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吸收防粘医用膜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733553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21 17: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可吸收防粘医用膜的制备方法,采用二氯甲烷和乙酸乙酯溶解相对分子质量为120000‑200000的聚乳酸,配制得到聚乳酸浓度为5‑8%的静电纺丝液,再通过静电纺丝工艺形成聚乳酸纳米纤维无纺毡,最后将聚乳酸纳米纤维无纺毡干燥后得到防粘连的可吸收医用膜。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简单,制备得到的防粘连医用膜降解时间可控,且质量稳定、柔韧性和拉伸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用品领域,特别设计一种可吸收防粘医用膜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外科手术中,常采用防粘连医用膜作为物理屏障来防止术后粘连,避免周围疤痕组织长入与肌腱形成粘连,有效的预防肌腱粘连,能有效遮盖手术部位,可避免血肿的压迫。防粘连膜的选择性通透功能,既可以使滑液等营养物质进入,促进肌腱内源性愈合,又具有一定的透气性,有利于伤口愈合。一般的防粘连膜均采用生物可吸收医用膜,如聚乳酸膜、透明质酸膜、壳聚糖膜等等。市售的聚乳酸膜为聚乳酸与乙醇酸共聚物或聚乳酸均聚物的膜,质脆,柔韧性、拉伸性差,降解时间过长,在使用及安全性上都有一定的弊端。而透明质酸膜、壳聚糖膜和氧化纤维素膜,降解时间太短,不能在要求的时间内保持物理屏障的作用,而不能较好地完成防粘连的功能,另外壳聚糖膜柔韧性较差,给临床使用带来许多不便。近年来也有有关将乳酸、聚乙二醇通过本体聚合的方法共聚,从而制得乳酸/聚乙二醇共聚物生物可降解材料的报道,其制成医用膜的方法主要有压延法、流延法、溶剂蒸发法,上述制备方法的成膜过程长,制备得到的乳酸/聚乙二醇共聚物生物可降解材料的柔韧性不够理想,且降解时间无法控制。静电纺丝工艺由于其可控性强,应用于生产细胞支架时取得良好的效果。为此本专利技术人将静电纺丝工艺应用于可吸收防粘医用膜的制备中,然由于可吸收防粘医用膜要求降解时间可控,需要更强的膜强度,为此本专利技术人通过不断改进,研制出适于静电纺丝制备可吸收防粘医用膜的方法,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可吸收防粘医用膜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制备得到的医用膜质量稳定、柔韧性和拉伸性好,且降解时间可调。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可吸收防粘医用膜的制备方法,采用二氯甲烷和乙酸乙酯溶解相对分子质量为120000-200000的聚乳酸,配制得到聚乳酸浓度为5-8%的静电纺丝液,再通过静电纺丝工艺形成聚乳酸纳米纤维无纺毡,最后将聚乳酸纳米纤维无纺毡干燥后得到防粘连的可吸收医用膜。所述聚乳酸为聚L-乳酸(PLLA)。所述静电纺丝的条件为,电压12-23kV,喷丝头挤出速度0.02-0.15ml/min,接收距离15-25cm。所述干燥条件为,将聚乳酸纳米纤维无纺毡放置在15-50℃的干燥箱内干燥3-30小时。采用上述方案后,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二氯甲烷和乙酸乙酯共同作为溶剂,改善了纺丝过程的稳定性,从而利于提高纺丝后纤维的强度,通过选择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乳酸,通过改变静电纺丝的工艺条件,即可制备得到体内降解可靠,且具备不同降解时间的可吸收防粘医用膜,并且得到的医用膜厚度均匀,质量稳定,柔韧性和拉伸性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实施例一将分子量160000的聚L-乳酸(PLLA)5克,加入一定量的二氯甲烷和乙酸乙酯,配制成5%PLLA纺丝液。将该纺丝液注入注射器中并固定在注射泵上。将喷丝口(针头) 与高压电源阳极输出端相连, 阴极输出端与金属接收屏相接, 这样就在高分子溶液上施加了一个高压静电场。量出两电极间的距离,即喷丝口到阴极接收金属片之间的距离。静电纺丝条件为,调节电压到15kV及喷丝头挤出速度0.02ml/min, 接收距离15厘米。约4小时后,制得PLLA纳米纤维无纺毡。然后将纳米纤维无纺毡在50℃的干燥箱内干燥6小时,制备得到可吸收防粘医用膜。制备得到的可吸收防粘医用膜降解时间为14周,其断裂伸长率为96%,拉伸模量为1.05Mpa。实施例二将分子量120000的聚L-乳酸(PLLA)5克,加入一定量的二氯甲烷和乙酸乙酯,配制成8%PLLA纺丝液。将该纺丝液注入注射器中并固定在注射泵上。将喷丝口(针头) 与高压电源阳极输出端相连, 阴极输出端与金属接收屏相接, 这样就在高分子溶液上施加了一个高压静电场。量出两电极间的距离,即喷丝口到阴极接收金属片之间的距离。静电纺丝条件为,调节电压到20kV及喷丝头挤出速度0.03ml/min, 接收距离18厘米。约4小时后,制得PLLA纳米纤维无纺毡。然后将PLLA纳米纤维无纺毡在15℃的干燥箱内干燥30小时,制备得到可吸收防粘医用膜。制备得到的可吸收防粘医用膜降解时间为8周,其断裂伸长率为86%,拉伸模量为0.95Mpa。实施例三将分子量200000的聚L-乳酸(PLLA)5克,加入一定量的二氯甲烷和乙酸乙酯,配制成6%PLLA纺丝液。将该纺丝液注入注射器中并固定在注射泵上。将喷丝口(针头) 与高压电源阳极输出端相连, 阴极输出端与金属接收屏相接, 这样就在高分子溶液上施加了一个高压静电场。量出两电极间的距离,即喷丝口到阴极接收金属片之间的距离。静电纺丝条件为,调节电压到20kV及喷丝头挤出速度0.15ml/min, 接收距离23厘米。约8小时后,制得PLLA纳米纤维无纺毡。然后将纳米纤维无纺毡在25℃的干燥箱内干燥20小时,制备得到可吸收防粘医用膜。制备得到的可吸收防粘医用膜降解时间为24周,其断裂伸长率为110%,拉伸模量为1.15Mpa。由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备得到的可吸收防粘医用膜的其它性能如下:医用膜孔径为3-20μm,厚度为15-80μm,纤维直径200-1000nm;特性粘数:0.4~1.4;重金属含量:小于10μg/g;溶血率小于5%;烧灼残渣:小于0.2%;无致敏反应;皮肤刺激试验:无刺激反应;细胞毒性:小于I级。以上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的限定。凡依本案的设计思路所做的等同变化,均落入本案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可吸收防粘医用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二氯甲烷和乙酸乙酯溶解相对分子质量为120000‑200000的聚乳酸,配制得到聚乳酸浓度为5‑8%的静电纺丝液,再通过静电纺丝工艺形成聚乳酸纳米纤维无纺毡,最后将聚乳酸纳米纤维无纺毡干燥后得到防粘连的可吸收医用膜。

【技术特征摘要】
1.可吸收防粘医用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二氯甲烷和乙酸乙酯溶解相对分子质量为120000-200000的聚乳酸,配制得到聚乳酸浓度为5-8%的静电纺丝液,再通过静电纺丝工艺形成聚乳酸纳米纤维无纺毡,最后将聚乳酸纳米纤维无纺毡干燥后得到防粘连的可吸收医用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吸收防粘医用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乳酸为聚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新谦张均明林水东
申请(专利权)人:龙岩紫荆创新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