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KYB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转子、转子的制造方法以及具有转子的旋转电机技术

技术编号:1378101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0-04 16:54
转子包括:转子芯,其以能够与旋转轴一体地旋转的方式被固定于该旋转轴,且在该转子芯的周向上的整个范围内安装有多个磁体;第1转子罩,其具有用于覆盖转子芯的外周中的轴向上的一侧部分的圆筒状的第1圆筒部;以及第2转子罩,其具有用于覆盖转子芯的外周中的轴向上的另一侧部分的圆筒状的第2圆筒部。第1圆筒部的外径比第2圆筒部的内径大,第1转子罩和第2转子罩以第1圆筒部配置于第2圆筒部的内周侧的方式被压入固定起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转子、转子的制造方法以及具有转子的旋转电机
技术介绍
在日本JP11-299149A中公开了一种在旋转电机中使用的转子。该转子包括:轭,磁体安装于该轭的外周;以及罩,其用于覆盖磁体的外周面。在磁体的周向端部设有缺口,在罩的开口缘部设有凹陷部。通过罩的凹陷部卡定于相邻的磁体之间的缺口,罩的轴向和周向上的移动被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在上述以往的技术中,为了将罩相对于轭在周向上进行固定、即进行罩的止转,在将罩覆盖设置于磁体的外周之前,需要对磁体和罩实施加工,从而造成工时增加。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样的技术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抑制工时的增加并进行转子罩的止转。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技术方案,转子包括:转子芯,其以能够与旋转轴一体地旋转的方式被固定于该旋转轴,且在该转子芯的周向上的整个范围内安装有多个磁体;第1转子罩,其具有用于覆盖转子芯的外周中的轴向上的一侧部分的圆筒状的第1圆筒部;以及第2转子罩,其具有用于覆盖转子芯的外周中的轴向上的另一侧部分的圆筒状的第2圆筒部。第1圆筒部的外径比第2圆筒部的内径大,第1转子罩和第2转子罩以第1圆筒部配置于第2圆筒部的内周侧的方式被压入固定起来。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具有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转子的旋转电机的剖视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转子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利用包含轴的旋转轴线的平面剖切转子而得到的截面的剖视图。图4是表示图3的IV-IV截面的剖视图。图5A是表示转子罩的端面形状的局部剖视图。图5B是表示转子罩的端面形状的变形例的局部剖视图。图6是用于说明转子的制造工序的图。图7是用于说明转子的制造工序的图。图8是表示转子罩的端面形状的变形例的放大剖视图。图9是表示转子罩的端面形状的变形例的放大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将具有本实施方式的转子2的旋转电机100沿与旋转轴线垂直的方向剖切而得到的截面的剖视图。旋转电机100作为马达和发电机中的至少一者发挥功能,包括:轴1,其作为能够旋转的旋转轴;转子2,其以与轴1成为一体的方式固定于轴1;以及定子3,其与转子2之间隔着预定的空隙地配置于转子2的外周侧。转子2包括:转子芯21,其固定于轴1的外周并同轴1一起旋转;永磁体22,其在转子芯21的外周面的周向上的整个范围内以等间隔的方式进行配置;以及转子罩23,其用于容纳安装有永磁体22的转子芯21。定子3包括:定子芯31,其呈圆环状,以与转子2隔着预定的空隙地包围转子2的方式进行配置;以及绕线32,其卷装于定子芯31。定子芯31具有:环状的轭部33;多个齿34,该多个齿34自轭部33朝径向内侧突出设置,并在周向上以预定的间隔配置;以及槽35,其在轭部33的内
周侧由相邻的齿34划分而成。绕线32卷绕于定子芯31的齿34,从而在各齿34形成有线圈。绕线32的末端与设于定子3的电极(未图示)相连接。若借助电极向线圈供给电力,则定子芯31磁化,利用与转子2的永磁体22之间的作用,转子2以轴1为轴进行旋转。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转子2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利用包含轴1的旋转轴线的平面剖切转子2而得到的截面的剖视图。图4是表示图3的IV-IV截面的剖视图。转子罩23是用于容纳安装有永磁体22的转子芯21的、由非磁性的不锈钢形成的圆筒构件,其包括在轴向上被分成两部分而得到的第1转子罩24和第2转子罩25。转子罩23通过如下方式而实现一体化:自轴向两端将第1转子罩24和第2转子罩25套在转子芯21上,并进一步对局部进行压入。如图3所示,第1转子罩24具有:第1圆筒部26,其呈圆筒状,用于覆盖转子芯21的外周中的轴向上的一侧部分(图3中的右侧部分);以及第1抵接部27,其抵接于转子芯21的轴向上的一侧的端部。第2转子罩25具有:第2圆筒部28,其呈圆筒状,用于覆盖转子芯21的外周中的轴向上的另一侧部分(图3中的左侧部分);以及第2抵接部29,其抵接于转子芯21的轴向上的另一侧的端部。第1圆筒部26和第2圆筒部28这两者的内径相同且外径相同,并且,两者的轴向长度相同。轴向长度以第1圆筒部26的轴向长度和第2圆筒部28的轴向长度之和大于转子芯21的轴向长度的方式进行设定。因而,第1圆筒部26和第2圆筒部28的各自的局部被配置为在转子芯21的外周重叠。第1抵接部27具有:第1环状板部41,其呈圆环状,具有与轴向垂直的面;以及第1连接部42,其与第1连接侧端部26c和第1抵接部27的端部相连接,并相对于第1连接侧端部26c和第1抵接部27的端部沿轴向突出,该第1连接侧端部26c是与压入侧端部26a所在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该压入侧端部26a是第1圆筒部26的压入到第2圆筒部28内的那一侧的端部。第2抵接部29具有:第2
