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晶硅发射极晶体管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794077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06 08: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晶硅发射极晶体管制造方法,通过在采用局部氧化工艺对所述第一氧化层的外周区域进行氧化获得第二氧化层之后,去除第一氧化层并在去除所述第一氧化层的衬底表面生长获得第三氧化层,以及分别在第一预设区域和第二预设区域,对生长有第三氧化层的衬底进行离子注入获得第一离子注入掺杂区和第二离子注入掺杂区之后,去除第三氧化层,并在去除第三氧化层的衬底表面,生长获得覆盖第一离子注入掺杂区和第二离子注入掺杂区的第四氧化层,最终在第四氧化层表面进行刻蚀,获得贯穿第四氧化层的发射区窗口,避免了现有方法中发射区窗口尺寸做不小,晶体管特征频率做不大、高频特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制造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多晶硅发射极晶体管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双极型晶体管在结构上包括发射区、基区和集电区,按照导电类型双极型晶体管又可分为NPN型晶体管和PNP型晶体管。以NPN型晶体管为例,发射区和集电区为N型半导体,基区为P型半导体。发射区的N型半导体若为N型掺杂的多晶硅,则称为多晶硅发射极晶体管,往往应用在高频领域,图1A为多晶硅发射极晶体管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A所示,包括作为晶体管的集电区的N型衬底,P型基区,以及由N型扩散区和N型多晶硅共同构成的发射区,厚氧化层覆盖的区域为场区,场区之外的区域为有源区。在P型基区的部分区域设置有浓基区,浓基区为重掺杂的P型掺杂区,目的在于减小基区的电阻从而提高晶体管的特征频率。在浓基区上方制作接触孔并在接触孔区域形成金属,即构成基极金属电极,在N型多晶硅上方形成金属,构成发射极金属电极。为了实现晶体管的高频特性,必须采用小尺寸的发射区,也就是说在制造过程中需通过控制多晶硅的横向尺寸,从而使多晶硅发射极晶体管具有较小的发射区窗口。但目前制造过程中,无法获得较小的发射区窗口尺寸,导致晶体管的高频特性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晶硅发射极晶体管制造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获得较小的发射区窗口尺寸,导致晶体管的高频特性不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多晶硅发射极晶体管制造方法,包括:在衬底表面生长获得第一氧化层,采用局部氧化工艺对所述第一氧化层
的外周区域进行氧化获得第二氧化层;所述第二氧化层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氧化层的厚度;去除所述第一氧化层,并在去除所述第一氧化层的衬底表面生长获得第三氧化层;分别在第一预设区域和第二预设区域,对生长有所述第三氧化层的衬底进行离子注入获得第一离子注入掺杂区和第二离子注入掺杂区;所述第一离子注入掺杂区的离子注入剂量小于所述第二离子注入掺杂区的离子注入剂量;去除所述第三氧化层,并在去除所述第三氧化层的衬底表面,生长获得覆盖所述第一离子注入掺杂区和所述第二离子注入掺杂区的第四氧化层;对生长有第四氧化层的衬底进行热处理工艺,以激活所述第一离子注入掺杂区和所述第二离子注入掺杂区中的掺杂元素进行扩散,分别获得第一扩散区和第二扩散区;在所述第四氧化层表面,对应所述第一扩散区的区域内,进行刻蚀,获得贯穿所述第四氧化层的发射区窗口;在所述发射区窗口内形成多晶硅,以及覆盖所述多晶硅的发射极金属电极;在所述第四氧化层表面,对应所述第二扩散区的区域内,进行刻蚀,获得贯穿所述第四氧化层的接触孔;在所述接触孔内形成基极金属电极。