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张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02397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25 22: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张紧器,具备:基体,具有圆筒部;转动构件,转动自如地支承于所述基体;滑轮,旋转自如地设于所述转动构件;摩擦构件,沿所述圆筒部的径向夹在所述圆筒部的内周面与所述转动构件之间;及螺旋弹簧,一端卡定于所述摩擦构件,另一端卡定于所述基体,以沿所述圆筒部的轴向被压缩的状态配置,将所述摩擦构件沿所述轴向按压于所述转动构件,并经由所述摩擦构件使所述转动构件相对于所述基体向一方向转动施力,所述摩擦构件具有:圆弧面,可沿着所述圆筒部的内周面进行滑动接触;第一卡定部,在所述圆筒部的周向上位于比所述圆弧面靠所述一方向侧处,并卡定于所述转动构件;第二卡定部,与所述螺旋弹簧的所述一端卡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将带的张力自动地确保为适度的自动张紧器
技术介绍
例如在汽车发动机的辅机驱动用的带中,由于以发动机燃烧为起因的旋转变动而带张力变动。以这样的带张力的变动为起因而产生带滑动,并产生该滑动音或带的磨损等问题。为了解决此问题,以往,作为即使带张力变动也能抑制带滑动发生的机构,采用了自动张紧器。例如专利文献1的自动张紧器具备:基体,具有第一圆筒部;转动构件,具有配置在第一圆筒部的内侧的第二圆筒部,被支承为相对于基体转动自如,且能够安装卷挂带的滑轮;螺旋弹簧,配置在第二圆筒部的内侧,相对于基体使转动构件向一方向转动施力;及摩擦构件,配置在第一圆筒部与第二圆筒部之间,能够在第一圆筒部的内周面上滑动,且具有与设置在第二圆筒部的外周面上的凹部卡合的凸部。另外,专利文献2的自动张紧器具备:基体;转动构件,相对于基体被支承为转动自如;螺旋弹簧,相对于基体使转动构件向一方向转动施力;摩擦构件,配置在设于转动构件(或基体)的圆筒部的内周面与螺旋弹簧之间,且与所述圆筒部的内周面之间能够滑动;板簧,与摩擦构件结合,一端沿周向夹持在转动构件(或基体)与螺旋弹簧的端部之间。专利文献1、2那样的自动张紧器在带张力增加的情况与减少的情况下,在摩擦构件的滑动面产生的摩擦力的大小不同,根据转动构件的转动方向而具有非对称的衰减特性(非对称阻尼特性)。即,在带张力
增加的情况下产生大的摩擦力,能够使转动构件的摆动充分衰减,在带张力减少的情况下产生小的摩擦力,因此能够使转动构件追随带的张力变动。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06-118668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国专利第527652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然而,专利文献1的自动张紧器在基体的第一圆筒部与螺旋弹簧之间配置有转动构件的第二圆筒部和摩擦构件,而且,在第二圆筒部的内周面和摩擦构件形成有相互卡合的凹凸形状,因此自动张紧器存在沿径向大型化的课题。而且,第二圆筒部由金属材料构成,因此也存在自动张紧器变重的课题。另外,在专利文献2的自动张紧器中,由于配置在转动构件(或基体)的圆筒部与螺旋弹簧之间的板簧和摩擦构件的厚度比较薄,因此能够抑制径向的大型化或重量化,但是由于零件个数多,因此存在组装需要劳力和时间的课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零件个数少、轻量且紧凑的具有非对称阻尼特性的自动张紧器。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结构的自动张紧器具备:基体,具有圆筒部;转动构件,转动自如地支承于所述基体;滑轮,旋转自如地设置于所述转动构件;摩擦构件,沿着所述圆筒部的径向夹在所述圆筒部的内周面与所述转动构件之间;及螺旋弹簧,一端卡定于所述摩擦构件,另一
端卡定于所述基体,以在所述圆筒部的轴向上被压缩的状态配置,将所述摩擦构件沿着所述轴向按压于所述转动构件,并经由所述摩擦构件使所述转动构件相对于所述基体向一方向转动施力,所述摩擦构件具有:圆弧面,能够沿着所述圆筒部的内周面进行滑动接触;第一卡定部,在所述圆筒部的周向上位于比所述圆弧面靠所述一方向侧处,并且卡定于所述转动构件;及第二卡定部,与所述螺旋弹簧的所述一端卡定。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结构的自动张紧器以第一形态为基础,其中,所述摩擦构件的所述第二卡定部位于比所述第一卡定部靠所述径向外侧处、且位于在所述周向上比所述第一卡定部靠所述一方向的相反方向侧处。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结构的自动张紧器以第一或第二形态为基础,其中,所述摩擦构件包括第一零件和表面硬度比所述第一零件高的第二零件,所述第一零件构成所述圆弧面和与所述圆弧面连续且所述摩擦构件的沿所述轴向与所述转动构件接触的面,所述第二零件构成所述第一卡定部和所述第二卡定部。本专利技术的第四结构的自动张紧器以第三形态为基础,其中,所述第一零件与所述第二零件在所述周向上相互啮合。本专利技术的第五结构的自动张紧器以第一至第四形态中任一形态为基础,其中,所述螺旋弹簧的所述一端为圆弧状。本专利技术的第六结构的自动张紧器以第一至第四形态中任一形态为基础,其中,所述螺旋弹簧的所述一端包括圆弧状的部分和直线状的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第七结构的自动张紧器以第一至第六形态中任一形态为
