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绝缘性优异的线圈、具有该线圈的旋转电机及其制造方法。线圈(60)构成为,具有用绝缘覆膜(612)覆盖了导体(602)的包覆部和绝缘覆膜被剥离的剥离部,在剥离部电沉积涂装有树脂材料(601)。也可以构成为包括具有包覆部和剥离部的分段导体(28),2个不同的分段导体(28)的剥离部在线圈端(62)彼此连接而构成连接部,在包覆部与剥离部的边界部(630),树脂材料(601)的厚度为绝缘覆膜(612)的厚度以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线圈、具有该线圈的旋转电机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线圈、具有该线圈的旋转电机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对于近来的全球变暖,对旋转电机要求小型高输出。作为这样的旋转电机,已知例如包括具有在内周侧开口的多个槽的定子铁芯,通过在各槽中插入多个大致U形的分段导体(分割导体,segmentconductor)而提高填充系数(槽满率)并提高冷却性能,从而实现了高输出化。而且,为了提高绝缘性能而存在下述车辆用交流发电机的定子:在形成有转弯(turn)部的第一线圈端组和配置有接合前端部而成的多个接合部的第二线圈端组上使第一树脂材料较薄地附着,仅在第二线圈端组的接合部附近使第二树脂材料较厚地附着(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此外,还存在规定了在接合部使用的第二树脂材料的材质的电气设备(例如参考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770263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9043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需要使用2种树脂材料,此外,仅在第二线圈端组的接合部附近使第二树脂材料较厚地附着。在绝缘设计上,线圈端的树脂材料的厚度大致均匀即可,不存在仅使接合部附近变厚的必然性。存在因为使用2种树脂材料,所以为了树脂材料的附着、干燥而需要双重的生产设备,此外,存在因为仅使接合部变厚而需要绝缘耐压上必要的树脂材料以上的材料等问题。专利文献2的技术是作为专利文献1中使用的第二树脂材料(环氧系漆粉末)的替代来研究的,通过在接合部使用液状树脂来防止粉尘,但仅将接合部作为对象,以使用2种树脂材料为前提,没有解决上述问题。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例如采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结构。本申请包括多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列举其中一例,在具有导体被绝缘覆膜覆盖的包覆部和将上述绝缘覆膜剥离而得到的剥离部的线圈中,在上述剥离部电沉积涂装有树脂材料。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绝缘性优异的线圈、具有该线圈的旋转电机、及其制造方法。上述以外的课题、结构和效果,通过以下实施例的说明而得以明确。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包括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定子的旋转电机装置的整体结构的截面图。图2是表示应用了本专利技术的定子的结构的立体图。图3是说明定子线圈的分段导体的图,(a)是表示一个分段导体的图,(b)是说明由分段导体形成线圈的图,(c)是说明槽内的分段导体的配置的图。图4是表示U相的定子线圈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涂装后的旋转电机中的定子线圈的焊接侧线圈端部的截面立体图。图6是定子线圈的绝缘覆膜的裸导体的边界部的俯视图,(a)表示绝缘覆膜平直时的树脂材料附着时的图,(b)表示绝缘覆膜向外侧倾斜时的树脂材料附着时的图,(c)表示绝缘覆膜向内侧倾斜时的树脂材料附着时的图。图7是定子线圈的绝缘覆膜为3层时的裸导体的边界部的俯视图,(a)表示绝缘覆膜平直时的树脂材料附着时的图,(b)表示绝缘覆膜平直时的树脂材料附着时的图,(c)表示绝缘覆膜倾斜时的瓷漆膜(enamelcoating,瓷漆涂层)为1层时的树脂材料附着时的图。图8是定子线圈的绝缘覆膜的裸导体的边界部的俯视图,表示被漆覆盖的图。图9是定子线圈的绝缘覆膜的裸导体的边界部的俯视图,(a)表示比绝缘覆膜更厚地附着树脂材料时的图,(b)表示比绝缘覆膜更厚地附着树脂材料时的图,(c)表示绝缘覆膜倾斜时的比绝缘覆膜更厚地附着树脂材料时的图。图10示出了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制造工序的流程图。图11是表示搭载本专利技术的旋转电机的车辆的结构的框图。