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多晶硅发射极晶体管制造方法,通过在采用局部氧化工艺对所述第一氧化层的外周区域进行氧化获得第二氧化层之后,去除第一氧化层并在去除所述第一氧化层的衬底表面生长获得第三氧化层,以及分别在第一预设区域和第二预设区域,对生长有第三氧化层的衬底进行离子注入获得第一离子注入掺杂区和第二离子注入掺杂区之后,去除第三氧化层,并在去除第三氧化层的衬底表面,生长获得覆盖第一离子注入掺杂区和第二离子注入掺杂区的第四氧化层,最终在第四氧化层表面进行刻蚀,获得贯穿第四氧化层的发射区窗口,避免了现有方法中发射区窗口尺寸做不小,晶体管特征频率做不大、高频特性差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A为多晶硅发射极晶体管的结构示意图;图1B为通过现有制造方法所获得的多晶硅发射极晶体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晶硅发射极晶体管制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3为多晶硅发射极晶体管制造过程中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为多晶硅发射极晶体管制造过程中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5为多晶硅发射极晶体管制造过程中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图6为多晶硅发射极晶体管制造过程中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图7为多晶硅发射极晶体管制造过程中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图8为多晶硅发射极晶体管制造过程中的第六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NPN型晶体管为例,多晶硅发射极晶体管制造方法通常来说,主要包括:在N型衬底的表面生长氧化层1,在氧化层2的表面生长氮化硅;采用光刻工艺和刻蚀工艺去除场区的氮化硅;进而采用热氧化工艺在该场区的N型衬底表面生成氧化层2,然后采用热磷酸去除有源区的氮化硅;采用光刻工艺和离子注入工艺在有源区的N型衬底表层形成具有不同离子注入剂量的P型离子注入掺杂区1和P型离子注入掺杂区2;然后采用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在氧化层1表面生长氧化层3,并进行热处理,从而P型离子注入掺杂区1和P型离子注入掺杂区2分别转化为P型扩散区1和P型扩散区2;进而,采用等离子体干刻法工艺在对应P型扩散区1位置的氧化层3内形成盲孔,然后采用湿法腐蚀工艺去除盲孔底部的剩余的氧化层,形成贯通氧化层3和氧化层1的发射区窗口;从而在发射区窗口内形成N型多晶硅和发射极金属电极,相似的,在对应P型扩散区2位置形成贯通氧化层3和氧化层1的发射区窗口的接触孔,从而在接触孔内形成基极金属电极。图1B为通过现有制造方法所获得的多晶硅发射极晶体管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B所示,P型扩散区1作为图1A中的P型基区,P型扩散区2作为图1A中的浓基区,氧化层1和氧化层3共同构成图1A中的薄氧化层。经过对上述多晶硅发射极晶体管制造方法的研究发现,在图1B中,氧化
层1为热氧化层,氧化层3为采用化学气相沉积工艺生长的氧化层,当采用湿法腐蚀去除盲孔底部所保留的氧化层1时,由于致密度不同后者的腐蚀速率大于前者,后者的腐蚀速率通常是前者的3-10倍,发射区窗口的横向尺寸被快速腐蚀而变大。举例来说,如果后者的腐蚀速率是前者的5倍,盲孔底部预设的氧化层1厚度为200埃,当采用湿法腐蚀工艺去除所述盲孔底部200埃的氧化层1,则发射区窗口的侧壁单边腐蚀量为1000埃,即发射区窗口的尺寸变大了2000埃。晶体管的发射区窗口尺寸越大,其特征频率越小,导致高频特性越差。另外,上述采用热磷酸去除有源区的氮化硅的工艺过程中,热磷酸与有源区的氧化层1发生化学反应,导致该工艺前后氧化层1的厚度发生变化,氧化层1的厚度的一致性更差,一方面会加剧高频特性的恶化,另一方面,将掺杂元素穿透氧化层1注入到衬底表层时,由于氧化层1的厚度一致性不好,会导致掺杂元素穿透氧化层1到达衬底表层形成的P型离子注入掺杂区1和P型离子注入掺杂区2的一致性也不好,从而最终导致晶体管的电流增益的一致性不好。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晶硅发射极晶体管制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对于NPN型晶体管,下述中的衬底为N型衬底,离子注入掺杂区为P型掺杂,发射区为N型多晶硅,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包括:101、在衬底表面生长获得第一氧化层,采用局部氧化工艺对第一氧化层的外周区域进行氧化获得第二氧化层。