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固定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1003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固定架结构,其于基座上设有杆体,并于杆体二侧设有可供调整装置的调整部活动位移的调整孔,且调整部上分别设有与调整孔相对应的圆孔,及向上延伸具中空状的定位杆体,定位杆体上设有可供伸缩装置活动装设定位的螺孔,伸缩装置通过与螺孔相对位且可调整的多个透孔,可供锁固组件锁接固定,伸缩装置一侧设有可夹持支撑装置的横杆二侧卡扣部的支撑部,于使用时,可利用扣合装置的摆动片体将预设车体的前轮稳固扣合于支撑部上,进而达到使用安全、扣合牢靠的功效,且提供可调式及供不同车径、不同宽度的车轮置放的固定架结构。(*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固定架结构,尤指可将自行车前轮有效定位的固定架结构,且提供可调式及供不同车径、不同宽度的车轮置放的固定架,同时具扣合牢靠、使用安全的效果。
技术介绍
市面上各式各样的健身器材,大多以能于室内使用,且不占空间为主要方向,并针对锻炼人体身体各重点部位,如腿部、腹部、背部肌肉、手臂、腰部为主,而衍生许多类型、不同功能及结构的健身设备,此类器材多为健身、活动筋骨为其使用的目的;此外,室内器材若为专业级运动选手使用时,虽然同是身体锻炼,但所须训练效果及相关信息则与一般人的健身设备需求更加严格,且着重于训练器材模拟实际比赛情况的真实性。就一般骑乘训练体能相关的器材结构,其主要设计朝向原地骑乘为主要设计方向,而结构上大致区分二种,其一为单一式,包括有车架、手把、座椅、脚踏等结构组成,并能于原地空转以达骑乘的目的;另一为组合式,以具转动的底座组合一脚踏车使用,以使脚踏车可原地空转。请同时参阅图7所示,为TW申请案第○九四二一○四一八号“自行车辅助训练装置”,为现有技术的立体外观图,此现有的自行车辅助训练装置具有基架A及基架A二侧边分别设有支撑架A1,并于基架A一端设有调整架A2,而调整架A2另端设有滚动装置A3,当自行车放置于基架A上时,自行车的前轮会固定于支撑架A1之间,且后轮会与滚动装置A3抵触,于骑乘自行车时,后轮会于滚动装置A3上旋转,-->由于自行车的前端被固定,因此自行车只能原地运动,而使用者可于任何位置与时间进行骑乘自行车的运动。然而,上述的自行车辅助训练装置虽可达到骑乘自行车的效果,但仍存在下列未臻完善的缺陷:(一)骑乘不同车体时,需调整现有的基架A一侧快拆装置A12,使整组装置向外扩或向内缩,以供自行车车轮置放,然而其结构重量较重,造成搬动时不易,且其制造成本较高,不符经济效益。(二)整体零件繁多,于收藏时,必须浪费较多的空间存放,且拆卸时相当麻烦。(三)现有装置无提供不同车体的车轮大小置放的功效,当前轮较小时现有装置无调整的结构提供有效定位。(四)后轮底部的滚动装置A3的滚轮A31无提供可调整的结构,使骑乘者无法增加或减少骑乘时产生的阻力。(五)前轮中心部位无扣合定位的结构,只提供前轮中心杆于支撑架A1上的V型嵌槽A11二点定位的功效。所以,要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与缺陷,即为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提出一种自行车固定架结构,其基座的杆体上可供调整装置的调整部活动位移,并于调整部上的定位杆体可供伸缩装置活动装设定位,而伸缩装置一侧设有可夹持支撑装置呈一定位的支撑部,于使用时,先通过扣合装置枢设于伸缩装置的支撑部一侧,且将摆动片体利用卡扣杆将预设车体的前轮中心杆二端稳固扣合于支撑部上,进而提供可调式及供不同车径、不同宽度的车轮置放的固定架,同时具扣合牢靠、使用安全的效果。-->本技术的次要目的在于,其支撑装置设有二相对应的衔接部,且衔接部内设有内螺纹,于组装时,只需通过衔接部的内螺纹锁接于外部车体的车轮中心螺杆,进而解决使外部车体不必重新拆卸螺杆进行组装的问题。本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其伸缩装置的支撑部可进一步一体成型于伸缩装置上方位置,而使支撑部形成较佳支撑强度的二相对应结构。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自行车固定架结构,包括有基座、调整装置、伸缩装置、扣合装置及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基座设有杆体;该调整装置设有可于杆体上活动位移及定位的调整部,并于调整部上延伸有具中空状的定位杆体;该伸缩装置活动装设于定位杆体内,且伸缩装置一侧设有支撑部;该扣合装置可于伸缩装置的支撑部形成开启及扣合状态;及该支撑装置设有可供预设车轮中心孔定位的横杆,且横杆二侧可稳固定位于伸缩装置的支撑部及扣合装置之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2A为本技术的局部分解图;图2B为本技术局部组装前的侧视剖面图;图2C为本技术局部组装后的侧视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图4为本技术另一较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图5为本技术再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外观图;图6为本技术又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外观图;图7为现有技术的立体外观图。