安装板活动设置于所述竖向立架的上侧上,所述第一伺服马达定位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第一滚珠丝杠组件包括第一丝杠和滑设于所述第一丝杠上的第一螺母,所述第一丝杠沿平行于所述第一滑轨长度方向的方向延伸,并通过所述第一安装框架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第一皮带轮组件包括一对第一皮带轮和一第一同步皮带,该对第一皮带轮分别固定套设于所述第一伺服马达的输出轴和所述第一丝杠的一轴端上,且该对第一皮带轮还通过所述第一同步皮带传动连接;另外,所述CCD相机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一螺母定位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动力机构能够带动所述第一动力机构及CCD相机一起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滑轨长度方向的方向水平往复移动的结构为:所述第二动力机构包括第二伺服马达、第二滚珠丝杠组件、第二皮带轮组件、第二安装框架、以及第二连接板,其中,所述第二伺服马达定位安装在所述竖向立架的上侧上,所述第二滚珠丝杠组件包括第二丝杠和滑设于所述第二丝杠上的第二螺母,所述第二丝杠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滑轨长度方向的方向水平延伸,并通过所述第二安装框架安装在所述竖向立架的上侧上;所述第二皮带轮组件包括一对第二皮带轮和一第二同步皮带,该对第二皮带轮分别固定套设于所述第二伺服马达的输出轴和所述第二丝杠的一轴端上,且该对第二皮带轮还通过所述第二同步皮带传动连接;另外,所述安装板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螺母定位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设有一支撑板和一第三连接板,所述支撑板为沿所述第二丝杠长度方向延伸的长条板状,且所述支撑板定位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框架背向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侧上;所述第三连接板与所述安装板定位连接,且同时所述第三连接板还与所述支撑板滑动配合连接;另外在所述第三连接板与所述第一安装框架之间还连接有加强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相较于现有技术,该缝隙检测治具通过抽拉框架及定位机构将被测产品移送、定位至所述机器视觉光源的照射范围内,并通过动力机构控制驱动所述CCD相机围绕被测产品水平移动一周,以对被测产品缝隙进行检测,其不仅操控平稳、运行速度快,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还能够精确检测出被测产品上的缝隙,检测精度高;此外,该缝隙检测治具还结构简单、合理,智能化程度高,无需过多操作人员,有效节约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缝隙检测治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缝隙检测治具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载具与定位机构装配在一起的放大结构示意图。结合附图,作以下说明:1——机座 10——工作平台11——第一滑轨 2——机器视觉光源3——载具 30——载具本体31——固定块 32——定位板4——CCD相机 5——第一动力机构50——安装板 51——第一伺服马达52——第一滚珠丝杠组件 53——第一安装框架54——第一连接板 6——第二动力机构60——第二伺服马达 61——第二皮带轮组件62——第二连接板 63——支撑板64——第三连接板 7——抽拉框架70——拉手 8——定位机构80——气缸 81——定位柱9——竖向立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缝隙检测治具,包括机座1、机器视觉光源2、用以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缝隙检测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1)、机器视觉光源(2)、用以承载被测产品的载具(3)、与所述机器视觉光源(2)相配合的CCD相机(4)、以及动力机构,其中,所述机座(1)的顶侧上形成有一水平的工作平台(10),所述机器视觉光源(2)定位设置于所述工作平台(10)上,所述载具(3)设置于所述工作平台(10)上,并与所述工作平台(10)相配合滑动连接,以使其移动调整至所述机器视觉光源(2)的照射范围内;所述动力机构连同所述CCD相机(4)一起置于所述工作平台(10)的上方,且所述动力机构还能够控制驱动所述CCD相机(4)围绕被测产品水平移动一周,以对被测产品缝隙进行检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缝隙检测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1)、机器视觉光源(2)、用以承载被测产品的载具(3)、与所述机器视觉光源(2)相配合的CCD相机(4)、以及动力机构,其中,所述机座(1)的顶侧上形成有一水平的工作平台(10),所述机器视觉光源(2)定位设置于所述工作平台(10)上,所述载具(3)设置于所述工作平台(10)上,并与所述工作平台(10)相配合滑动连接,以使其移动调整至所述机器视觉光源(2)的照射范围内;所述动力机构连同所述CCD相机(4)一起置于所述工作平台(10)的上方,且所述动力机构还能够控制驱动所述CCD相机(4)围绕被测产品水平移动一周,以对被测产品缝隙进行检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隙检测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具(3)设置于所述工作平台(10)上,并与所述工作平台(10)相配合滑动连接的结构为:在所述工作平台(10)上水平铺设有相互平行的两条第一滑轨(11),还设有一抽拉框架(7),所述抽拉框架(7)设置于该两条第一滑轨(11)上,并与该两条第一滑轨(11)相配合滑动连接;所述载具(3)包括一载具本体(30),所述载具本体(30)定位设置于所述抽拉框架(7)上,且所述载具本体(30)的顶侧上还形成有一供被测产品放置的承载平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隙检测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拉框架(7)包括两条承载杆和一拉手(70),该两条承载杆均为长条状,并分别与该两条第一滑轨(11)相配合滑动连接,且该两条承载杆长度方向的一侧还均固定连接于所述拉手(70);所述载具本体(30)横跨并定位设于该两条承载杆之间,且所述载具本体(30)的顶侧上还间隔设置有多个用以限定被测产品的限定件,每一所述限定件各包括有固定块(31)和销柱,其中所述固定块(31)定位设置在所述载具本体(30)顶侧并靠近于所述承载平面的位置处,所述固定块(31)上设有一盲孔,所述盲孔开口于所述固定块(31)朝向所述承载平面的一侧上,且所述盲孔内还设置有一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一端定位连接于所述盲孔内壁上,所述压缩弹簧另一端与所述销柱定位连接,且所述销柱还能够伸出于所述盲孔外。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隙检测治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工作平台(10)上还设置有一用以对所述载具(3)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8),所述定位机构(8)与所述机器视觉光源(2)对称布置于所述第一滑轨(11)的相对两侧外。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缝隙检测治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载具本体(30)背向所述机器视觉光源(2)的一侧上定位连接有一定位板(32),且所述定位板(32)上设置有一卡槽;所述定位机构(8)包括气缸(80)和定位柱(81),所述气缸(80)定位设置于所述工作平台(10)上,所述定位柱(81)与所述气缸(80)的活塞杆定位连接,且所述定位柱(81)还能够在所述气缸(80)的带动下卡接和脱离于所述定位板(32)的卡槽中。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隙检测治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工作平台(10)上还设置有一竖向立架(9),所述动力机构设置于所述竖向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景余祥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杰士德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