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孟琦专利>正文

滑轮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5812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滑轮橇。供人们在高山、丘陵和山坡地区运动或滑行的工具。滑轮橇由轮架、踏板架,前后踏板、履带、皮带轮等件组成,装有滚珠的皮带轮固定在轮架上,前后踏板铆接在踏板架上履带套在皮带轮的凹槽中,前后踏板上的皮带、布带供捆紧脚前后部双手握住手杖即可在地面滑行或在高山滑降。滑轮橇不受活动场地和季节性气候的影响,可供人们滑行或滑降并富有趣味性和冒险性。(*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是一种滑轮撬,供人们在高山、丘陵和山坡地区运动或滑行的工具。已有的滑板、旱冰鞋、雪撬仅限定在特定的地区和特定的气候下进行。本技术的目的,设计一种滑轮撬,能弥补滑板、旱冰鞋、雷撬的不足,它更适应于丘陵地区和平坦地面的滑行运动。在无雪季节可模仿雷撬进行训练,同时也可供人们从高山滑降的一种机械。本技术的附图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滑轮撬的正视图图2是滑轮撬的俯视图图3是滑轮撬的滑轮结构剖视图图4是滑轮撬的轮架正视图图5是滑轮撬手杖示意图附图中各另部件的名称有1轮架、2踏板架、3前后踏板、4履带、5皮带、6皮带孔、7皮带轮、8滚珠轴承、9手杖。从图1与图2中见到,滑轮撬由左右两片滑轮架1组成,滑轮架前部上撬30-45度,钻有5孔,用螺栓把5个滑轮固定在轮架中。踏板架2用螺钉固定在轮架上,前后踏板3用铆钉固定在踏板架2上,履带4套在5个滑轮上。前踏板上有皮带把脚的前部捆紧,后踏板上有布带裹住脚的后部。图3是滑轮撬的滑轮结构剖视图。图中见到皮带轮7用螺栓组装在踏板架2中,履带4安放在皮带轮7的凹槽中,滑轮用滚珠轴承滚动。图4是轮架正视图,有5个圆孔供安装5个皮带轮用,轮架前部上撬30-45度,为前面遇到地面不平或凸出部时仍可滑过。图5是滑轮撬手杖示意图,手杖上部作成波形供握手用,下部套上橡皮套防滑。本技术的特点是1、滑轮撬是由轮架、踏板架、前后踏板、履带、皮带轮等件组成,装有滚珠的皮带轮7用螺栓固定在轮架1上,前后踏板3用铆钉铆接在踏板架2上,履带4套在皮带轮7的凹槽中,前后踏板上的皮带和布带为捆紧脚前后部。2、滑轮撬前部往上撬30-45度,滑轮撬手杖上部作成波形,下部套上橡皮套。本技术的优越性滑轮撬属于一种体育器械,以弥补滑板、旱冰鞋、雪撬之不足,不受活动场地和季节气候的影响,可供人们在平坦地面,丘陵地带自由滑行,可在高山区滑降、富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冒险性。权利要求1.一种滑轮撬是由轮架、踏板架、前后踏板、履带、皮带轮等组成,其特征在于,装有滚珠的皮带轮7用螺栓固定在轮架1上,前后踏板3用铆钉铆接在踏板架2上,履带4套在皮带轮的凹槽中,前后踏板上的皮带和布带为捆紧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轮撬,其特征在于,滑轮撬前部往上撬30-45度,滑手杖上部作成波形,下部套上橡皮套。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滑轮橇。供人们在高山、丘陵和山坡地区运动或滑行的工具。滑轮橇由轮架、踏板架,前后踏板、履带、皮带轮等件组成,装有滚珠的皮带轮固定在轮架上,前后踏板铆接在踏板架上履带套在皮带轮的凹槽中,前后踏板上的皮带、布带供捆紧脚前后部双手握住手杖即可在地面滑行或在高山滑降。滑轮橇不受活动场地和季节性气候的影响,可供人们滑行或滑降并富有趣味性和冒险性。文档编号A63C5/04GK2133337SQ9222972公开日1993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1992年8月7日 优先权日1992年8月7日专利技术者王孟琦 申请人:王孟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滑轮撬是由轮架、踏板架、前后踏板、履带、皮带轮等组成,其特征在于,装有滚珠的皮带轮7用螺栓固定在轮架1上,前后踏板3用铆钉铆接在踏板架2上,履带4套在皮带轮的凹槽中,前后踏板上的皮带和布带为捆紧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孟琦
申请(专利权)人:王孟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