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重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锅炉的炉膛结构,属于垃圾焚烧锅炉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炉膛、炉壁、布风板、垃圾落料管、燃煤落料管和3组二次进风管;炉膛包括上部、中部和下部,炉膛上部为稀相区、呈长方体形,炉膛中、下部为下小上大斗形,炉膛下部为密相区;3组二次进风管设置在前、后炉壁的中、上部;炉膛中、下部两侧的炉壁面为倒斜形面;上面2组进风总管各设置有4根连通炉膛的二次进风分管,下面1组进风总管设置有2根连通炉膛的二次进风分管;运行时,二次进风占总风量的比例为45%‑50%,二次进风温度172.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炉膛上部稀相区,空气充足、燃烧充分,且使高温预热器出口的高温蒸汽的温度足够高,达到汽轮发电机发电的设计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为垃圾焚烧锅炉的炉膛结构,特别涉及异重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锅炉的炉膛结构,属于垃圾焚烧锅炉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城乡生活垃圾产生量每年达数亿吨,累积量达数十亿吨,并每年以8-10%的速度递增,仅有少数经无害化处理,垃圾围城现象普遍,二次污染严重,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威胁,同时也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城乡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减容化和资源化处理已迫在眉睫。传统的垃圾处理方式为填埋法,但易造成大气、地下水和土壤的二次污染,并须占用大量的山谷、河沟和土地。近来采用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锅炉,比如500t/d异重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锅炉,设备投资少,适用于垃圾热值比较低、酸度和水分比较大的生活垃圾,通过高温焚烧,减少可燃废物,将垃圾变成惰性化合物,实现垃圾的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传统异重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锅炉的炉膛结构包括炉膛、炉壁、布风板、一次风室、一次进风、点火器、垃圾落料管、燃煤落料管、返料管;所述布风板设置在炉膛低部,所述一次风室和点火器在布风板下方,炉膛包括上部、中部和下部,炉膛上部为稀相区,炉膛中、下部为下小上大斗形,炉膛下部为密相区;炉膛中、下部两侧的炉壁面为倒斜形面,所述垃圾落料管、燃煤落料管设置在炉膛下部一侧的倒斜形面上。传统异重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锅炉的一次进风由风室、经布风板进入炉膛密相区使物料开始燃烧;炉膛上部稀相区,烟气携带物料继续燃烧,但由于二次进风是从炉膛下部引入的,在上部稀相区,因炉膛出口温度低,达不到二噁英的分解温度;且因为空气的不足,造成燃烧不充分,会使烟气中带有大量的灰分,会对锅炉部件包括过热器、省煤器和空气预热装置产生磨损,降低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垃圾焚烧锅炉炉膛的进气方法及其垃圾焚烧锅炉设备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炉膛内上部稀相区,炉膛出口温度低,达不到二噁英的分解温度,燃烧不充分,会使烟气中带有大量的灰分,会对锅炉部件产生磨损,降低使用寿命的缺陷,提供了异重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锅炉的炉膛结构,可以达到炉膛内上部稀相区,炉膛出口温度高,达到二噁英的分解温度,使燃烧充分,不会使烟气中带有大量的灰分,不会对锅炉部件产生磨损,提高使用寿命的目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异重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锅炉的炉膛结构,包括炉膛、炉壁、布风板、一次风室、一次进风口、点火器、垃圾落料管、燃煤落料管、返料管;所述布风板设置在炉膛低部,所述一次风室和点火器在布风板下方,炉膛包括上部、中部和下部,炉膛上部为稀相区、呈长方体形,横断面4.03×6.33m,炉膛中、下部为下小上大斗形,炉膛下部为流化燃烧段、即密相区;炉膛中、下部两侧的炉壁面为倒斜形面,所述垃圾落料管、燃煤落料管设置在炉膛下部一侧的倒斜形面上,返料管设置在炉膛下部另一侧的倒斜形面上;所述异重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锅炉锅炉规范为:日处理垃圾量500t/d,小时设计处理垃圾量20.8t/h,小时最大垃圾处理量25t/h,过热蒸汽压力5.3MPa,过热蒸汽温度485℃,给水温度150℃。异重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锅炉还包括高温旋风分离器和燃煤烟道,燃煤烟道中的高温预热器,及与高温预热器相连接的汽轮发电机;垃圾、燃煤和返料组成物料,由空气预热器引入的一次进风由一次进风口进入一次风室经布风板进入炉膛密相区,使物料开始燃烧,并将物料吹离布风板;在炉膛上部稀相区,烟气携带物料继续燃烧,同时向炉膛四周放热。