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湿地系统的水净化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4039366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21 04: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湿地水环境改造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湿地系统的水净化设备,包括:水箱主体、第一隔层、第二隔层、第一过滤装置、第二过滤装置、第一排污装置、第二排污装置、第三排污装置;与水箱主体配合的水箱盖、设于水箱盖上的气压平衡装置、设于水箱主体上或所述水箱盖上的进水管与出水管,出水管的下端连接有第三过滤装置,且所述出水管与一水泵连接;设于所述水箱主体的上方的液面指示装置。通过对湿地污水进行三重过滤,由设于出水管侧的水泵进行抽吸,不但过滤速度快,而且对悬浮于水体中的颗粒物质的过滤效果十分明显,净水效率大大提高,适应湿地水的特点,使湿地水能够转化为对人们可重新利用的清洁水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湿地水环境改造
,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湿地系统的水净化设备
技术介绍
湿地是指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的水体。所谓人工湿地,就是指人为影响、施工形成的湿地系统。不论人工或天然,湿地都具有其十分强大的生态功能,具有相同的特点其表面常年或经常覆盖着水或充满了水,是介于陆地和水体之间的过渡带,其中生长着许多挺水、浮水和沉水植物。这些植物能够在其组织中吸附金属及一些有害物质,很多植物还能参与解毒过程,对污染物质进行吸收、代谢、分解,实现水体净化。因此湿地常常被称作“天然污水处理器”而且这个“天然污水处理器”几乎不需要添加化石燃料和化学药品。目前全世界至少有数千个人工与自然湿地用于污水处理,每个面积从不足200平方到4000ha不等。常见的一种湿地系统为潜流湿地,污水在填料缝隙之间渗流,可充分利用填料表面及植物根系上生物膜及其他作用处理污水,出水水质好。由于水平面在覆盖土层或细砂层以下,卫生条件较好,故被广泛采用。潜流式湿地一般由两级湿地串联,处理单元并联组成。与表面流人工湿地相比,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的水力负荷大,对各种有机化学成分、藻类、石油类等有显著的去除效率。但正是因为采用这种原理对污水进行净化,出来的水体中混有较多的泥沙及悬浮颗粒物,无法被人们进行进一步的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水净化设备,旨在解决现有的潜流湿地中出水水体中混有较多的泥沙及悬浮颗粒物,无法被人们进行进一步的利用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水净化设备,包括:水箱主体,所述水箱主体通过第一隔层与第二隔层分隔为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及第三腔室;所述第一隔层包括设于底部的第一隔板,及设于所述第一隔板上方的第一过滤装置;所述第二隔层包括位于上方的第二隔板,及设于所述第二隔板下方的第二过滤装置;所述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及第三腔室的底部分别设有第一排污装置、第二排污装置及第三排污装置;与所述水箱主体配合的水箱盖,所述水箱盖与所述第一隔层及所述第二隔层之间留有间隙;设于所述水箱盖上的气压平衡装置;设于所述水箱主体上或所述水箱盖上的进水管与出水管,所述进水管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所述出水管与所述第三腔室连通;所述出水管的下端连接有第三过滤装置,且所述出水管与一水泵连接;所述水箱主体的上方设有控制最高水位的液面指示装置。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装置、第二过滤装置及第三过滤装置上的滤孔逐渐减小。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装置的滤水孔的大小为18到30目,所述第二过滤装置的滤水孔的大小为30到50目,所述第三过滤装置的滤水孔的大小为50到100目。优选的,所述第三过滤装置与所述第三腔室的底面的距离不小于20毫米。优选的,所述第三过滤装置41包含具有杀菌、吸附功能的材料。优选的,所述第三过滤装置的底部进水管端切成45度角,且斜切口朝向所述水箱主体的侧壁。优选的,所述第一隔板的高度为所述最高水位的二分之一。优选的,所述第二过滤装置的高度为所述最高水位的三分之一。优选的,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出水管的管端与所述水箱的底面或侧壁的距离大于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出水管的内径的3倍。上述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水净化设备,通过第一过滤装置、第二过滤装置及第三过滤装置对污水进行三重过滤,并通过设于出水管侧的水泵进行抽吸,不但过滤速度快,而且对悬浮于水体中的颗粒物质的过滤效果十分明显,净水效率大大提高,适应湿地水的特点,使湿地水能够转化为对人们可重新利用的清洁水体。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应用于湿地系统的水净化设备的机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所示,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水净化设备,包括:水箱主体1,其中,水箱主体1通过第一隔层11与第二隔层12分隔为第一腔室13、第二腔室14及第三腔室15;第一隔层11包括与水箱主体1底部相连的第一隔板111,及设于第一隔板111上方的第一过滤装置112,第一隔板111可使第一腔室11内的湿地污水进行沉淀,避免了大颗粒物体直接堵塞第一过滤装置112;第二隔层12包括位于上方的第二隔板121,及设于第二隔板121下方的第二过滤装置122,第二隔板121可让经过第一次过滤后的污水避免与第三腔室15进行直接对流,通过设于下方的第二过滤装置122,使大部分的污物都阻隔在了第二腔室14内。