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件与消音器的结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803768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07 15: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管件与消音器的结合结构。该结构中,管件具有管体及与该管体连通的分支筒部;消音器具有盒体及与该盒体连通的连接筒部,分支筒部与连接筒部相卡合而使管件与消音器相结合,连接筒部具有圆筒主体,该圆筒主体的前端部上形成有向外侧突出的凸缘,该凸缘被形成为越靠近圆筒主体的前端缘外径越小,分支筒部具有能使连接筒部插入的直筒部、该直筒部的内壁的末端上形成有台阶面,连接筒部被插入分支筒部内后,连接筒部的凸缘的底面卡在分支筒部的台阶面上,分支筒部的前端面与消音器的盒体的上表面相抵接。基于该结构,能以简单的结构实现管件与消音器的结合,并能容易地将消音器组装到管件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管件与消音器的结合结构
技术介绍
通常,在车用发动机的进气管、空气滤清器管上大都设置有消音器。消音器具有与管件连通的用于容纳空气的容器,能够发挥降低管件中流动的气流所引起的噪音、并吸收气流浪涌的作用。以往,消音器通过金属制的卡箍而被固定连接在管件的分支管上。然而,使用卡箍的情况下,不仅造价升高、占用空间增大、组装操作复杂,而且还存在管件与消音器的结合部分发生变形时紧固结合力减弱的问题。因此,现在趋向于采用管件与消音器通过卡合而结合的结构。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进气管上设置的消音器如图5所示那样,被安装在进气管100的管体140上设置的分支筒部150上。具体而言,通过将设置在消音器200的容器230的上部容器210上的连接筒部500插入进气管100的分支筒部150中,使分支筒部150的侧壁的内壁面上形成的卡合槽(未图示)与连接筒部500的侧壁的外壁面上形成的突出部530相嵌合的同时,使连接筒部500的侧壁的外壁面上形成的凸条密封部520与分支筒部150的内壁面相抵接,并且用消音器200的上部容器210上设有的固定部300抵接分支筒部150的下端部,来实现消音器200与进气管100间的固定连接。基于上述结构,由于未使用卡箍,消音器200与进气管100间的组装作业变得简单。但是,该结构中,进气管100是用橡胶弹性材料制作的,在消音器200是用比橡胶弹性材料更硬的树脂材料制作的情况下,较容易将连接筒部500的突出部530嵌合在分支筒部150的卡
合槽中。然而,在进气管100的材质较硬的情况下,将连接筒部500插入分支筒部150中时,凸条密封部520有可能会先卡进卡合槽内而使突出部530不能嵌入卡合槽内。【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5674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洁且组装作业容易的管件与消音器的结合结构。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管件与消音器的结合结构。该管件与消音器的结合结构中,所述管件具有管体及与该管体连通并向外部延伸的分支筒部;所述消音器具有盒体及与该盒体连通并向外部延伸的连接筒部,通过所述分支筒部与所述连接筒部间的卡合而实现所述管件与所述消音器的结合,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筒部具有直圆筒状的圆筒主体,该圆筒主体的前端部上形成有向外侧突出的凸缘,该凸缘被形成为,越靠近所述圆筒主体的前端缘外径越小,所述分支筒部具有能使所述连接筒部插入的直圆筒状的直筒部,该直筒部的内壁的末端上形成有台阶面,所述连接筒部被插入所述分支筒部内后,所述连接筒部的所述凸缘的底面卡在所述分支筒部的所述台阶面上,同时,所述分支筒部的前端面与所述消音器的盒体的上表面相抵接。上述本技术的管件与消音器的结合结构的优点在于,由于连接筒部被插入分支筒部内后,连接筒部的凸缘的底面卡在分支筒部的台阶面上,同时,分支筒部的前端面与消音器的盒体的上表面相抵接,所以,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实现管件与消音器的牢固结合,并能容易地将消音器组装到管件上。在上述本技术的管件与消音器的结合结构中,较佳为,所述
分支筒部还具有,与所述管体连通的末端筒部、及将该末端筒部与所述直筒部相连结的加固筒部,所述加固筒部被构成为,筒壁比所述直筒部的筒壁更厚,内径大于所述直筒部的内径,在该加固筒部的内壁与所述直筒部的内壁之间形成有所述台阶面。基于该结构,由于在分支筒部中负载最集中的部位形成有筒壁较厚的加固筒部,所以,能够防止因分支筒部的变形或破损而使管件与消音器的结合变得松弛的情况发生。在上述本技术的管件与消音器的结合结构中,较佳为,所述连接筒部的圆筒主体的外壁面及所述分支筒部的直筒部的内壁面中至少一方是进行了表面粗糙加工的粗糙表面。基于该结构,由于分支筒部的直筒部的内壁面与连接筒部的圆筒主体的外壁面间的摩擦力增强,所以,能够抑制相互间的圆周方向的转动及轴向的滑动,使管件与消音器的结合更加牢固。