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种器和一种播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82035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23 0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排种器和一种播种器,用于一垄双行的播种,包括壳体,壳体内部设置有可转动的排种盘,排种盘将壳体内部分隔形成吸气室和种子室,壳体的顶部设置有进种口,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分种单元,分种单元包括正对排种口的分种盒,分种盒内部横穿有固定轴,分种盒内部以分种盒中间纵向面为准分为左右两个腔室,固定轴上套设有可绕固定轴转动的轴套,轴套上固定安装有可遮挡任一腔室上端入口的挡板,拨指的端部可抵在排种盘的外侧,拨指在排种盘的带动下推动挡板转动;播种器的底部安装有上述的排种器。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分种单元将种子分离,可实现一垄双行的精确播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农业机械播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垄双行气吸式的排种器。

技术介绍

目前,优质、高产、高效、可持续地发展粮食作物生产并加快其产业化步伐,确保粮食安全供给是我国长期的重要战略决策。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有水稻、小麦、棉花、玉米等,这些粮食作物都适合进行穴播,穴播粮食作物生产要求成行成穴种植,不同种植区域、不同品种,行距、穴距均存在很大差异。其中每穴种子粒数对田间有效苗数量影响很大,进而影响粮食作物产量。不同粮食作物品种的每穴粒数要求也是不同的。准确控制每穴种子数量能实现节约用种,降低粮食作物生产成本。
中国技术专利CN2679987Y,公开了一种气吸式单双条通用排种器,该结构是利用剔种刀铰接轴和偏心轴将固装着内排孔剔种刀的外排孔剔种刀安装在排种器壳内,并与播种盘上的内、外排孔相配合:吸气室尾端与播种盘内排孔配合部分长于与播种盘外排孔配合部分;裤型导种孔配置在吸气室外端下方;在偏心轴外端头上固装带有卸压风口盖板的风压调节指针手柄,该手柄与排种器壳上的指针刻度盘配合。
上述现有技术中的排种器,其能够解决一垄双行的排种问题,但是在种子被刮下并落入至裤型导种孔的过程中,易造成多种同时掉落或不能精确的排入至相应导种孔中,使双行的播种不能精确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排种器和一种播种器,该技术通过分种单元将种子分离,可实现一垄双行的精确播种。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排种器,用于一垄双行的播种,包括壳体,壳体内部设置有可转动的排种盘,排种盘将壳体内部分隔形成吸气室和种子室,壳体的顶部设置有进种口,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排种口,排种口的底部设置有分种单元,分种单元包括正对排种口的分种盒,分种盒内部横穿有固定轴,分种盒内部以分种盒中间纵向面为准分为左右两个腔室,固定轴上套设有可绕固定轴转动的轴套,轴套上固定安装有可遮挡任一腔室上端入口的挡板,轴套上还设置有拨指,拨指与挡板之间呈30o-60o,拨指的端部可抵在排种盘的外侧,拨指在排种盘的带动下推动挡板转动,挡板转动至挡板遮挡住其中之一的腔室上端入口时,种子落入至另一个腔室。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排种盘包括均布在排种盘外圆周上的多个盘齿,相邻盘齿之间的排种盘上设置有两个可吸附种子的排种孔;挡板与轴套的连接处设置有开口,轴套上设置有扭簧,扭簧穿过开口套设于轴套上;拨指的端部可抵在转动到最底部排种盘的盘齿上,扭簧的一端抵在拨指上,另一端抵在分种盒内壁上。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排种器还包括设置在分种单元底部的排种单元,排种单元包括对应于腔室底部的排种头,以及一体连接于排种头底部的排种管。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排种头设置为易引导种子下落的锥体;两个排种管错位设置。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排种盘的底部设置有可将种子从排种孔中刮下的刮种舌。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排种盘的一侧设置有可驱动排种盘转动的链轮。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化,分种盒的外侧设置有与壳体相连接的连接件。
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播种器,该播种器的底部安装有上述的排种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本技术中的排种器设置有分种单元,可使从排种盘中刮除的种子精确的导入至相应的排种管中,实现一垄两行的精确播种;
2、本技术中的排种管错位设置,实现了垄上错位双行的播种;
3、本技术中的排种盘上设置有与分种单元相配合的盘齿,在驱动分种单元分种时,无需额外设置其他驱动装置,减小了排种器的结构空间。
4、本技术中的播种器因安装具有分种单元的排种器时,其能更精确的实现双行播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中排种器去掉一半外壳的主视图;
图2为本技术中排种器的侧视图;
