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撞式气液聚结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846841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17 06: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碰撞式气液聚结分离装置,其特征是:在容器筒体中间有隔腔板,隔腔板将容器筒体分割为上下筒体;隔腔板上端一侧有聚结滤芯;下端另一侧有降液管;聚结滤芯固定在隔腔板和压板之间且与容器筒体上下方向平行,隔腔板下端有天然气进口,在天然气进口的出口有碰撞结构,碰撞结构上下布置,使天然气进口的气体通道正对碰撞结构;在碰撞结构下端头固定有斜向稳流板,降液管在斜向稳流板端面位置垂直固定;在上筒体筒壁安装有末端丝网捕雾器,天然气出口在末端丝网捕雾器口部的筒壁处;压差计上部接口和压差计下部接口在所述上下筒体的筒壁位置。该装置保证天然气压缩机进气质量以及正常运行,从而实现压缩机易损件的寿命成倍延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气液分离装置,特别是原油伴生气的碰撞式气液聚结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在天然气的开发中,自地层中的天然气因压力过低,到达地面后不久就需要通过压缩机进行增压输送。由于传统的分离中,气中有大量的饱和液未有效分离出,导致天然气携液进入压缩机,从而对压缩机易损件进行冲击,直接影响压缩机易损件的寿命。目前,气田采用的压缩机对天然气进行增压前并没有进行预分离,只是借用压缩机自身配带的一个小分离器进行简单分离,无法保证分离效果。传统的伴生气压缩机增压流程:来气直接进入压缩机自身带的进气分离器,进行简单分离后进行压缩、增压后排出。由于来气中含液量较大,液体对压缩机进口的易损件的冲击较大,从而造成压缩机易损件的寿命非常短,最短的寿命不到1000小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碰撞、重力、聚结以及末端拦截于一体的碰撞式气液聚结分离装置,通过深度气液分离,保证天然气压缩机进气质量以及正常运行,从而实现压缩机易损件的寿命成倍延长。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碰撞式气液聚结分离装置,至少包括:容器下封头、容器筒体和快开盲板,容器下封头、容器筒体和快开盲板依次密封连接;容器下封头座落在裙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碰撞式气液聚结分离装置,至少包括:容器下封头(3)、容器筒体(4)和快开盲板(14),容器下封头(3)、容器筒体(4)和快开盲板(14)依次密封连接;容器下封头(3)座落在裙座(1)上;其特征是:在容器筒体(4)中间有隔腔板(9),隔腔板(9)将容器筒体(4)分割为上下筒体;隔腔板(9)上端一侧有聚结滤芯(10);下端另一侧有降液管(19);聚结滤芯(10)固定在隔腔板(9)和压板(12)之间且与容器筒体(4)上下方向平行,隔腔板(9)下端有天然气进口(8),在天然气进口(8)的出口有碰撞结构(7),碰撞结构(7)上下布置,使天然气进口(8)的气体通道正对碰撞结构(7);在碰撞结构(7)下端头...

【技术特征摘要】
1.碰撞式气液聚结分离装置,至少包括:容器下封头(3)、容器筒体(4)和快开盲板(14),容器下封头(3)、容器筒体(4)和快开盲板(14)依次密封连接;容器下封头(3)座落在裙座(1)上;其特征是:在容器筒体(4)中间有隔腔板(9),隔腔板(9)将容器筒体(4)分割为上下筒体;隔腔板(9)上端一侧有聚结滤芯(10);下端另一侧有降液管(19);聚结滤芯(10)固定在隔腔板(9)和压板(12)之间且与容器筒体(4)上下方向平行,隔腔板(9)下端有天然气进口(8),在天然气进口(8)的出口有碰撞结构(7),碰撞结构(7)上下布置,使天然气进口(8)的气体通道正对碰撞结构(7);在碰撞结构(7)下端头固定有斜向稳流板(6),降液管(19)在斜向稳流板(6)端面位置垂直固定;在上筒体筒壁安装有末端丝网捕雾器(16),天然气出口(15)在末端丝网捕雾器(16)口部的筒壁处;压差计上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茂林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市三桥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