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费力杠杆效应的步行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42269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16 14: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费力杠杆效应的步行机器人,包含内腿、外腿、转向机构、直线运动机构。通过内腿与外腿的相对直线运动实现机器人的前进和后退,通过转向机构实现机器人的转向运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步行机器人,特别是一种无费力杠杆效应的步行机器人
技术介绍
步行机器人是现在机器人应用于人们生产生活的一个技术难点。机器人要进行室外作业,步行是非常好的方式。步行相比与飞行更容易控制,步行不会向飞行一样需要较大的活动空间。步行相比于轮式行走方式可以方便的跨过障碍物。但是目前的步行机器人采用的是模仿动物行走的动力输出方式,也就是费力杠杆的方式,这样使得机器人对外输出几百公斤的力量,需要输入数吨的动力。目前,步行机器人所采用的费力杠杆方式使机器人的动力系统要非常的庞大,使得机器人不得不采用噪声极高的液压系统来满足机器人的动力需求。巨大的噪声不仅使机器人的使用者难以忍受,还使机器人的隐蔽性荡然无存。美军的大狗机器人就是因为噪声太大,极易被敌人发现而还没服役就已经退役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费力杠杆效应的步行机器人,该无费力杠杆效应的步行机器人可以达到需要多少力就输出多少力,噪声低,可以适应复杂的地形,并且在运动过程中即使重心发生突变也可以保持身体的平衡。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无费力杠杆效应的步行机器人,包含外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无费力杠杆效应的步行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含外腿第一直线运动机构(1)、外腿第二直线运动机构(2)、外腿第三直线运动机构(3)、外腿第四直线运动机构(4)、内腿第一直线运动机构(5)、内腿第二直线运动机构(6)、内腿第三直线运动机构(7)、内腿第四直线运动机构(8)、外腿第一水平直线运动机构(9)、外腿第二水平直线运动机构(10)、外腿第一光轴(12)、外腿第二光轴(13)、外腿架(14)、第一内腿架(15)、第二内腿架(16)、第三内腿架(17);外腿架(14)与外腿第一水平直线运动机构(9)固定相连;外腿架(14)与外腿第二水平直线运动机构(10)固定相连;外腿第一直线运动机构(1)、外腿...

【技术特征摘要】
1.无费力杠杆效应的步行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含外腿第一直线运动机构(1)、外腿第二直线运动机构(2)、外腿第三直线运动机构(3)、外腿第四直线运动机构(4)、内腿第一直线运动机构(5)、内腿第二直线运动机构(6)、内腿第三直线运动机构(7)、内腿第四直线运动机构(8)、外腿第一水平直线运动机构(9)、外腿第二水平直线运动机构(10)、外腿第一光轴(12)、外腿第二光轴(13)、外腿架(14)、第一内腿架(15)、第二内腿架(16)、第三内腿架(17);外腿架(14)与外腿第一水平直线运动机构(9)固定相连;外腿架(14)与外腿第二水平直线运动机构(10)固定相连;外腿第一直线运动机构(1)、外腿第二直线运动机构(2)分别固定在外腿第一光轴(12)的两端;外腿第一直线运动机构(1)的固定端与外腿第一光轴(12)固定相连,外腿第一直线运动机构(1)的活动端与地面接触;外腿第二直线运动机构(2)的固定端与外腿第一光轴(12)固定相连,外腿第二直线运动机构(2)的活动端与地面接触;外腿第三直线运动机构(3)、外腿第四直线运动机构(4)分别固定在外腿第二光轴(13)的两端;外腿第三直线运动机构(3)的固定端与外腿第二光轴(13)固定相连,外腿第三直线运动机构(3)的活动端与地面接触;外腿第四直线运动机构(4)的固定端与外腿第二光轴(13)固定相连,外腿第四直线运动机构(4)的活动端与地面接触;外腿第一水平直线运动机构(9)在外腿第一光轴(12)上做直线运动;外腿第二水平直线运动机构(10)在外腿第二光轴(13)上做直线运动;内腿第一直线运动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怀宁县断天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