图3为图1中排种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分种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分种单元的侧视图;
图6为图5中A-A的剖视图;
图7为图4中挡板的局部示意图。
以上各图中:1、壳体;2、排种盘;21、盘齿;22、排种孔;3、分种单元;31、分种盒;32、连接件;33、固定轴;34、轴套;35、扭簧;36、拨指;37、挡板;4、排种单元;41、排种头;42、排种管;5、刮种舌;6、链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
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排种器的“内”、“外”、“上”、“下”、“前”、“后”“顶部”“底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参见图1、图2、图4以及图7,如图所示,本技术的排种器,用于一垄双行的播种,包括壳体1,壳体1内部设置有可转动的排种盘2,排种盘2将壳体1内部纵向分隔形成吸气室和种子室,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进种口,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排种口,排种口的底部设置有分种单元3,分种单元3包括正对排种口的分种盒31,分种盒31的上下底面均为开口设置,分种盒31内部横穿有固定轴33,分种盒31内部以分种盒中部纵向面为基准分为左右两个腔室,固定轴33上套设有可绕固定轴33转动的轴套34,轴套34上固定安装有可遮挡任一腔室上端开口的挡板37,轴套34上还固定安装有拨指36,拨指36可抵在排种盘的外侧面,拨指36在排种盘2的带动下推动挡板37转动,挡板37转动至遮挡住其中之一的腔室时,种子落入至另一个腔室,这样就能实现双行种子的分离,使播种更精确。
参见图3-图6。如图3-图6所示,排种盘2包括均布在排种盘2外圆周上的多个盘齿21,相邻盘齿之间的排种盘2上设置有两个可吸附种子的排种孔22;挡板37与轴套34的连接处设置有开口,轴套34上设置有扭簧35,扭簧35穿过开口套设于轴套34上,拨指36与挡板37之间呈锐角,该锐角的角度选择取决于拨指的长度,而锐角的时候,拨指的长度无需过长即能满足带动挡板转动至腔室的上端开口处,且在锐角时,拨指所承受的波动盘齿的力度最优,此处优选30o-60o,此处呈锐角的作用在于,当拨指抵在盘齿上时,挡板能移动在左侧或右侧位,而当挡板继续移动时,挡板脱离盘齿,因在排种盘最底部的盘齿与腔室的上端开口之间具有一定距离,通过拨指即可实现位移的变动;在无驱动状态下,拨指36的端部抵在转动到最底部排种盘的盘齿21上,而挡板此时处于右侧位或左侧位,在本实施例中,以挡板处于左侧腔室处,扭簧35的一端抵在拨指36上,另一端抵在分种盒31内壁上。
参见图5,为图1中分种单元的侧视图。如图5所示,排种器还包括设置在分种单元3底部的排种单元4,排种单元4包括对应于左右腔室底部的排种头41,以及一体连接于排种头41底部的排种管42。排种头41设置为易引导种子下落的中空锥体;两个排种管42错位设置,这样通过调节排种管之间的距离,即可调节垄上两行种子的间隔。
通过以上结构,排种器在排种时,种子从进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排种器,用于一垄双行的播种,包括壳体(1),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可转动的排种盘(2),顶部设置有进种口,底部设置有排种口,其特征在于:排种口的底部设置有分种单元(3),分种单元(3)包括正对排种口的分种盒(31),分种盒(31)内部横穿有固定轴(33),分种盒(31)内部以分种盒中间纵向面为准分为左右两个腔室,固定轴(33)上套设有可绕固定轴(33)转动的轴套(34),轴套(34)上固定安装有可遮挡任一腔室上端入口的挡板(37),轴套(34)上还设置有拨指(36),拨指(36)与挡板(37)之间呈300‑60o,拨指(36)的端部可抵在排种盘(2)的外侧,拨指(36)在排种盘(2)的带动下推动挡板(37)转动,挡板(37)转动至遮挡住其中之一的腔室上端入口时,种子落入至另一个腔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种器,用于一垄双行的播种,包括壳体(1),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可转动的排种盘(2),顶部设置有进种口,底部设置有排种口,其特征在于:排种口的底部设置有分种单元(3),分种单元(3)包括正对排种口的分种盒(31),分种盒(31)内部横穿有固定轴(33),分种盒(31)内部以分种盒中间纵向面为准分为左右两个腔室,固定轴(33)上套设有可绕固定轴(33)转动的轴套(34),轴套(34)上固定安装有可遮挡任一腔室上端入口的挡板(37),轴套(34)上还设置有拨指(36),拨指(36)与挡板(37)之间呈300-60o,拨指(36)的端部可抵在排种盘(2)的外侧,拨指(36)在排种盘(2)的带动下推动挡板(37)转动,挡板(37)转动至遮挡住其中之一的腔室上端入口时,种子落入至另一个腔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种器,其特征在于:排种盘(2)包括均布在排种盘(2)外圆周上的多个盘齿(21),相邻盘齿之间的排种盘上设置有两个可吸附种子的排种孔(22);挡板(37)与轴套(34)的连接处设置有开口,轴套(34)上设置有扭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连政国杨然兵杨红光王建刚杨兆慧刘立辉黄新平孙景福王家胜尚书旗于艳王东伟吕宝君崔功佩许鹏晓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