符号说明10旋转电机11转子12转子铁芯13旋转轴15槽20定子21定子铁芯28分段导体28C焊接相反侧线圈端顶点28D导体斜向部28E导体焊接部28F导体斜向部41中性线42UU相端子42VV相端子42WW相端子50壳体60定子线圈61线圈端62线圈端130冷却套144轴承145轴承153制冷剂通路154制冷剂出口155制冷剂出口200槽衬203绝缘纸205漆500脱脂工序501水洗工序502电沉积涂装工序503固化工序510电沉积涂装工序601树脂材料602裸导体612绝缘覆膜630边界部RF制冷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用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其中,在以下说明中,作为旋转电机的一例,使用混合动力车中使用的电动机。此外,在以下说明中,“轴向”指的是沿着旋转电机的旋转轴的方向。周向指的是沿着旋转电机的旋转方向的方向。“径向”指的是以旋转电机的旋转轴为中心时的矢径方向(半径方向)。“内周侧”指的是径向内侧(内径侧),“外周侧”指的是其相反方向、即径向外侧(外径侧)。图1是表示具有本专利技术的定子的旋转电机的截面图。旋转电机10由壳体50、定子20、定子铁芯21、定子线圈60和转子11构成。在壳体50的内周侧固定有定子20。在定子20的内周侧,转子11可旋转地被支承。壳体50构成通过碳钢等铁类材料的切削、或者铸钢或铝合金的铸造、或者冲压加工而成形为圆筒状的电动机的外壳。壳体50也被称为框体或者框架。在壳体50的外周侧固定有液冷套130。由液冷套130的内周壁和壳体50的外周壁构成油或ATF(automatictransmissionfluid,自动变速箱油)等液状的制冷剂RF的制冷剂通路153,该制冷剂通路153以不漏液的方式形成。液冷套130收纳有轴承144、145,也被称为轴承支架。在直接进行液体冷却的情况下,制冷剂RF通过制冷剂通路153,从制冷剂出口154、155向定子20流出,使定子20冷却。也可以是不具有壳体50,而是将定子20直接螺栓固定或热压配合在箱体中的结构。定子20由定子铁芯21和定子线圈60构成。定子铁芯21使硅钢板薄板叠层而制造。定子线圈60卷绕于设置在定子铁芯21的内周部的多个槽15。定子线圈60的发热,经由定子铁芯21向液冷套130传导,通过在液冷套130内流通的制冷剂RF散热。转子11由转子铁芯12和旋转轴13构成。转子铁芯12使硅钢板薄板叠层而制造。旋转轴13固定在转子铁芯12的中心。旋转轴13可旋转自由地被安装于液冷套130的轴承144、145保持,在定子20内的规定的位置,在与定子20相对的位置上旋转。此外,在转子11设置有永磁体18和端环(未图示)。关于旋转电机的组装,预先将定子20插入到壳体50的内侧而安装于壳体50的内周壁,之后,将转子11插入到定子20内。接着,以轴承144、145与旋转轴13嵌合的方式安装于液冷套130。用图2说明本实施例的旋转电机10中使用的定子20的主要部分的详细结构。定子20由定子铁芯21、以及在设置于上述定子铁芯的内周部的多个槽15卷绕的定子线圈60构成。定子线圈60使用截面为大致矩形形状的导体(本实施例中是铜线),使槽内的填充系数提高,旋转电机10的效率得以提高。在定子铁芯21,在周向上例如形成了72个在内径侧开口的槽15。而且,在各槽15配置槽衬200,使定子铁芯21与定子线圈60的电绝缘变得可靠。上述槽衬200以包覆(包装)铜线的方式成形为B形和S形。滴下漆(清漆)205而将定子铁芯21、定子线圈60和槽衬200固定。漆205渗透在定子铁芯21、定子线圈60和槽衬200的间隙中进行固定。漆205使用聚酯树脂或环氧树脂漆。漆205渗透在槽15内。进而,也可以根据需要在线圈端61、线圈端62也涂敷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线圈,其特征在于,包括:用绝缘覆膜覆盖了导体的包覆部;和所述绝缘覆膜被剥离的剥离部,在所述剥离部电沉积涂装有树脂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3.03.15 JP 2013-0526121.一种线圈,其特征在于,包括:用绝缘覆膜覆盖了导体的包覆部;和所述绝缘覆膜被剥离的剥离部,在所述剥离部电沉积涂装有树脂材料,所述绝缘覆膜为3层,所述树脂材料涂装成在所述绝缘覆膜与所述树脂材料的边界部为与所述绝缘覆膜的第2层大致相同的厚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覆膜与所述树脂材料的边界部倾斜。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所述包覆部和剥离部的分段导体,2个不同的所述分段导体的剥离部在线圈端彼此连接而构成连接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材料覆盖所述绝缘覆膜的3层绝缘层中的所述导体一侧的绝缘层。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线圈,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山健一,福田知纮,鸟羽明,山崎慎司,玄元孝,西川直希,清水尚也,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