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扬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氮掺杂介孔碳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978512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1-12 00:27
一种氮掺杂介孔碳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涉及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制备技术领域,以明胶为碳源,尿素作为氮源和模板,在溶剂水蒸发驱动下,尿素结晶,而明胶分子在尿素晶体的表面自由组装,高温下明胶缩聚和炭化,尿素分子发生分解同时也将氮原子掺杂到碳材料中,最终制备出氮掺杂多孔碳纳米纤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制备出的电极材料具有较高的氮含量,比表面积大以及石墨化程度高,并且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在电容器电极材料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制备

技术介绍
碳纳米材料作为超级电容器最常用的电极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导性和较大的比表面积及极佳的电化学稳定性,且碳材料成本低、资源丰富,成为储能领域的重要材料。但是由于碳材料分散性和离子亲和性较差限制了它们的应用,研究者们通常通过掺杂氮、硼等杂原子,来提高它们的性能。氮掺杂可以增强碳材料的表面润湿性和电子导电性,使其具有良好的循环能力。同时,氮原子还会增加赝电容作用,进而提高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氮掺杂多孔碳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步骤:1)磁力搅拌下,将明胶和尿素溶于去离子水中,得到混合均匀透明溶液;将混合溶液在60℃下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得到溶胶,将溶胶铺展于玻璃板上,干燥后,自玻璃板上刮取膜制品;2)在氮气保护下,将膜制品置于真空管式炉中煅烧,得到氮掺杂介孔碳纳米纤维。本专利技术设计方法简单、环保。本专利技术采用模板法,以尿素为模板,与明胶混合进行刮膜,形成纤维。经高温煅烧炭化后,得到氮掺杂多孔碳纳米纤维。本专利技术制成的碳纤维直径在70nm 左右,表面有介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氮掺杂介孔碳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磁力搅拌下,将明胶和尿素溶于去离子水中,得到混合均匀透明溶液;将混合溶液在60℃下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得到溶胶,将溶胶铺展于玻璃板上,干燥后,自玻璃板上刮取膜制品;2)在氮气保护下,将膜制品置于真空管式炉中煅烧,得到氮掺杂介孔碳纳米纤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氮掺杂介孔碳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磁力搅拌下,将明胶和尿素溶于去离子水中,得到混合均匀透明溶液;将混合溶液在60℃下反应,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得到溶胶,将溶胶铺展于玻璃板上,干燥后,自玻璃板上刮取膜制品;2)在氮气保护下,将膜制品置于真空管式炉中煅烧,得到氮掺杂介孔碳纳米纤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明胶与尿素的混合质量比为1∶2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磊杨莉徐祥东郭荣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