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防护结构、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889287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24 04: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静电防护结构、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静电防护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静电防护单元和第二静电防护单元;第一静电防护单元的一端与第一静电起始端连接,另一端与静电释放端连接,用于将第一静电起始端产生的静电传导至静电释放端;第二静电防护单元,包括第一导电结构,第一导电结构的一端与第二静电起始端连接,另一端与静电终止端连接;第二静电起始端为第一静电防护单元在将第一静电起始端产生的静电传导至静电释放端失败时静电的流出端;第一导电结构用于在有静电通过时,与第二静电起始端和/或静电终止端断开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静电防护结构能够在传统ESD防护电路被击穿后,有效防止静电对后续电路造成破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显示
,具体涉及一种静电防护结构、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显示产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人们对显示产品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显示产品在生产、运输及工作中,经常会受到静电的影响,导致显示产品无法满足高质量的显示要求。传统的静电释放ESD防护结构并不能够完全防止显示面板ESD的发生,若显示面板发生ESD,对传统ESD防护结构造成击穿,此时传统ESD会通过信号线对驱动IC造成破坏,进而影响整个显示面板的显示。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静电防护结构、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本技术提供的静电防护结构,能够在传统ESD防护电路被击穿后,有效防止静电对后续电路造成破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静电防护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静电防护单元和第二静电防护单元;所述第一静电防护单元的一端与第一静电起始端连接,另一端与静电释放端连接,用于将第一静电起始端产生的静电传导至静电释放端;所述第二静电防护单元,包括第一导电结构,所述第一导电结构的一端与第二静电起始端连接,另一端与静电终止端连接;其中,所述第二静电起始端为所述第一静电防护单元在将第一静电起始端产生的静电传导至静电释放端失败时静电的流出端;其中,所述第一导电结构用于在有静电通过时,与所述第二静电起始端和/或所述静电终止端断开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静电起始端为栅线/数据线。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静电起始端为栅线/数据线,或栅线/数据线的引出线。进一步地,所述静电释放端为短路环。进一步地,所述静电终止端为栅线/数据线的引出线,或预设驱动电路板的引出线。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电结构为所述栅线或数据线的一部分,所述第一导电结构对应的栅线或数据线的宽度小于非第一导电结构对应的栅线或数据线的宽度。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电结构对应的栅线或数据线的宽度为非第一导电结构对应的栅线或数据线的宽度的5%-2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电结构为满足静电熔断条件的高电阻或低熔点材料制成的导电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电结构包括透明导电层,所述透明导电层通过过孔与所述第二静电起始端以及所述静电终止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静电起始端为栅线/数据线引出线;相应地,所述静电终止端为预设驱动电路板的引出线,所述第一导电结构设置在所述栅线/数据线引出线与所述预设驱动电路板的绑定区域。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静电防护单元还包括:修补结构;所述修补结构包括至少一条修补线;所述修补线的一端搭接在所述第二静电起始端,且未与所述第二静电起始端电连接,另一端与预设电路接口相连。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静电防护单元还包括:修补结构;所述修补结构包括至少一条修补线;所述修补线的一端搭接在所述第二静电起始端,另一端搭接在所述静电终止端,且所述修补线未与所述第二静电起始端以及所述静电终止端电连接。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阵列基板,包括至少一个如上面任一项所述的静电防护结构。第三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面任一项所述的阵列基板。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所述的静电防护结构,在第一静电防护单元的基础之上,设置了具有辅助功能的第二静电防护单元,以便在第一静电防护单元静电释放失败后,起到类似保险丝的作用,即当有静电通过第一静电防护单元的防线进入第二静电防护单元后,第二静电防护单元与第二静电起始端以及静电终止端断开连接,以免通过的静电对与所述静电终止端连接的后续电路造成破坏。例如,当所述静电终止端连接的是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时,第二静电防护单元可以在第一静电防护单元静电释放失败时起到防止产生的静电对驱动电路造成更大破坏的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静电防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静电防护结构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四提供的静电防护结构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五提供的静电防护结构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六提供的静电防护结构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七提供的静电防护结构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静电防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静电防护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静电防护单元10和第二静电防护单元20;所述第一静电防护单元10的一端与第一静电起始端001连接,另一端与静电释放端002连接,用于将第一静电起始端001产生的静电传导至静电释放端002;所述第二静电防护单元20,包括第一导电结构201,所述第一导电结构201的一端与第二静电起始端003连接,另一端与静电终止端004连接;其中,所述第二静电起始端003为所述第一静电防护单元在将第一静电起始端001产生的静电传导至静电释放端002失败时静电的流出端;其中,所述第一导电结构201用于在有静电通过时,与所述第二静电起始端003和/或所述静电终止端004断开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静电防护单元可以为传统的静电释放ESD防护电路,此处不再详述。本实施例在第一静电防护单元的基础之上,设置了具有辅助功能的第二静电防护单元,以便在第一静电防护单元静电释放失败后,起到类似保险丝的作用,即当有静电通过第一静电防护单元的防线进入第二静电防护单元后,第二静电防护单元与第二静电起始端以及静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静电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静电防护单元和第二静电防护单元;所述第一静电防护单元的一端与第一静电起始端连接,另一端与静电释放端连接,用于将第一静电起始端产生的静电传导至静电释放端;所述第二静电防护单元,包括第一导电结构,所述第一导电结构的一端与第二静电起始端连接,另一端与静电终止端连接;其中,所述第二静电起始端为所述第一静电防护单元在将第一静电起始端产生的静电传导至静电释放端失败时静电的流出端;其中,所述第一导电结构用于在有静电通过时,与所述第二静电起始端和/或所述静电终止端断开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电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静电
防护单元和第二静电防护单元;
所述第一静电防护单元的一端与第一静电起始端连接,另一端与
静电释放端连接,用于将第一静电起始端产生的静电传导至静电释放
端;
所述第二静电防护单元,包括第一导电结构,所述第一导电结构
的一端与第二静电起始端连接,另一端与静电终止端连接;其中,所
述第二静电起始端为所述第一静电防护单元在将第一静电起始端产生
的静电传导至静电释放端失败时静电的流出端;
其中,所述第一导电结构用于在有静电通过时,与所述第二静电
起始端和/或所述静电终止端断开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静电起始端为栅线/数据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电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
静电起始端为栅线/数据线,或栅线/数据线的引出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电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
释放端为短路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电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
终止端为栅线/数据线的引出线,或预设驱动电路板的引出线。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电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导电结构为所述栅线或数据线的一部分,所述第一导电结构对应的栅
线或数据线的宽度小于非第一导电结构对应的栅线或数据线的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静电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
导电结构对应的栅线或数据线的宽度为非第一导电结构对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盼程鸿飞乔勇徐健马永达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