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锻造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减震型带颈法兰锻件锻造模具。
技术介绍
模具锻造是指先将金属加热,成为液态或者软化的状态,再把它放入模具中,通过模具的上下模的合闭一次性成型,有时需要多次。他与铸造的不同点在于铸造是将加热后的金属液直接浇注到模型里,而模锻还需要通过上下模的合闭,在成型的过程中受到了挤压力,所以模锻件的组织和力学性能都要好于铸造件。在模具锻造过程中模具是锻件成品质量好坏的关键,现有的锻造模具存在着诸多不足,例如,锻造精度低,后续成品需进行切边等操作,导向精度差,上模与下模相互扣合时噪声大,上模与下模直接刚性接触缺少缓冲,震动大,稳定性较差,这样就给锻造模具的使用造成了一定的不便。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带有导向防护装置的锻造模架[申请号:201510365310.8],设置有模架,所述模架设置有上模架和下模架,所述上模架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阶梯孔,所述阶梯孔上设置有导套,所述导套的外侧设置有导套防护套,所述下模架上设置有导柱,所述导柱的外侧设置有导柱防护套,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减震型带颈法兰锻件锻造模具,包括上下扣合设置的上模体(1)与下模体(2),所述的上模体(1)与下模体(2)之间形成成型模腔(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模体(2)上端周向外侧活动设有若干位于成型模腔(3)外围的导向柱(4),所述的上模体(1)下端周向外侧设有若干与导向柱(4)一一对应的导向孔(5),所述的导向柱(4)具有呈圆柱状的柱状部(41),所述的导向孔(5)周向内侧具有与柱状部(41)相抵靠的柱形孔(51),且所述的柱状部(41)周向外侧与柱形孔(51)之间设有第一阻尼结构,且所述的导向柱(4)前端与导向孔(5)之间设有导向组件,且所述的导向柱(4)连接有能使导向柱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型带颈法兰锻件锻造模具,包括上下扣合设置的上模体(1)与下模体(2),所述的上模体(1)与下模体(2)之间形成成型模腔(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模体(2)上端周向外侧活动设有若干位于成型模腔(3)外围的导向柱(4),所述的上模体(1)下端周向外侧设有若干与导向柱(4)一一对应的导向孔(5),所述的导向柱(4)具有呈圆柱状的柱状部(41),所述的导向孔(5)周向内侧具有与柱状部(41)相抵靠的柱形孔(51),且所述的柱状部(41)周向外侧与柱形孔(51)之间设有第一阻尼结构,且所述的导向柱(4)前端与导向孔(5)之间设有导向组件,且所述的导向柱(4)连接有能使导向柱(4)保持向上运动趋势且在上模体(1)与下模体(2)相互扣合时能使导向柱(4)上端抵靠设置在导向孔(5)底部的弹性支撑结构(6),所述的成型模腔(3)包括设置在上模体(1)下端的柱形通道(31),所述的柱形通道(31)上端中部具有向下延伸设置的第一成型凸块(32),且所述的第一成型凸块(32)的直径大小小于柱形通道(31)的直径大小且第一成型凸块(32)的直径自上向下逐渐变小,所述的柱形通道(31)周向外侧由内向外依次设有逐渐朝向下模体(2)延伸的第一上环形槽(33)、第二上环形槽(34)与第三上环形槽(35),且第一上环形槽(33)与第二上环形槽(34)之间形成第一上环形台阶(36),所述的第二上环形槽(34)与第三上环形槽(35)之间形成第二上环形台阶(37),在下模体(2)上端设有与第一成型凸块(32)相对应的第二成型凸块(38),且所述的第二成型凸块(38)上端中部具有朝向第一成型凸块(32)延伸设置的第三成型凸块(39),且所述的第二成型凸块(38)周向外侧具有与第三上环形槽(35)相对应的下环形凸台(391),且所述的第二成型凸块(38)周向外侧与下环形凸台(391)之间形成下环形槽(39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型带颈法兰锻件锻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成型凸块(32)下端具有顶压平台(321),且所述的第一成型凸块(32)上端周向外侧与柱形通道(31)之间形成上环形槽(322);所述的第二成型凸块(38)与第三成型凸块(39)同心设置,且所述的第三成型凸块(39)呈拱形凸起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震型带颈法兰锻件锻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柱形通道(31)下端周向外侧与第一上环形槽(33)周向外侧之间形成第一弧形过渡部(311);所述的第一上环形台阶(36)与第二上环形台阶(37)上分别具有第二弧形过渡部(312)。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剑飞,沈润超,
申请(专利权)人:德清德曼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