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溪泉专利>正文

花鼓注油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05655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07 2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花鼓注油结构,其包括一花鼓本体及一塔基体,该花鼓本体与塔基体相互套合啮卡,而花鼓本体设有一壳身部,而壳身部二侧分设有一辐条固定盘部,该辐条固定盘部与壳身部间设有一接合弧身部,且辐条固定盘部与接合弧身部内设有一棘齿环槽部,该接合弧身部导通至棘齿环槽部设有一注油孔,而注油孔内固设有一密封固定件,藉由将密封固定件移除,可将黄油经注油孔导入棘齿环槽部中,无需拆解花鼓本体及塔基体,有效简化花鼓本体及塔基体拆解上油的复杂性,且可缩短上油流程所需的时间,以达使用便利性佳的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花鼓注油结构,尤指一种应用于自行车花鼓免拆卸即可注油结构的所属
者。
技术介绍
按,目前公知的花鼓结构如图6所示,其包括一花鼓本体10及一塔基体20,该花鼓本体10设有一壳身部11,而壳身部11中央贯穿设有一轴孔12,且轴孔12的二侧分别套设有一密封轴承120,该密封轴承120间穿制设有一中轴121,且壳身部11外的二侧分设有一辐条固定盘部13,该辐条固定盘部13与壳身部11间设有一接合弧身部14,而辐条固定盘部13与接合弧身部14内设有一棘齿环槽部15,另塔基体20一侧设有一套合座21,而贯穿该套合座21中央设有一穿制孔210,而套合座21间隔设有若干弹性棘爪部211,其花鼓本体10所设棘齿环槽部15与塔基体20的套合座21所设若干弹性棘爪部211套合啮卡,而花鼓本体10所设中轴121穿过塔基体20所设穿制孔210,该花鼓本体10需定期进行上油的动作,以防止因润滑度不足而造成花鼓本体10的棘齿环槽部15内所设棘齿或塔基体20的套合座21所设若干弹性棘爪部211崩裂,然花鼓本体10及塔基体20的拆卸组装极为不便,故有改良的必要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有鉴于公知花鼓结构的组装拆卸不便的问题,乃完成本技术的花鼓注油结构。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花鼓注油结构,其包括一花鼓本体及一塔基体,该花鼓本体设有一壳身部,而壳身部中央贯穿设有一轴孔,且轴孔
的二侧分别套设有一密封轴承,该密封轴承间穿制设有一中轴,且中轴二端分别结合设有一端盖,而壳身部外的二侧分设有一辐条固定盘部,该辐条固定盘部与壳身部间设有一接合弧身部,而辐条固定盘部与接合弧身部内设有一棘齿环槽部,该接合弧身部由外侧向内贯穿导通至棘齿环槽部边缘设有一注油孔,该注油孔为螺纹孔,而注油孔内固设有一密封固定件,该密封固定件为一螺塞或一弹性塞体,另塔基体一侧设有一套合座,而贯穿该套合座中央设有一穿制孔,且套合座间隔设有若干弹性棘爪部,其花鼓本体所设棘齿环槽部与塔基体的套合座所设若干弹性棘爪部套合啮卡,而花鼓本体所设中轴穿过塔基体所设穿制孔,藉由将花鼓本体的接合弧身部所设注油孔的密封固定件移除,即可将黄油经注油孔导入棘齿环槽部中,无需拆解花鼓本体及塔基体,有效简化花鼓本体及塔基体拆解上油的复杂性,且可缩短上油流程所需的时间,以达使用便利性佳的功效。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组合状态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状态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侧视状态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侧视注油动作状态参考图。[图5]是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密封固定件为弹性塞体状态参考图。[图6]是本技术的公知花鼓结构注油动作状态参考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贵审查委员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及其他目的,兹以如后的较佳实施例附以图式详细说明如后,惟本图例所说明的实施例是供说明之用,并非为专利申请上的唯一限制者。请配合参阅图1至3所示,是本技术花鼓注油结构的立体组合状态、
