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配制水生植物以净化湿地水体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51887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1 17: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复合配制水生植物以净化湿地水体的方法,其包括步骤:1)制作有孔的人工浮岛,将水生植物栽植在人工浮岛上;2)将栽植好水生植物的人工浮岛固定在水域中,人工浮岛覆盖水域面积10%-30%;3)在生长季期间,水生植物生长48-58天后,将根部以上部分收割;4)收割以后,新生长出来的植株部分在冬季之前收割。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方法,对NO3-、PO43-与T-P的去除率达到90%以上,COD的去除率达到80%,说明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植物组合具有极高的净化水质的能力,能够创造良好的湿地生态环境;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植物组合模式适应湿地水体的生态环境,被收割之后,再生能力较强,适合用于湿地水体净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的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植物处理污染的水体的方法。
技术介绍
兼有水陆两类生态系统特征的湿地,是指陆地与水域之间的过度地带,具有多种生态功能和社会价值,对人类生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湿地的不合理开发,使得大量工业废水、农药肥料以及居民生活污水排放到湿地生态系统中,对湿地水体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超过了其自净化能力。有效净化湿地水体,提高湿地生态环境质量是湿地生物多样性的有效保障,是居民生活环境质量提高的重要方面。湿地水体污染物主要包括有机质、硝酸盐、亚硝酸盐、磷化合物等物质。根据水生植物吸收水体中营养元素的原理,选择多种植物进行配置,使其对水体中的污染物进行最大化的吸收,而后对植物进行收割达到对水体水质净化的效果。近年来,人工湿地技术已发展成为进行湖泊水库等大型水体水质改善的一个有效方法,也已在许多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深度处理中得到了较多的应用。在人工湿地技术的应用中,其选择使用的水生植物的筛选和合理配置是关系到这一技术能否正常发挥污染治理效能的关键。水生植物在生态系统中处于初级生产者的地位,通过自身的代谢,可以大量吸收富营养化水体中的氮、磷和悬浮物等有害物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配制水生植物以净化湿地水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制作有孔的人工浮岛,将水生植物栽植在人工浮岛上;2)将栽植好水生植物的人工浮岛固定在水域中,人工浮岛覆盖水域面积10%?30%;3)在生长季期间,水生植物生长48?58天后,将水面上的根部以上部分收割;4)收割以后新生长出来的植株部分以及水面下的植株部分在冬季之前收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配制水生植物以净化湿地水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1)制作有孔的人工浮岛,将水生植物栽植在人工浮岛上; 2)将栽植好水生 植物的人工浮岛固定在水域中,人工浮岛覆盖水域面积10%-30%; 3)在生长季期间,水生植物生长48-58天后,将水面上的根部以上部分收割; 4)收割以后新生长出来的植株部分以及水面下的植株部分在冬季之前收割。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生植物为黄花鸢尾、千屈菜、水葱、狐尾藻中的二种以上。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生植物栽植,为千屈菜+狐尾藻、黄花鸢尾+狐尾藻、狐尾藻+黄花鸢尾+千屈菜、水葱+狐尾藻、狐尾藻+黄花鸢尾+水葱中的一种组合的栽植。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单个的所述人工浮岛的面积为10-20m2,人工浮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艳张振明刘晶岚吴海龙黄灏峰南海龙邹大林朱建刚陈峻崎刘正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林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