还包括二次进风;炉膛上部和中部的前后壁上各设置有3组二次进风总管、上下设置,上面2组进风总管各设置有4根连通炉膛的二次进风分管,下面1组进风总管设置有2根连通炉膛的二次进风分管,所述二次进风总管中部设置有二次进风口;二次进风由空气预热器引入到二次进风口,再经二次进风总管、二次进风分管送入炉膛中、上部。运行时,一次进风占总风量的比例为50%-55%,二次进风占总风量的比例为45%-50%;一次进风温度173.4℃,二次进风温度172.2℃,过热蒸汽温度达485℃。所述二次进风总管与炉壁之间的二次进风分管周围设置有密封罩。所述物料的颗粒度:小于150mm,物料中的不可燃硬物小于30mm;所述物料的煤颗粒度:0-13mm,大于10mm颗粒不超过8%,小于2mm颗粒不超过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常的垃圾焚烧锅炉的二次进风管设置在炉膛下部两侧,在上部稀相区,因炉膛出口温度低,达不到二噁英的分解温度;且因为空气的不足,造成燃烧不充分,会使烟气中带有大量的灰分,会对锅炉部件包括过热器、省煤器和空气预热装置产生磨损,降低使用寿命。而本专利技术中,炉膛二次进风管设置在炉膛中、上部两侧,能使炉膛内的物料完全充分地燃烧,对锅炉部件包括过热器、省煤器和空气预热装置不会产生磨损,提高了使用寿命;炉膛上部出口温度能达到875度以上,达到了二噁英的分解温度;﹙2﹚流化床燃烧技术用于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实现了低污染充分燃烧,减少了大气污染;实现了垃圾的大幅度减容,焚烧后,灰渣占原体积的15%以下,纸张、塑料和其他可燃有机物完全被去除,对金属和玻璃的回收也容易了;还可烧煤粉、煤块、生物质燃料、渣油、秸秆及其他可燃固体废弃物,可提供高温烟气给后续的换热器,可处理生活、农业、工业可燃废弃物。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主视图;图2是:图1布风板以上部分的左视图(不包括垃圾落料管和燃煤落料管)。附图标记说明:炉膛1、炉壁2、布风板3、一次风室4、一次进风口5、点火器6、垃圾落料管7、燃煤落料管8、返料管9、二次进风口10、二次进风总管11、二次进风分管12、密封罩1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1至图2所示,异重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锅炉的炉膛1结构,包括炉膛1、炉壁2、布风板3、一次风室4、一次进风口5、点火器6、垃圾落料管7、燃煤落料管8和返料管9;所述布风板3设置在炉膛1低部,所述一次风室4和点火器6在布风板3下方,炉膛1包括上部、中部和下部,炉膛1上部为稀相区、呈长方体形,横断面4.03×6.33m,炉膛1中、下部为下小上大斗形,炉膛1下部为流化燃烧段、即密相区;炉膛1中、下部两侧的炉壁2面为倒斜形面,所述垃圾落料管7、燃煤落料管8设置在炉膛1下部一侧的倒斜形面上,返料管9设置在炉膛1下部另一侧的倒斜形面上;所述异重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锅炉锅炉规范为:日处理垃圾量500t/d,小时设计处理垃圾量20.8t/h,小时最大垃圾处理量25t/h,过热蒸汽压力5.3MPa,过热蒸汽温度485℃,给水温度150℃;异重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锅炉还包括高温旋风分离器(图中未显示)和燃煤烟道(图中未显示),燃煤烟道中的高温预热器(图中未显示),及与高温预热器相连接的汽轮发电机(图中未显示);垃圾(图中未显示)、燃煤(图中未显示)和返料(图中未显示)组成物料,垃圾由厨余、纸张、塑料、玻璃、金属、织物、可燃物、不燃物组成。由空气预热器(图中未显示)引入的一次进风由一次进风口5进入一次风室4经布风板3进入炉膛1密相区,助燃生活垃圾,产生燃烧不充分的高温可燃烟雾,并将物料吹离布风板3;在炉膛1上部稀相区,烟气携带物料继续燃烧,同时向炉膛1四周放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异重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锅炉的炉膛结构,包括炉膛、炉壁、布风板、一次风室、一次进风口、点火器、垃圾落料管、燃煤落料管和返料管;所述布风板设置在炉膛低部,所述一次风室和点火器在布风板下方,炉膛包括上部、中部和下部,炉膛上部为稀相区、呈长方体形,横断面4.03×6.33m,炉膛中、下部为下小上大斗形,炉膛下部为流化燃烧段、即密相区;炉膛中、下部两侧的炉壁面为倒斜形面,所述垃圾落料管、燃煤落料管设置在炉膛下部一侧的倒斜形面上,返料管设置在炉膛下部另一侧的倒斜形面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二次进风;炉膛上部和中部的前后壁上各设置有3组二次进风总管、上下设置,上面2组进风总管各设置有4根连通炉膛的二次进风分管,下面1组进风总管设置有2根连通炉膛的二次进风分管,所述二次进风总管中部设置有二次进风口。
【技术特征摘要】
1.异重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锅炉的炉膛结构,包括炉膛、炉壁、布风板、一次风室、一次进风口、点火器、垃圾落料管、燃煤落料管和返料管;所述布风板设置在炉膛低部,所述一次风室和点火器在布风板下方,炉膛包括上部、中部和下部,炉膛上部为稀相区、呈长方体形,横断面4.03×6.33m,炉膛中、下部为下小上大斗形,炉膛下部为流化燃烧段、即密相区;炉膛中、下部两侧的炉壁面为倒斜形面,所述垃圾落料管、燃煤落料管设置在炉膛下部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飞挺,张剑波,毛峻明,刘佰伟,毛岳丰,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众茂姚北热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