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农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微生物发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87421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21 14: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微生物发酵装置,该装置基于连续式发酵罐的设计理念,在其常规结构基础上进行了简化设计。以玻璃罐为主体,采用胶塞密封的模式,简便快捷;在胶塞上分别设置用于补料操作的第二管路和用于起到压力过载保护的第一管路,而位于罐体下部的卸料管,用于收集培养液。在此基础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提升罐体内部的传质效率,设置了经胶塞伸入至罐体内的通气管,并利用滤膜保证气流洁净,从而降低了染菌风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以创新性的技术改进实现了突出的技术效果,同时成本较低、易于实现,因此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生物反应器
,具体涉及一种微生物发酵装置
技术介绍
微生物发酵装置,也称为发酵罐,是专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封闭容器。发酵罐种类多样,其结构与操作模式密切围绕微生物生长特点及培养条件进行设计。依据操作模式可将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发酵罐分为三类:即小型发酵罐、分批式发酵罐和连续式发酵罐。其中小型发酵罐通常限于实验室级别,其处理规模和自动化程度较低,更侧重于实验观察和数据检测。分批发酵罐是在该密闭系统内投入有限数量的营养物质后,接入少量的微生物菌种进行培养,使微生物生长繁殖,在特定的条件下只完成一个生长周期的发酵罐;此种发酵罐结构相对简单,初期投入较低,但批量较小、污染率高、需匹配大量的人工操作。连续式发酵罐则是包含补料模块、卸料模块、通气(或搅拌)模块、检测模块以及取样模块的一套系统,培养开始时通过进料口送入培养基并接入菌种,过程中可通过卸料口收集培养液(即发酵产品),因此可通过定期卸料、补加培养基等操作实现连续生产。其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突出,污染率较低,但缺陷在于设备较为复杂、初期投入较大,因此难以用于小规模的培养需求。由此可见,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发酵罐各自具有优势和缺陷,在这种情况下应当结合各自优势、依据工艺需求设计适宜的发酵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针对现有技术的技术,提供一种微生物发酵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连续式发酵罐结构过于复杂、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的分批式发酵罐难以实现连续式生产作业。本技术要解决的再一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以玻璃为材质的发酵罐,不易对罐体内执行灭菌。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微生物发酵装置,包括罐体,第一管路,安全阀,第一球阀,第二管路,通气管,滤膜,气泵,卸料管,第二球阀,胶塞,其中罐体上端具有一开口,胶塞固定连接在所述开口处,胶塞封闭住所述开口,第一管路固定连接在胶塞上,所述第一管路的上端位于罐体外部,第一管路的下端位于罐体内部,安全阀连接在所述第一管路的上端端口处,第二管路固定连接在胶塞上,所述第二管路的上端位于罐体外部,第二管路的下端位于罐体的内部,第一球阀连接在所述第二管路的上端端口处,卸料管固定连接在罐体侧壁下部,所述卸料管一端位于罐体内部、另一端位于罐体外部,所述第二球阀连接在卸料管位于罐体外部的端口上,通气管一端穿过胶塞伸入至罐体、另一端与气泵相连接,滤膜串联在通气管上。作为优选,所述罐体的外壁上附着有电热膜。作为优选,所述通气管的外壁上附着有热敏电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热敏电阻是PTC热敏电阻。作为优选,所述卸料管到罐体内部底面的垂直距离为3cm。在以上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管路、第二管路、通气管、卸料管均属于常规管路、可依据本
的一般技术常识任意选择;而“第一”、“第二”、“通气”、“卸料”字样仅用于将各管路在描述层面加以区分,而并不构成对其技术特征的限定作用。在以上技术方案中,所述安全阀是一种阀门的通用名称,此类阀门可自市面购得。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微生物发酵装置,该装置基于连续式发酵罐的设计理念,在其常规结构基础上进行了简化设计。以玻璃罐为主体,采用胶塞密封的模式,简便快捷;在胶塞上分别设置用于补料操作的第二管路和用于起到压力过载保护的第一管路,而位于罐体下部的卸料管,用于收集培养液。在此基础上,本技术为提升罐体内部的传质效率,设置了经胶塞伸入至罐体内的通气管,并利用滤膜保证气流洁净,从而降低了染菌风险。在优选技术方案中,与罐体表面设置电热膜能实现对罐体的均匀加热,避免了玻璃罐体在其他加热条件下因受热不均而导致炸裂的风险,因此,电热膜的引入可赋予该装置便捷的灭菌功能;而在通气管外壁设置热敏电阻能够对气流起到一定的加热作用,而热敏电阻的恒温加热特性能保证气流温度处于适中范围,从而杜绝了外来气流温度较低对培养体系的影响。