-->图中符号说明1   基座11  杆体       12   定位杆111 调整孔     121  抵持部2   调整装置21  调整部     22   定位杆体211 圆孔       221  螺孔3   伸缩装置31  透孔       321  承接槽32  支撑部     322  穿孔4   扣合装置41  摆动片体   44   卡扣杆411 定位槽     441  凹槽412 孔洞       45   拉柄42  圆柱       451  贯通孔421 槽孔       46   枢接部422 圆孔       461  凹槽43  弹性体5   支撑装置51  横杆       54   衔接部52  弹性组件   541  内螺纹53  卡扣部6   定位基座60  容置空间   62   固定部61  轴孔7   转动轮71  轴杆A   基架A1  支撑架     A2   调整架A11 V型嵌槽    A3   滚动装置-->A12  快拆装置    A31  滚轮具体实施方式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构造,结合附图就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以利完全了解。请参阅图1、2、2A、2B、2C所示,为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图、立体分解图、局部分解图、局部组装前的侧视剖面图及局部组装后的侧视剖面图,由图中所示可清楚看出,本技术的自行车固定架结构包括有基座1、调整装置2、伸缩装置3、扣合装置4及支撑装置5,其中:该基座1具有杆体11,且杆体11上设有相对应的多个调整孔111,并于杆体11二侧延伸相对应的定位杆12,且定位杆12二侧分别设有可抵撑于地面的抵持部121。该调整装置2活动装设于基座1的杆体11上,且设有可于杆体11上活动位移的调整部21,并于调整部21上设有与调整孔111相对应的圆孔211,另于调整部21上延伸有中空状的定位杆体22,且定位杆体22一侧设有可供锁固组件锁入固定的螺孔221。该伸缩装置3活动装设于定位杆体22内,且设有可与定位杆体22的螺孔221相对位的多个透孔31,而伸缩装置3上方设有具承接槽321的支撑部32,且承接槽321二侧设有穿孔322。该扣合装置4可于摆动片体41上分别设有与承接槽321呈扣合状态的定位槽411,及与穿孔322相对位的多个孔洞412,而一侧孔洞412依序穿设有圆柱42、弹性体43、卡扣杆44,并于圆柱42内设有可供弹性体43一端定位的槽孔421(如图2B所示),而弹性体43另侧端则可抵持于卡扣杆44一侧呈一定位,并以圆柱42远离槽孔421一侧设-->有可供卡扣杆44前端穿入的圆孔422,且卡扣杆44周缘设有可供锁固组件夹持定位的多个凹槽441,以使卡扣杆44的凹槽441可露出于具贯通孔451的拉柄45一侧外;另于摆动片体41的另侧孔洞412内穿设有具凹槽461的枢接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固定架结构,包括有基座、调整装置、伸缩装置、扣合装置及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基座设有杆体;该调整装置设有可于杆体上活动位移及定位的调整部,并于调整部上延伸有具中空状的定位杆体;该伸缩装置活动装设于定位杆体内,且伸缩装置一侧设有支撑部;该扣合装置可于伸缩装置的支撑部形成开启及扣合状态;及该支撑装置设有可供预设车轮中心孔定位的横杆,且横杆二侧可稳固定位于伸缩装置的支撑部及扣合装置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行车固定架结构,包括有基座、调整装置、伸缩装置、扣合装置及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基座设有杆体;该调整装置设有可于杆体上活动位移及定位的调整部,并于调整部上延伸有具中空状的定位杆体;该伸缩装置活动装设于定位杆体内,且伸缩装置一侧设有支撑部;该扣合装置可于伸缩装置的支撑部形成开启及扣合状态;及该支撑装置设有可供预设车轮中心孔定位的横杆,且横杆二侧可稳固定位于伸缩装置的支撑部及扣合装置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固定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基座的杆体上设有与调整装置的调整部所设的圆孔相对应的调整孔。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固定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圆孔与调整孔中可通过锁固组件、插销或具扣合作用的等效组件。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固定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调整装置的定位杆体上设有与伸缩装置所设的透孔相对应的螺孔。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行车固定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透孔与螺孔中可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静美
申请(专利权)人:标丰企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