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座椅头部安全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807671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08 0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用座椅头部安全保护装置,包括护头部和护颈部,所述护头部与所述护颈部连接,所述护头部包括第一主体和挡板,所述第一主体上设有护头凹陷,所述挡板凸设于所述第一主体,且两个所述挡板分别位于所述护头凹陷的相对两侧,所述护颈部包括第二主体,所述第二主体可活动的连接于所述第一主体的一侧,所述第二主体远离所述第一主体一侧开设有护颈凹槽。上述车用座椅头部安全保护装置在护头部上设置护头凹陷,两侧竖立挡板,防止乘客在乘车过程中遇到路面坎坷不平或急刹车等情况时头部左右晃动,保护乘客的安全。同时,护颈部与护头部连接,护颈部上开设有可以保护和固定颈部的护颈凹槽,防止头部大幅度前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用品
,特别是涉及车用座椅头部安全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人们的出行离不开乘坐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一般的交通工具的座椅直接设置靠背,当乘客长时间靠在座椅靠背上需要休息时,由于路面坎坷不平或急刹车等原因,使乘客的头部在椅背上晃动,有可能造成头部或身体脱离座位,身体撞击在硬物上,令头部或身体受到伤害,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一般的车用座椅在乘客乘车过程中休息时头部左右晃动的问题,提供一种车用座椅头部安全保护装置。一种车用座椅头部安全保护装置,包括护头部和护颈部,所述护头部与所述护颈部连接,所述护头部包括第一主体和挡板,所述第一主体上设有护头凹陷,所述挡板凸设于所述第一主体,且两个所述挡板分别位于所述护头凹陷的相对两侧,所述护颈部包括第二主体,所述第二主体可活动的连接于所述第一主体的一侧,所述第二主体远离所述第一主体一侧开设有护颈凹槽。上述车用座椅头部安全保护装置在护头部上设置护头凹陷,两侧竖立挡板,防止乘客在乘车过程中遇到路面坎坷不平或急刹车等情况时头部左右晃动,保护乘客的安全。同时,护颈部与护头部连接,护颈部上开设有可以保护和固定颈部的护颈凹槽,防止头部大幅度前倾,同时可以降低颈部的疲劳度,进一步地保护乘客的乘车安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护颈部还包括软襟,所述软襟设于所述护颈凹槽的内表面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软襟采用柔软材料制成。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护颈凹槽由所述第二主体远离所述第一主体的一侧向内凹陷形成的U型。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护头凹陷为向内凹陷的瓢型。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护头部还包括玉片,所述玉片设于所述护头凹陷的表面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挡板为月牙形板,所述月牙形板的凹口相对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护头部连接,用于固定所述车用座椅头部安全保护装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包括靠背固定带和带扣,所述靠背固定带设于所述挡板对应的所述护头部相对的两侧,所述带扣设于所述靠背固定带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还包括公扣和母扣,所述靠背固定带为设于所述护头部相对两侧的两条,所述公扣和所述母扣分别设置于两条所述靠背固定带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车用座椅头部安全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
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车用座椅头部安全保护装置100,包括护头部10和护颈部30,护头部10包括第一主体120和挡板140,第一主体120上设有护头凹陷121,挡板140凸设于第一主体120,且两个挡板140分别位于护头凹陷121的相对两侧与头部两侧的外耳对应,护颈部30包括第二主体320,第二主体320可活动连接于第一主体120的一侧与颈部对应,第二主体320远离第一主体120的一侧开设有护颈凹槽321。上述车用座椅头部安全保护装置100在护头部10上设置护头凹陷121,两侧竖立挡板140,防止乘客在乘车过程中遇到路面坎坷不平或急刹车等情况时头部左右晃动,保护乘客的安全。同时,护颈部30与护头部10可活动连接,乘客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调节护颈部30与护头部10的相对位置,使两者分别以固定于头部与颈部上乘客感觉最舒适状态的位置,可以降低颈部的疲劳度。护颈部30上开设有可以保护和固定颈部的护颈凹槽321,防止头部大幅度前倾,进一步地保护乘客的乘车安全。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护头部10的第一主体120上的护头凹陷121为向内凹陷形成的与后脑勺形状相似的瓢型,以保护乘客头部,且护头部10还包括多个玉片160,多个玉片160设于护头凹陷121的表面上,排列成六边形,玉片160紧贴后脑勺有醒脑护脑功能,在汽车行进中还有轻微的摩擦按摩功能。进一步地,挡板140为月牙形板,月牙形板的凹口相对设置,可以更好的与人体头部配合,以从人体头部外耳两侧将头部固定,防止其在行车过程中左右晃动,造成乘客不适。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挡板140也可以为竖立于护头凹陷121两侧的一块平板,在此不做限定。护颈部30还包括软襟340,软襟340设于护颈凹槽321的内表面上,提高使用者的舒适度,对使用者的保护更加全面。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护颈凹槽321为由第二主体320远离第一主体120的一侧向内凹陷形成的U型,软襟340采用太空棉制成。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护颈凹槽321的内表面也可以为其他弧形,且软襟340亦可由其它柔软材料制成,在此不做限定。车用座椅头部安全保护装置100还包括固定部50,固定部50与护头部10连接,将车用座椅头部安全保护装置100固定于车座后背上。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固定部50包括靠背固定带520、带扣540以及分别设置于靠背固定带520上的公扣560与母扣580,靠背固定带520为设于护头部10相对两侧的两条,带扣540设于两条靠背固定带520上,可以调节对应靠背固定带520的松紧,公扣560与母扣580分别设置于两条靠背固定带520上。在本具体实施例中,靠背固定带520的宽度为5厘米,带扣540的材质采用硬质塑料或金属材料。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固定部50还可以是包裹在车座后背上端的环形弹性布料,如此可省略公扣560与母扣580便可直接将车用座椅头部安全保护装置100固定于车座后背,在此不做限定。在使用时,两条靠背固定带520绕过车座后背两侧,公扣560与母扣580相对锁定,并通过调节带扣540将车用座椅头部安全保护装置100固定于车座后背上。当乘客坐在设有车用座椅头部安全保护装置100的座椅上时,后脑勺放在护头凹陷121上,且与设于护头凹陷121表面上的玉片160接触,颈部卡在软襟340内,防止车辆遇到突发状况时使乘客的头部大幅度前倾,挡板140挡住头部外耳两侧,防止乘客头部左右晃动,全面保护乘客的乘车安全。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用座椅头部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护头部和护颈部,所述护头部与所述护颈部连接,所述护头部包括第一主体和挡板,所述第一主体上设有护头凹陷,所述挡板凸设于所述第一主体,且两个所述挡板分别位于所述护头凹陷的相对两侧,所述护颈部包括第二主体,所述第二主体可活动的连接于所述第一主体的一侧,所述第二主体远离所述第一主体一侧开设有护颈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座椅头部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护头部和护颈部,所述护头部与所述护颈部连接,所述护头部包括第一主体和挡板,所述第一主体上设有护头凹陷,所述挡板凸设于所述第一主体,且两个所述挡板分别位于所述护头凹陷的相对两侧,所述护颈部包括第二主体,所述第二主体可活动的连接于所述第一主体的一侧,所述第二主体远离所述第一主体一侧开设有护颈凹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座椅头部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颈部还包括软襟,所述软襟设于所述护颈凹槽的内表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座椅头部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襟采用柔软材料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座椅头部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颈凹槽为由所述第二主体远离所述第一主体的一侧向内凹陷形成的U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座椅头部安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头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宏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