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湿地与多塘组合处理微污染水体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864985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2 14: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生态湿地与多塘组合处理微污染水体的系统,其要点是:沿微污染水体的水流方向依次构建沉淀水塘、缓冲水塘、滞留水塘、功能表流湿地、稳定水塘、人工表流湿地;所说的功能表流湿地是一种人工湿地包括配水渠、净化床、出水渠、超越管,净化床自下而上依次是厚度为70cm的砾石层、厚度0.5-0.8米的填料层、种植土层20cm和水生植物;沉淀水塘,边缘浅水区的水深0.3-0.6米,中间深水区的水深1.2-2米;缓冲区水深为0.5米;滞留塘平均水深为0.8-1.8米;稳定塘平均水深为0.6-0.8米;表流湿地平均水深为0.3-0.6米。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是:人工湿地抗冲击能力强,除磷效果好,不产生二次污染。因此,塘系统与人工湿地复合处理水体,可以更好的发挥生态处理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处理微污染水体的系统,处理对象为污水厂尾水、河水等低浓度污染水体。
技术介绍
传统意义上的氧化塘按照塘内的微生物类型、供氧方式和功能,可分为好氧塘、兼性塘、厌氧塘、曝气塘深度处理塘等。然而各类氧化塘在实际的污水处理工程应用过程中,存在抗冲击负荷能力低、工程占地面积大、污泥产生量少、除磷效果差,容易发生污水泄漏,产生二次污染,且水生植物容易受温度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态湿地与多塘组合处理微污染水体的系统。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沿微污染水体的水流方向依次构建沉淀水塘、缓冲水塘、滞留水塘、功能表流湿地、稳定水塘、人工表流湿地;所说的功能表流湿地是一种人工湿地,是介于潜流湿地与表流湿地之间的一种人工湿地,它包括配水渠、净化床、出水渠、超越管,净化床自下而上依次是厚度为70cm的砾石层、厚度0.5-0.8米的填料层、种植土层20cm和水生植物;沉淀水塘,边缘浅水区的水深0.3-0.6米,中间深水区的水深1.2-2米;缓冲区水深为0.5米;滞留塘平均水深为0.8-1.8米;稳定塘平均水深为0.6-0.8米;表流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态湿地与多塘组合处理微污染水体的系统,其特征是:沿微污染水体的水流方向依次构建沉淀水塘、缓冲水塘、滞留水塘、功能表流湿地、稳定水塘、人工表流湿地;所说的功能表流湿地是一种人工湿地,是介于潜流湿地与表流湿地之间的一种人工湿地,它包括配水渠、净化床、出水渠、超越管,净化床自下而上依次是厚度为70cm的砾石层、厚度0.5‑0.8米的填料层、种植土层20cm和水生植物;沉淀水塘,边缘浅水区的水深0.3‑0.6米,中间深水区的水深1.2‑2米;缓冲区水深为0.5米;滞留塘平均水深为0.8‑1.8米;稳定塘平均水深为0.6‑0.8米;表流湿地平均水深为0.3‑0.6米。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华陈晓东张帆孙文章单博袁英兰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