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离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80639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23 04: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双向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主动齿圈、从动输出轴、滚柱和手动抓;所述从动输出轴为多边形轴,和所述主动齿圈同轴设置;所述手动抓同轴设置在主动齿圈和从动输出轴之间,所述手动抓上设置有多个腔体,每个腔体内具有一个滚柱;所述腔体数量与从动输出轴边数相同;所述从动输出轴的外接圆直径大于主动齿圈内径和滚柱直径之差;所述从动输出轴的内接圆直径小于主动齿圈内径和滚柱直径之差。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主动齿圈带动时,滚柱抵压在从动输出轴上,带动从动输出轴转动。在手动模式时,通过手动抓和滚柱共同作用带动从动输出轴转动,而主动齿圈并不转动,从而减少手动操作时的力矩,便于手动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设备附件,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力开关上的双向离合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力系统的高压开关一般配置电动与手动两套机构,以便万一在电动机构失灵的情况下,可及时采用手动方式来完成任务,但采用手动方式进行分闸、合闸时,往往会带动电机和减速箱一起旋转,造成手动操作的力矩非常大,操作费力,影响开关的正常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双向离合,便于手动操作的双向离合器。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向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主动齿圈、从动输出轴、滚柱和手动抓;所述从动输出轴为多边形轴,和所述主动齿圈同轴设置;所述手动抓同轴设置在主动齿圈和从动输出轴之间,所述手动抓上设置有多个腔体,每个腔体内具有一个滚柱;所述腔体数量与从动输出轴边数相同;所述从动输出轴的外接圆直径大于主动齿圈内径和滚柱直径之差;所述从动输出轴的内接圆直径小于主动齿圈内径和滚柱直径之差。优选的:所述从动输出轴为五边形轴,所述手动抓上腔体和滚柱数量为五个。所述从动输出轴和滚柱之间设置有钢丝弹簧,将滚柱撑向主动齿圈内壁。本专利技术在主动齿圈带动时,滚柱抵压在从动输出轴上,带动从动输出轴转动。在手动模式时,通过手动抓和滚柱共同作用带动从动输出轴转动,而主动齿圈并不转动,从而减少手动操作时的力矩,便于手动操作。附图说明图 1 为本专利技术轴向示意图。图 2 为本专利技术分离状态示意图。图 3 为本专利技术顺时针旋转示意图。图 4 为本专利技术逆时针旋转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一种双向离合器,包括主动齿圈1、从动输出轴2、滚柱4和手动抓3;所述从动输出轴2为五边形轴,和所述主动齿圈1同轴设置;所述手动抓3同轴设置在主动齿圈1和从动输出轴2之间,所述手动抓3上设置有五个腔体,每个腔体内具有一个滚柱4。所述从动输出轴2的外接圆直径大于主动齿圈1内径和滚柱4直径之差;所述从动输出轴2的内接圆直径小于主动齿圈1内径和滚柱4直径之差。所述从动输出轴2和滚柱4之间设置有钢丝弹簧5,将滚柱4撑向主动齿圈1内壁。主动齿圈与电机联动连接, 电机驱动主动齿圈1转动,带动滚柱4和五边形的从动输出轴2一起转动。而手动驱动时,通过手动抓3驱动滚柱4和五边形的从动输出轴2一起转动,而主动齿圈1并不转动,从而减少手动操作时的力矩,便于手动操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向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主动齿圈、从动输出轴、滚柱和手动抓;所述从动输出轴为多边形轴,和所述主动齿圈同轴设置;所述手动抓同轴设置在主动齿圈和从动输出轴之间,所述手动抓上设置有多个腔体,每个腔体内具有一个滚柱;所述腔体数量与从动输出轴边数相同;所述从动输出轴的外接圆直径大于主动齿圈内径和滚柱直径之差;所述从动输出轴的内接圆直径小于主动齿圈内径和滚柱直径之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主动齿圈、从动输出轴、滚柱和手动抓;所述从动输出轴为多边形轴,和所述主动齿圈同轴设置;所述手动抓同轴设置在主动齿圈和从动输出轴之间,所述手动抓上设置有多个腔体,每个腔体内具有一个滚柱;所述腔体数量与从动输出轴边数相同;所述从动输出轴的外接圆直径大于主动齿圈内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国荣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华星电机开关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