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型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和烯烃系树脂组合物,更详细而言,涉及与聚烯烃系树脂共混而提高成型加工性、且适当改善该树脂的冲击强度与刚性的均衡性的性能优异的聚烯烃系树脂改性用乙烯-α-烯烃共聚物;和含有其的烯烃系树脂组合物。
技术介绍
近年来,各种产业领域中,塑料制的薄膜、片、注射成型体、管道、挤出成型体、中空成型体等已经盛行使用。特别是从廉价·轻量、成型加工性、刚性、冲击强度、透明性、耐化学药品性、再利用性优异等理由出发,聚烯烃系树脂(烯烃系聚合物)被广泛使用。一般来说,聚烯烃系树脂的成型加工在熔融状态下实施。然而,单独的烯烃系聚合物的情况下,其熔融特性例如在流动性方面不充分,或者伸长粘度不充分,难以充分确保成型加工性,或者透明性、刚性等固体物性不足的情况多。例如,对于聚乙烯系树脂,已知的是,乙烯和α-烯烃催化聚合而得到的线性的低密度聚乙烯(L-LDPE)作为实现高强度的树脂,但在单独的情况下,有难以确保成型加工性、而且透明性、刚性等低的缺点。作为用于弥补这些的对策,进行了:将成型性优异的高压法聚乙烯(HPLD)共混,或者以分子量、密度不同的烯烃系聚合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乙烯‑α‑烯烃共聚物,其特征在于,满足下述的条件(1)、(2)、(5)、(7)和(9):(1)MFR为超过0.1g/10分钟且10g/10分钟以下(2)密度为0.895~0.940g/cm3(5)通过组合有差示折光计、粘度检测器和光散射检测器的GPC测定装置测定的支化指数g’在分子量10万至100万之间的最低值(gc)为0.40~0.85(7)在由通过交叉分级色谱法(CFC)测定的积分溶出曲线求出的溶出量达到50wt%的温度以下所溶出的成分中、分子量为重均分子量以上的成分的比例(W2)与在高于由所述积分溶出曲线求出的溶出量达到50wt%的温度的温度下所溶出的成分中、分子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03.31 JP 2014-0733081.一种乙烯-α-烯烃共聚物,其特征在于,满足下述的条件(1)、(2)、(5)、(7)和(9):(1)MFR为超过0.1g/10分钟且10g/10分钟以下(2)密度为0.895~0.940g/cm3(5)通过组合有差示折光计、粘度检测器和光散射检测器的GPC测定装置测定的支化指数g’在分子量10万至100万之间的最低值(gc)为0.40~0.85(7)在由通过交叉分级色谱法(CFC)测定的积分溶出曲线求出的溶出量达到50wt%的温度以下所溶出的成分中、分子量为重均分子量以上的成分的比例(W2)与在高于由所述积分溶出曲线求出的溶出量达到50wt%的温度的温度下所溶出的成分中、分子量低于重均分子量的成分的比例(W3)之和(W2+W3)为超过40重量%且低于56重量%(9)所述W2与在高于由通过CFC测定的积分溶出曲线求出的溶出量达到50wt%的温度的温度下所溶出的成分中、分子量为重均分子量以上的成分的比例(W4)之差(W2-W4)为超过0重量%且低于20重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其特征在于,还满足下述的条件(1’):(1’)MFR为超过0.1g/10分钟且1.0g/10分钟以下。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其特征在于,还满足下述的条件(2’):(2’)密度为0.898g/cm3以上且低于0.934g/cm3。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其特征在于,α-烯烃的碳数为3~10。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其特征在于,还满足下述的条件(3):(3)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定的分子量分布Mw/Mn为3.0~5.5。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其特征在于,还满足下述的条件(4):(4)通过GPC测定的分子量分布Mz/Mw为2.0~6.0。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其特征在于,还满足下述的条件(6):(6)通过升温淋洗分级(TREF)在85℃以上溶出的成分的比例(X)为2~15重量%。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其特征在于,还满足下述的条件(8):(8)所述W2与W4之和(W2+W4)为超过25重量%且低于50重量%。9.一种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乙烯-α-烯烃共聚物是通过包含下述的成分(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滨由之,原田亮太郎,青木胜,饭场显司,小玉和史,林大翔,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聚乙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