其中,第二氧化层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氧化层的厚度。具体的,采用热氧化工艺,在所述衬底表面生长获得第一氧化层;在所述第一氧化层表面生长获得氮化硅层;采用光刻和刻蚀工艺去除覆盖在所述第一氧化层的外周区域的所述氮化硅层;采用热氧化工艺,对去除所述氮化硅层覆盖的第一氧化层进行氧化获得第二氧化层;采用热磷酸去除覆盖所述第一氧化层表面的氮化硅层。第二氧化层的厚度为5000埃至15000埃。以NPN型晶体管为例,图3为多晶硅发射极晶体管制造过程中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在经过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晶硅发射极晶体管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衬底表面生长获得第一氧化层,采用局部氧化工艺对所述第一氧化层的外周区域进行氧化获得第二氧化层;所述第二氧化层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氧化层的厚度;去除所述第一氧化层,并在去除所述第一氧化层的衬底表面生长获得第三氧化层;分别在第一预设区域和第二预设区域,对生长有所述第三氧化层的衬底进行离子注入获得第一离子注入掺杂区和第二离子注入掺杂区;所述第一离子注入掺杂区的离子注入剂量小于所述第二离子注入掺杂区的离子注入剂量;去除所述第三氧化层,并在去除所述第三氧化层的衬底表面,生长获得覆盖所述第一离子注入掺杂区和所述第二离子注入掺杂区的第四氧化层;对生长有第四氧化层的衬底进行热处理工艺,以激活所述第一离子注入掺杂区和所述第二离子注入掺杂区中的掺杂元素进行扩散,分别获得第一扩散区和第二扩散区;在所述第四氧化层表面,对应所述第一扩散区的区域内,进行刻蚀,获得贯穿所述第四氧化层的发射区窗口;在所述发射区窗口内形成多晶硅,以及覆盖所述多晶硅的发射极金属电极;在所述第四氧化层表面,对应所述第二扩散区的区域内,进行刻蚀,获得贯穿所述第四氧化层的接触孔;在所述接触孔内形成基极金属电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晶硅发射极晶体管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衬底表面生长获得第一氧化层,采用局部氧化工艺对所述第一氧化层的外周区域进行氧化获得第二氧化层;所述第二氧化层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氧化层的厚度;去除所述第一氧化层,并在去除所述第一氧化层的衬底表面生长获得第三氧化层;分别在第一预设区域和第二预设区域,对生长有所述第三氧化层的衬底进行离子注入获得第一离子注入掺杂区和第二离子注入掺杂区;所述第一离子注入掺杂区的离子注入剂量小于所述第二离子注入掺杂区的离子注入剂量;去除所述第三氧化层,并在去除所述第三氧化层的衬底表面,生长获得覆盖所述第一离子注入掺杂区和所述第二离子注入掺杂区的第四氧化层;对生长有第四氧化层的衬底进行热处理工艺,以激活所述第一离子注入掺杂区和所述第二离子注入掺杂区中的掺杂元素进行扩散,分别获得第一扩散区和第二扩散区;在所述第四氧化层表面,对应所述第一扩散区的区域内,进行刻蚀,获得贯穿所述第四氧化层的发射区窗口;在所述发射区窗口内形成多晶硅,以及覆盖所述多晶硅的发射极金属电极;在所述第四氧化层表面,对应所述第二扩散区的区域内,进行刻蚀,获得贯穿所述第四氧化层的接触孔;在所述接触孔内形成基极金属电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去除所述第一氧化层的衬底表面生长获得第三氧化层,包括:采用热氧化工艺,在去除所述第一氧化层的衬底表面生长获得第三氧化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去除所述第三氧化层的衬底表面,生长获得覆盖所述第一离子注入掺杂区和所述第二离子注入掺杂区的第四氧化层,包括:采用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在去除所述第三氧化层的衬底表面生长获得所述第四氧化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光燃文燕高振杰王焜石金成
申请(专利权)人: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深圳方正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