立体分解状态及侧视状态示意图,其包括:一花鼓本体10,该花鼓本体10设有一壳身部11,而壳身部11中央贯穿设有一轴孔12,且轴孔12的二侧分别套设有一密封轴承120,该密封轴承120间穿制设有一中轴121,而中轴121二端分别结合设有一端盖121A,且壳身部11外的二侧分设有一辐条固定盘部13,该辐条固定盘部13与壳身部11间设有一接合弧身部14,而辐条固定盘部13与接合弧身部14内设有一棘齿环槽部15,该接合弧身部14由外侧向内贯穿导通至棘齿环槽部15边缘设有一注油孔140,该注油孔140为螺纹孔,而注油孔140内固设有一密封固定件140A,该密封固定件140A为一螺塞;以及一塔基体20,该塔基体20一侧设有一套合座21,而贯穿该套合座21中央设有一穿制孔210,且套合座21间隔设有若干弹性棘爪部211,其套合座21所设若干弹性棘爪部211与花鼓本体10所设棘齿环槽部15套合啮卡,而穿制孔210供花鼓本体10所设中轴121穿制;藉由上述结构的配合以完成本技术的花鼓注油结构。请配合参阅图1至4所示,是本技术花鼓注油结构的立体组合状态、立体分解状态、侧视状态示意图及侧视注油动作状态参考图,其花鼓本体10所设棘齿环槽部15与塔基体20的套合座21所设若干弹性棘爪部211套合啮卡,而花鼓本体10所设中轴121穿过塔基体20所设穿制孔210,藉由将花鼓本体10的接合弧身部14所设注油孔140的密封固定件140A移除,即可将黄油经注油孔140导入棘齿环槽部15中,无需拆解花鼓本体10及塔基体20,有效简化花鼓本体10及塔基体20拆解上油的复杂性,且可缩短上油流程所需的时间,以达使用便利性佳的功效。请配合参阅图5所示,是本技术花鼓注油结构的另一实施例密封固定件为弹性塞体状态参考图,其整体结构与本技术图1至4相同,唯其注油孔140为一贯通孔,而注油孔140内固设有一密封固定件140A,该密封固定件140A为一弹性塞体,该弹性塞体可快速拔除及回塞进行注油,且可有效密封防
止注油外泄,以增加本技术的多重使用性。综上所述,本技术确实可达到上述诸项功能及目的,故本技术应符合专利申请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请。【符号说明】10 花鼓本体11 壳身部12 轴孔120 密封轴承121 中轴121A 端盖13 辐条固定盘部14 接合弧身部140 注油孔140A 密封固定件15 棘齿环槽部20 塔基体21 套合座210 穿制孔211 弹性棘爪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花鼓注油结构,包括一花鼓本体,该花鼓本体设有一壳身部,该壳身部中央贯穿设有一轴孔,且轴孔的二侧分别套设有一密封轴承,该密封轴承间穿制设有一中轴,而中轴二端分别结合设有一端盖,且壳身部外的二侧分设有一辐条固定盘部,该辐条固定盘部与壳身部间设有一接合弧身部,而辐条固定盘部与接合弧身部内设有一棘齿环槽部;以及一塔基体,该塔基体一侧设有一套合座,而贯穿该套合座中央设有一穿制孔,且套合座间隔设有若干弹性棘爪部,其套合座所设若干弹性棘爪部与花鼓本体所设棘齿环槽部套合啮卡,而穿制孔供花鼓本体所设中轴穿制,其特征在于:花鼓本体的接合弧身部由外侧向内贯穿导通至棘齿环槽部边缘设有一注油孔,而注油孔内固设有一密封固定件。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3.01 TW 1052027971.一种花鼓注油结构,包括一花鼓本体,该花鼓本体设有一壳身部,该壳身部中央贯穿设有一轴孔,且轴孔的二侧分别套设有一密封轴承,该密封轴承间穿制设有一中轴,而中轴二端分别结合设有一端盖,且壳身部外的二侧分设有一辐条固定盘部,该辐条固定盘部与壳身部间设有一接合弧身部,而辐条固定盘部与接合弧身部内设有一棘齿环槽部;以及一塔基体,该塔基体一侧设有一套合座,而贯穿该套合座中央设有一穿制孔,且套合座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溪泉
申请(专利权)人:杨溪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