本技术以创新性的技术改进实现了突出的技术效果,同时成本较低、易于实现,因此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中: 1、罐体2、第一管路3、安全阀4、第一球阀5、第二管路6、通气管7、滤膜8、气泵9、卸料管10、第二球阀11、胶塞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为了避免过多不必要的细节,在以下实施例中对属于公知的结构或功能将不进行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近似性语言可用于定量表述,表明在不改变基本功能的情况下可允许数量有一定的变动。除有定义外,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普遍理解的相同含义。实施例1一种微生物发酵装置,包括罐体1,第一管路2,安全阀3,第一球阀4,第二管路5,通气管6,滤膜7,气泵8,卸料管9,第二球阀10,胶塞11,其中罐体1上端具有一开口,胶塞11固定连接在所述开口处,胶塞11封闭住所述开口,第一管路2固定连接在胶塞11上,所述第一管路2的上端位于罐体1外部,第一管路2的下端位于罐体1内部,安全阀3连接在所述第一管路2的上端端口处,第二管路5固定连接在胶塞11上,所述第二管路5的上端位于罐体1外部,第二管路5的下端位于罐体1的内部,第一球阀4连接在所述第二管路5的上端端口处,卸料管9固定连接在罐体1侧壁下部,所述卸料管9一端位于罐体1内部、另一端位于罐体1外部,所述第二球阀10连接在卸料管9位于罐体1外部的端口上,通气管6一端穿过胶塞11伸入至罐体1、另一端与气泵8相连接,滤膜7串联在通气管6上。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满足以下条件:所述罐体1的外壁上附着有电热膜;所述通气管6的外壁上附着有热敏电阻。所述热敏电阻是PTC热敏电阻。所述卸料管9到罐体1内部底面的垂直距离为3cm。实施例2一种微生物发酵装置,包括罐体1,第一管路2,安全阀3,第一球阀4,第二管路5,通气管6,滤膜7,气泵8,卸料管9,第二球阀10,胶塞11,其中罐体1上端具有一开口,胶塞11固定连接在所述开口处,胶塞11封闭住所述开口,第一管路2固定连接在胶塞11上,所述第一管路2的上端位于罐体1外部,第一管路2的下端位于罐体1内部,安全阀3连接在所述第一管路2的上端端口处,第二管路5固定连接在胶塞11上,所述第二管路5的上端位于罐体1外部,第二管路5的下端位于罐体1的内部,第一球阀4连接在所述第二管路5的上端端口处,卸料管9固定连接在罐体1侧壁下部,所述卸料管9一端位于罐体1内部、另一端位于罐体1外部,所述第二球阀10连接在卸料管9位于罐体1外部的端口上,通气管6一端穿过胶塞11伸入至罐体1、另一端与气泵8相连接,滤膜7串联在通气管6上。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满足以下条件:所述罐体1的外壁上附着有电热膜;所述通气管6的外壁上附着有热敏电阻。实施例3一种微生物发酵装置,包括罐体1,第一管路2,安全阀3,第一球阀4,第二管路5,通气管6,滤膜7,气泵8,卸料管9,第二球阀10,胶塞11,其中罐体1上端具有一开口,胶塞11固定连接在所述开口处,胶塞11封闭住所述开口,第一管路2固定连接在胶塞11上,所述第一管路2的上端位于罐体1外部,第一管路2的下端位于罐体1内部,安全阀3连接在所述第一管路2的上端端口处,第二管路5固定连接在胶塞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生物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第一管路(2),安全阀(3),第一球阀(4),第二管路(5),通气管(6),滤膜(7),气泵(8),卸料管(9),第二球阀(10),胶塞(11),其中罐体(1)上端具有一开口,胶塞(11)固定连接在所述开口处,胶塞(11)封闭住所述开口,第一管路(2)固定连接在胶塞(11)上,所述第一管路(2)的上端位于罐体(1)外部,第一管路(2)的下端位于罐体(1)内部,安全阀(3)连接在所述第一管路(2)的上端端口处,第二管路(5)固定连接在胶塞(11)上,所述第二管路(5)的上端位于罐体(1)外部,第二管路(5)的下端位于罐体(1)的内部,第一球阀(4)连接在所述第二管路(5)的上端端口处,卸料管(9)固定连接在罐体(1)侧壁下部,所述卸料管(9)一端位于罐体(1)内部、另一端位于罐体(1)外部,所述第二球阀(10)连接在卸料管(9)位于罐体(1)外部的端口上,通气管(6)一端穿过胶塞(11)伸入至罐体(1)、另一端与气泵(8)相连接,滤膜(7)串联在通气管(6)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生物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第一管路(2),安全阀(3),第一球阀(4),第二管路(5),通气管(6),滤膜(7),气泵(8),卸料管(9),第二球阀(10),胶塞(11),其中罐体(1)上端具有一开口,胶塞(11)固定连接在所述开口处,胶塞(11)封闭住所述开口,第一管路(2)固定连接在胶塞(11)上,所述第一管路(2)的上端位于罐体(1)外部,第一管路(2)的下端位于罐体(1)内部,安全阀(3)连接在所述第一管路(2)的上端端口处,第二管路(5)固定连接在胶塞(11)上,所述第二管路(5)的上端位于罐体(1)外部,第二管路(5)的下端位于罐体(1)的内部,第一球阀(4)连接在所述第二管路(5)的上端端口处,卸料管(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成勋孙朦朦路斌孙学亮李连星王庆奎邢克智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农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