第一腔室13、第二腔室14及第三腔室15的底部分别设有第一排污装置131、第二排污装置141及第三排污装置151,他们可以是旋盖或可拆卸密封盖,可以定期将其拆卸以对沉淀的污物进行清理。设于水箱主体1上或水箱盖2上的进水管3与出水管4,进水管3与第一腔室13连通,出水管4与第三腔室15连通;出水管4的下端连接有第三过滤装置41,且出水管4与一水泵5连接,通过水泵5提供抽吸力,将水箱主体1内的水从出水管4抽出,实现快速过滤的效果。通过设置三重过滤,使本设备的滤水效果能够达到较高的清洁标准。水箱主体1的顶部设有与其配合的水箱盖2,水箱盖2与第一隔层11及第二隔层12之间留有间隙,并配合设置于水箱盖上2上的气压平衡装置6使三个腔室的气压保持平衡,避免工作过程中在水箱主体内形成的负压的现象。水箱主体1的上方设有用于控制水箱主体的最高水位的液面指示装置7,液面指示装置7配合与进水管3相连的进水装置来控制水箱主体1内的最高水位,当水箱主体1内的水位未达到最高水位,液面指示装置7箱进水装置发出信号,控制进水,当水位达到最高水位,则截止进水。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水箱盖2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于水箱主体1上,可定期拆卸清理。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三过滤装置41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于出水管4的进水管口处,方便与拆卸清理或者更换滤芯。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过滤装置112、第二过滤装置122及第三过滤装置41上的滤孔大小逐渐减小,通过逐层减小滤孔的方式使各过滤装置均不易发生堵塞。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第一过滤装置112的滤孔的大小为18到30目,第二过滤装置122的滤孔的大小为30到50目,第三过滤装置41的滤孔的大小为50到100目。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过滤装置112、第二过滤装置122及是可以是钢丝滤网,具体材料根据实际应用选择,其中,第三过滤装置41还可以包含具有杀菌、吸附功能的物质,如活性炭、纳米改性材料、载银材料等。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三过滤装置41与第三腔室15的底面的距离不小于20毫米,避免由于距离过小造成沉淀的颗粒物对第三过滤装置造成堵塞。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三过滤装置41的底部进水管端切成45度角,增大了进水面积,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斜切口朝向所述水箱主体的侧壁,可以使第三腔室15内的水流动均匀,同时避免直接对准第二过滤装置122,从而造成由于偶尔的吸力过猛,造成第二过滤装置122受力过大,造成损坏。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隔板111的高度为最高水位的二分之一,既可以使第一腔室13内的水充分沉淀,同时也有较多的水可以通过第一过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于湿地系统的水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箱主体,所述水箱主体通过第一隔层与第二隔层分隔为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及第三腔室;所述第一隔层包括第一隔板,以及设于所述第一隔板上方的第一过滤装置;所述第二隔层包括第二隔板,以及设于所述第二隔板下方的第二过滤装置;所述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及第三腔室的底部分别设有第一排污装置、第二排污装置及第三排污装置;与所述水箱主体配合的水箱盖,所述水箱盖与所述第一隔层及所述第二隔层之间留有间隙;设于所述水箱盖上的气压平衡装置;设于所述水箱主体上或所述水箱盖上的进水管与出水管,所述进水管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所述出水管与所述第三腔室连通;所述出水管的下端连接有第三过滤装置,且所述出水管与一水泵连接;设于所述水箱主体的上方、控制所述水箱主体内的最高水位的液面指示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湿地系统的水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箱主体,所述水箱主体通过第一隔层与第二隔层分隔为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及第三腔室;所述第一隔层包括第一隔板,以及设于所述第一隔板上方的第一过滤装置;所述第二隔层包括第二隔板,以及设于所述第二隔板下方的第二过滤装置;所述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及第三腔室的底部分别设有第一排污装置、第二排污装置及第三排污装置;与所述水箱主体配合的水箱盖,所述水箱盖与所述第一隔层及所述第二隔层之间留有间隙;设于所述水箱盖上的气压平衡装置;设于所述水箱主体上或所述水箱盖上的进水管与出水管,所述进水管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所述出水管与所述第三腔室连通;所述出水管的下端连接有第三过滤装置,且所述出水管与一水泵连接;设于所述水箱主体的上方、控制所述水箱主体内的最高水位的液面指示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第二过滤装置及第三过滤装置上的滤孔逐渐减小。3.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东升冉茂平齐光辉陈建伟蔡敏毅陈志胜王干赵烁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千秋伟业环境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