基础,其中,所述基体具有在所述圆筒部的一端部的内侧设置的底座部,所述底座部具有:端部保持单元,对所述螺旋弹簧的所述另一端部进行保持;及姿势支承单元,对于所述螺旋弹簧的所述另一端部侧的第一圈区域中的比由所述端部保持单元保持的部分靠所述一端侧的部分,沿所述轴向及所述径向进行支承。本专利技术的第八结构的自动张紧器以第一至第七形态中任一形态为基础,其中,所述第一卡定部以越朝向径向外侧而越朝向所述一方向侧的方式相对于径向倾斜。本专利技术的第九结构的自动张紧器以第一至第七形态中任一形态为基础,其中,所述第一卡定部以越朝向径向外侧而越朝向所述一方向的相反方向侧的方式相对于径向倾斜。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结构,由于带张力增加而转动构件克服螺旋弹簧的作用力进行转动时,摩擦构件的圆弧面相对于基体的圆筒部的内周面进行滑动,在摩擦构件的圆弧面与基体的圆筒部的内周面之间产生摩擦力。摩擦构件的圆弧面在周向上,位于比摩擦构件的第一卡定部靠螺旋弹簧的转动施力方向(所述一方向)的相反方向侧,即,位于转动构件的转动方向侧。因此,能够将摩擦构件的第一卡定部从转动构件承受的力使用于将摩擦构件的圆弧面向基体的圆筒部的内周面按压的力。因此,能够使摩擦构件的圆弧面与基体的圆筒部的内周面之间产生大的摩擦力,能够产生使转动构件的摆动充分衰减那样大的衰减力。反之,由于带张力减少而转动构件在螺旋弹簧的作用力下进行转动的情况下,摩擦构件从螺旋弹簧承受周向的作用力,但是摩擦构件的圆弧面在周向上位于比摩擦构件的第一卡定部靠螺旋弹簧的转动施力方向的相反方向侧,因此不会出现由螺旋弹簧的周向的作用力将摩
擦构件的圆弧面按压于基体的圆筒部的内周面的情况,能够抑制摩擦构件的圆弧面与基体的圆筒部的内周面之间的摩擦力的增加。因此,能够使摩擦构件的圆弧面与基体的圆筒部的内周面之间产生小的摩擦力,能够使转动构件的摆动充分地追随于带张力的减少。另外,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张紧器仅通过摩擦构件和螺旋弹簧实现上述的非对称阻尼特性,因此轻量且零件个数少而组装容易。而且,螺旋弹簧的一端部卡定于沿径向夹在基体的圆筒部与转动构件之间的摩擦构件,因此,在螺旋弹簧与基体的圆筒部之间无需确保大的空间,能够实现自动张紧器的紧凑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结构,摩擦构件的圆弧面形成在比第一卡定部靠螺旋弹簧的转动施力方向(所述一方向)的相反方向侧,因此通过第二卡定部也形成在比第一卡定部靠螺旋弹簧的转动施力方向的相反方向侧,由此与在第二卡定部的周向范围内形成第一卡定部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摩擦构件在周向上的紧凑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结构,第一卡定部和第二卡定部由表面硬度比较高的第二零件构成,因此即使在伴随着带张力的增加而作用于第一卡定部及第二卡定部的力增大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第一卡定部及第二卡定部的损伤(变形或陷落)。而且,由于防止第一卡定部及第二卡定部的损伤,因此也能够实现向要求大的带张力的高负载驱动系统的应对、摩擦构件的紧凑化等。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零件构成圆弧面和与圆弧面连续的摩擦构件的沿轴向与转动构件接触的面,能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张紧器,具备:基体,具有圆筒部;转动构件,转动自如地支承于所述基体;滑轮,旋转自如地设置于所述转动构件;摩擦构件,沿着所述圆筒部的径向夹在所述圆筒部的内周面与所述转动构件之间;及螺旋弹簧,一端卡定于所述摩擦构件,另一端卡定于所述基体,以在所述圆筒部的轴向上被压缩的状态配置,将所述摩擦构件沿着所述轴向按压于所述转动构件,并经由所述摩擦构件使所述转动构件相对于所述基体向一方向转动施力,所述摩擦构件具有:圆弧面,能够沿着所述圆筒部的内周面进行滑动接触;第一卡定部,在所述圆筒部的周向上位于比所述圆弧面靠所述一方向侧处,并且卡定于所述转动构件;及第二卡定部,与所述螺旋弹簧的所述一端卡定。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02.18 JP 2014-028133;2014.12.25 JP 2014-262121.一种自动张紧器,具备:基体,具有圆筒部;转动构件,转动自如地支承于所述基体;滑轮,旋转自如地设置于所述转动构件;摩擦构件,沿着所述圆筒部的径向夹在所述圆筒部的内周面与所述转动构件之间;及螺旋弹簧,一端卡定于所述摩擦构件,另一端卡定于所述基体,以在所述圆筒部的轴向上被压缩的状态配置,将所述摩擦构件沿着所述轴向按压于所述转动构件,并经由所述摩擦构件使所述转动构件相对于所述基体向一方向转动施力,所述摩擦构件具有:圆弧面,能够沿着所述圆筒部的内周面进行滑动接触;第一卡定部,在所述圆筒部的周向上位于比所述圆弧面靠所述一方向侧处,并且卡定于所述转动构件;及第二卡定部,与所述螺旋弹簧的所述一端卡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张紧器,其中,所述摩擦构件的所述第二卡定部位于比所述第一卡定部靠所述径向外侧处、且位于在所述周向上比所述第一卡定部靠所述一方向的相反方向侧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张紧器,其中,所述摩擦构件包括第一零件和表面硬度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石哲史西山功二米田哲朗
申请(专利权)人:三之星机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