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合金元素添加材以及铜合金材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缆线的导体、电子设备的端子等使用了铜材料。作为该铜材料,除了纯铜以外,也根据各产品所要求的特性(导电性、强度等)使用添加了合金元素(铜以外的其他金属元素)并使其合金化的铜合金材。纯铜以及铜合金材由各种铸造方法制造,在制造铜线等长条产品时,通过用例如普罗珀泽铝线连续铸造轧制(Properzi)方式、哈兹里特(Hazelett)方式、或者SCR(Southwire Continuous Rod System)方式连续铸造而制造。具体而言,首先,通过加热使含有铜的母材熔融来形成铜熔液。接着,向铜熔液添加合金元素并使其熔融。此时,以例如粉末状、粒子状、块状、板状、线状等形状连续或者断续地添加含有合金元素的材料。而且,在添加合金元素后,通过铸造含有合金元素的铜熔液,来得到含有规定的合金元素的铜合金材。作为合金元素,使用了例如Sn、Mg、Al、Ni、Si、Mn、Ti等各种金属元素。在合金元素中,例如Sn等与铜相比难以氧化并且熔点较低的合金元素容易熔融于铜熔液,但在除此以外的合金元素中存在如下的问题。即,例如Mg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合金元素添加材,其用于在铜合金材的制造中向含有铜的母材熔融而得到的铜熔液添加合金元素,上述合金元素添加材的特征在于,具备:含有合金元素的线状或者板状的芯材;以及含有铜且覆盖上述芯材的外周的外层材,分别构成上述外层材以及上述芯材的铜以及合金元素的重量比是在铜和合金元素的相图中在铜的熔点以下的范围成为液相的范围内的重量比。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4.13 JP 2015-0818501.一种合金元素添加材,其用于在铜合金材的制造中向含有铜的母材熔融而得到的铜熔液添加合金元素,上述合金元素添加材的特征在于,具备:含有合金元素的线状或者板状的芯材;以及含有铜且覆盖上述芯材的外周的外层材,分别构成上述外层材以及上述芯材的铜以及合金元素的重量比是在铜和合金元素的相图中在铜的熔点以下的范围成为液相的范围内的重量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金元素添加材,其中,上述外层材被设置为,在与上述芯材之间不形成由构成上述外层材的铜和构成上述芯材的合金元素构成的金属间化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合金元素添加材,其中上述合金元素添加材是以上述芯材为线状且上述外层材覆盖线状的上述芯材的整周的方式设置的复合线。4.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合金元素添加材,其中上述合金元素添加材是以上述芯材为板状且上述外层材覆盖板状的上述芯材的两主面的方式设置的复合板。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合金元素添加材,其中,上述合金元素是从Mg、Al、Ti、Be、Zr、Ce...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藤户启辅,早坂孝,宇佐美威,鹫见亨,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