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航空电源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大电流浪涌抑制器。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物质水平的不断提升及对出行效率的要求,乘坐飞机出行受到了人们的青睐。在飞机上的航空电源系统中,供电系统在加载和卸载时可能会产生高压脉冲,以发电机输出28V电压为例,在供电系统加载和卸载时可能会有一个电压最大为80V,时间长达数十毫秒的高压脉冲。为保护后续电路的安全,需在发电机输出端和DC/DC电源模块之间加一个浪涌抑制器模块,以抑制可能会出现的最大80V/100ms的脉冲,保障DC/DC电源模块的输入电压在允许的安全范围以内。目前,市场上类似的浪涌抑制器产品中,通常电流在7A以内的浪涌抑制器采取单个NMOS管方案即可,但当电流超过8A时,会采用多个NMOS管并联方式来处理,此时,因为器件内部参数不一致而会造成某个NMOS管承担的功耗远远大于其他NMOS管而出现容易受损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大电流浪涌抑制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NMOS管并联结构中单个NMOS管因承担过大功耗而易受损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电流浪涌抑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电路(1),用于对输入电压进行稳压处理之后对外输出电压信号;方波发生电路(2),用于接收所述供电电路(1)输出的电压信号以产生固定频率的方波信号;升压电路(3),用于接收所述方波发生电路(2)的方波信号并通过放大器后输出电压信号;NMOS管栅极电压抑制电路(4),用于将所述升压电路(3)输出的电压信号抑制到预定范围内再输出供给外部电路,包括至少两组串联的NMOS管组,每组NMOS管组包括至少两个并联的NMOS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电流浪涌抑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电路(1),用于对输入电压进行稳压处理之后对外输出电压信号;方波发生电路(2),用于接收所述供电电路(1)输出的电压信号以产生固定频率的方波信号;升压电路(3),用于接收所述方波发生电路(2)的方波信号并通过放大器后输出电压信号;NMOS管栅极电压抑制电路(4),用于将所述升压电路(3)输出的电压信号抑制到预定范围内再输出供给外部电路,包括至少两组串联的NMOS管组,每组NMOS管组包括至少两个并联的NMOS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电流浪涌抑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路(1)包括依次串联的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第一稳压二极管D1,所述第一电阻R1的外端还连接至外接输入端VIN,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D1的阳极接地;所述供电电路(1)还包括第一射极跟随器Q1,所述第一射极跟随器Q1的基极连接至第二电阻R2和第一稳压二极管D1之间的线路上,集电极连接至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之间的线路上,发射极与所述供电电路(1)的输出端VCC连接且所述发射极还通过第一电容C1接地;所述外接输入端VIN连接至本抑制器的第一引出脚、第二引出脚,所述第一引出脚和第二引出脚作为本抑制器的外接电源输入引脚。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电流浪涌抑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波发生电路(2)内部结构具体为:包括施密特触发器IC、第十一电阻R11、第十四电阻R14、第八电容C8和第九电容C9,所述施密特触发器IC包括第1~第14管脚,所述第14管脚与所述供电电路(1)的输出端VCC连接且所述第14管脚还通过第八电容C8接地,所述第八电容C8的接地端还连接至本抑制器的第三引出脚,所述第7管脚接地,所述第1管脚和第2管脚连接至第10管脚且所述第10 管脚还依次通过第十四电阻R14和第九电容C9接地,所述第3管脚连接至升压电路(3),所述第8管脚和第9管脚连接至第十四电阻R14和第九电容C9之间的线路上;所述第5管脚和第6管脚连接至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所述第5管脚还连接至本抑制器的第四引出脚,所述第十一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供电电路(1)的输出端VCC,所述第12管脚和第13管脚连接至第4管脚,所述第11管脚连接至NMOS管栅极电压抑制电路(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电流浪涌抑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压电路(3)包括:自外接输入端VIN至外接输出端Vou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迪伽,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振华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