另外,在上述本技术的管件与消音器的结合结构中,较佳为,在所述消音器的盒体的上表面,与所述消音器的连接筒部的外壁面相隔规定间隔之处形成有至少一个壁状的阻挡部,所述规定间隔为,能使所述直筒部插在所述阻挡部与所述圆筒主体之间的间隔。基于该结构,由于直筒部被夹在阻挡部与圆筒主体之间,所以,连接筒部不容易位移,即使在管件是由橡胶等易变形的材料制作的情况下,也能确保管件与消音器的结合牢固稳定。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管件与消音器的结合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图1中的消音器的A-A截面的截面图。图3是扩大表示图1中的管件与消音器的结合部分的截面图。图4是表示本技术的其它实施方式的管件与消音器的结合结构的截面图。图5是表示现有技术的一种管件与消音器的结合结构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中,对将本技术应用于作为管件的车用发动机用空气滤清器管与消音器的结合结构的例子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空气滤清器管与消音器的结合结构的立体图。图1所示的空气滤清器管10被设置在车用发动机的进气管的上游侧配置的空气滤清器(未图示)中,该空气滤清器管10是一种橡皮管件,用于将空气滤清器的设有过滤器的主体盒体与发动机的进气管相连结。空气滤清器管10具备,管体11;设置在管体11的一端、与发动机的进气管(未图示)连接的第1端部12;及设置在管体11的另一端、与空气滤清器的主体盒体(未图示)连接的第2端部13。另外,在空气滤清器管10的管体11的管壁上形成有开口14。该开口14上设置有,向管体11的外部延伸并与管体11连通的分支筒部15。为了降低从空气滤清器流往进气管的气流所引起的噪音,在空气滤清器管10上安装了图1所示的消音器20。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消音器20包括,上部容器21、下部容器22、及从上部容器21向外部延伸并与上部容器21连通的连接筒部23。消音器20例如是用树脂制作的。将连接筒部23插入空气滤清器管10上设置的分支筒部15内,即可将空气滤清器管10与消音器20固定连接(结合在一起)。下面,对空气滤清器管10与消音器20的结合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图2示出图1中的消音器20的A-A截面。如图2所示,连接筒部23与消音器20的上部容器21构成为一体,具有两端开口的直圆筒状的圆筒主体231。圆筒主体231的一端的开口232形成在消音器20的上部容器21的顶壁上。圆筒主体231、上部容器21、及下部容器22
构成能够吸收声能的共鸣腔体S。该共鸣腔体S被从下部容器22一直延伸到连接筒部23的上部开口为止的分隔壁24分隔成两个空间(空间S1和空间S2),从而能够更有效地降低噪音。另外,在圆筒主体231的另一端(前端)的开口部233,形成有从圆筒主体231的外周面向外突出的凸缘234。该凸缘234被形成为越靠圆筒主体231的前端缘外径越小,从而形成锥面234a,其截面呈大致三角形。图3是将空气滤清器管10的分支筒部15与消音器20的连接筒部23的结合部分放大表示的截面图。如图1和图3所示,空气滤清器管10的分支筒部15具备,与管体11的开口14连接的内径递减的末端筒部151、能够使消音器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件与消音器的结合结构,所述管件具有管体及与该管体连通并向外部延伸的分支筒部;所述消音器具有盒体及与该盒体连通并向外部延伸的连接筒部,通过所述分支筒部与所述连接筒部间的卡合而实现所述管件与所述消音器的结合,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筒部具有直圆筒状的圆筒主体,该圆筒主体的前端部上形成有向外侧突出的凸缘,该凸缘被形成为,越靠近所述圆筒主体的前端缘外径越小,所述分支筒部具有能使所述连接筒部插入的直圆筒状的直筒部,该直筒部的内壁的末端上形成有台阶面,所述连接筒部被插入所述分支筒部内后,所述连接筒部的所述凸缘的底面卡在所述分支筒部的所述台阶面上,同时,所述分支筒部的前端面与所述消音器的盒体的上表面相抵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件与消音器的结合结构,所述管件具有管体及与该管体连通并向外部延伸的分支筒部;所述消音器具有盒体及与该盒体连通并向外部延伸的连接筒部,通过所述分支筒部与所述连接筒部间的卡合而实现所述管件与所述消音器的结合,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筒部具有直圆筒状的圆筒主体,该圆筒主体的前端部上形成有向外侧突出的凸缘,该凸缘被形成为,越靠近所述圆筒主体的前端缘外径越小,所述分支筒部具有能使所述连接筒部插入的直圆筒状的直筒部,该直筒部的内壁的末端上形成有台阶面,所述连接筒部被插入所述分支筒部内后,所述连接筒部的所述凸缘的底面卡在所述分支筒部的所述台阶面上,同时,所述分支筒部的前端面与所述消音器的盒体的上表面相抵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件与消音器的结合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平井芳树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