环状板部43,其呈圆环状,具有与轴向垂直的面;以及第2连接部44,其与第2连接侧端部28c和第2抵接部29的端部相连接,并相对于第2连接侧端部28c和第2抵接部29的端部沿轴向突出,该第2连接侧端部28c是与压入侧端部28a所在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该压入侧端部28a是第2圆筒部28的压入到第1圆筒部26外的那一侧的端部。第1环状板部41的外周与第1连接部42相连接,第1环状板部41的内径设定为比转子芯21的外径小。第2环状板部43的外周与第2连接部44相连接,第2环状板部43的内径设定为比转子芯21的外径小。由此,第1环状板部41与第1连接部42以及第2环状板部43与第2连接部44沿着径向自永磁体22延伸设置直到转子芯21。第1连接部42形成为在第1圆筒部26的整个周向范围沿轴向突出,在第1圆筒部26的端部形成为环状突起。第2连接部44形成为在第2圆筒部28的整个周向范围沿轴向突出,在第2圆筒部28的端部形成为环状突起。如上述那样将第1连接部42形成为自第1圆筒部26的端部沿轴向突出的环状突起,因此能够将转子芯21的轴向端部与第1环状板部41对接。此外,与第1连接部42相同地,也将第2连接部44形成为自第2圆筒部28的端部沿轴向突出的环状突起,因此能够将转子芯21的轴向端部与第2环状板部43对接。另外,第1圆筒部26和第2圆筒部28这两者的内径相同且外径相同,因此,如图4所示,在第1圆筒部26与第2圆筒部28重叠的部分,第1圆筒部26被压入到第2圆筒部28的内周侧而发生变形,从而形成有变形部26b。图5A是放大表示第1圆筒部26和第2圆筒部28这两者的压入侧的端面形状的局部剖视图。此外,图5A仅示出了第1圆筒部26和第2圆筒部28的端部附近的截面,为了进一步明确端面形状,将第1圆筒部26和第2圆筒部28这两者的壁厚加厚来进行表示。第1圆筒部26的压入侧端部26a以修边形状为外缘凸弧(日文:フランジアップ)的方式形成。即,第1圆筒部26的压入侧端部26a形成为,与作为与
压入侧端部26a所在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的第1连接侧端部26c相比,越向顶端去,外径越小。第2圆筒部28的压入侧端部28a以修边形状为内缘凸弧(日文:ピンチトリム)的方式形成。即,第2圆筒部28的压入侧端部28a形成为,与作为与压入侧端部28a所在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的第2连接侧端部28c相比,越向顶端去,内径越大。由此,在使第1圆筒部26和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子,其包括:转子芯,其以能够与旋转轴一体地旋转的方式被固定于该旋转轴,且在该转子芯的周向上的整个范围内安装有多个磁体;第1转子罩,其具有用于覆盖所述转子芯的外周中的轴向上的一侧部分的圆筒状的第1圆筒部;以及第2转子罩,其具有用于覆盖所述转子芯的外周中的轴向上的另一侧部分的圆筒状的第2圆筒部,其中,所述第1圆筒部的外径比所述第2圆筒部的内径大,所述第1转子罩和所述第2转子罩以所述第1圆筒部配置于所述第2圆筒部的内周侧的方式被压入固定起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04.24 JP 2014-0903551.一种转子,其包括:转子芯,其以能够与旋转轴一体地旋转的方式被固定于该旋转轴,且在该转子芯的周向上的整个范围内安装有多个磁体;第1转子罩,其具有用于覆盖所述转子芯的外周中的轴向上的一侧部分的圆筒状的第1圆筒部;以及第2转子罩,其具有用于覆盖所述转子芯的外周中的轴向上的另一侧部分的圆筒状的第2圆筒部,其中,所述第1圆筒部的外径比所述第2圆筒部的内径大,所述第1转子罩和所述第2转子罩以所述第1圆筒部配置于所述第2圆筒部的内周侧的方式被压入固定起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其中,该转子还包括:第1抵接部,其抵接于所述转子芯的所述轴向上的一侧的端部;以及第2抵接部,其抵接于所述转子芯的所述轴向上的另一侧的端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子,其中,所述第1圆筒部与所述第1抵接部一体地形成,所述第2圆筒部与所述第2抵接部一体地形成。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子,其中,所述第1抵接部具有:第1环状板部,其呈圆环状,具有与轴向垂直的面;以及第1连接部,其与第1连接侧端部和所述第1抵接部的端部相连接并相对于所述第1连接侧端部和所述第1抵接部的端部沿轴向突出,所述第1连接侧端部是与压入侧端部所在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该压入侧端部是所述第1圆筒部的压入到所述第2圆筒部内的那一侧的端部,所述第2抵接部具有:第2环状板部,其呈圆环状,具有与轴向垂直的面;以及第2连接部,其与第2连接侧端部和所述第2抵接部的端部相连接并相对
\t于所述第2连接侧端部和所述第2抵接部的端部沿轴向突出,所述第2连接侧端部是与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河口隆之黑川芳辉
申请(专利权)人:KYB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