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医用带针缝合线,包括缝合针和缝合线,缝合针包括针孔,缝合线包括缝合线端头、缝合线弱化段和缝合线常规段,缝合线弱化段位于缝合线端头和缝合线常规段之间,缝合线端头通过针孔与缝合针连接,缝合线弱化段为辐射处理的缝合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新型医用带针缝合线,包括缝合针和缝合线两部分,并已经连接,手术时可直接使用,节省了手术时间;缝合完毕后,通过将缝合针反转,只需施加瞬时快速的拉力即可将缝合针和缝合线在强度弱化部位实现分离,无需剪刀或者其他手术器械的辅助;避免了使用其他手术器械时有可能带来的二次污染,减少了污染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用缝合线,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医用带针缝合线。
技术介绍
现如今,医用缝合线已经广泛应用在临床手术中,用于缝合伤口及各类组织和脏器,直到手术伤口愈合为止。手术缝合线包括缝合线和缝针两部分,使用时应该至少保证两点:一是手术缝合线处于无菌环境,二是手术过程中,医生能够很方便、迅速将缝合线抽离,并且缝合线不会发生缠绕、打结的情况。现在市场中销售的手术缝合线,大多使用包装袋或者包装卡进行包装。包装袋普遍的形式是分为内包装和外包装两部分,其中内包装用来放置手术缝合线。在手术室内,当需要用缝合线时,打开外包装,将内包装放置在无菌区域,然后当需要用到缝合线时,医务人员将内包装打开。缝合针是手术必备的用品之一,在手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现有的手术缝合中,线和针大多是分开的,手术缝合前,需先穿针才能缝合,而缝合线和缝合针的针孔均非常细小,手术中每次都会浪费大量的时间来穿针。缝合完毕后还需要将针取下,而这时,通常是采用其他手术器材剪切,十分的不便,在临床上十分不利于手术的开展,再者,穿针需要护士手工完成,取针需要引入其他手术器材,这会给手术带来隐患,甚至会带来二次污染。目前手术中在使用缝合线时存在以下问题:1、因手术中线束多用量大,线束易致混乱,辨认易出误差;2、缝合线混乱造成消毒与台上摆放混乱,影响术者操作;3、护士穿针引线效率低,延长手术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易于操作、使用的新型医用带针缝合线。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医用带针缝合线,包括缝合针和缝合线,所述缝合针包括针孔,所述缝合线包括缝合线端头、缝合线弱化段和缝合线常规段,所述缝合线端头、缝合线弱化段和缝合线常规段一体连接,所述缝合线弱化段位于所述缝合线端头和所述缝合线常规段之间,所述缝合线端头通过所述针孔与所述缝合针连接,所述缝合线弱化段为辐射处理过的缝合线。进一步地,所述缝合线弱化段的长度为2.0-3.5cm。具体地,所述缝合线端头的直径小于针孔的孔径。进一步地,所述缝合线为单丝线或编织线。进一步地,所述缝合线的材质为聚丙烯、棉、聚酯、聚乙交酯、聚乳酸乙交酯或聚对二氧环己酮。具体地,所述辐射处理采用的装置为钴-60辐射装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的新型医用带针缝合线,包括缝合针和缝合线两部分,并已经连接,手术时可直接使用,节省了手术时间;(2)本技术的新型医用带针缝合线,缝合完毕后,通过将缝合针反转,只需施加瞬时快速的拉力即可将缝合针和缝合线在强度弱化部位实现分离,无需剪刀或者其他手术器械的辅助;(3)本技术的新型医用带针缝合线,避免了使用其他手术器械时有可能带来的二次污染,减少了污染源。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新型医用带针缝合线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新型医用带针缝合线针线分离示意图。其中,图中附图标记对应为:1-缝合针,2-缝合线,21-缝合线端头,22-缝合线弱化段,23-缝合线常规段,3-针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2。如图1-2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医用带针缝合线,包括缝合针1和缝合线2,所述缝合针1包括针孔3,所述缝合线2包括缝合线端头21、缝合线弱化段22和缝合线常规段23,所述缝合线端头21、缝合线弱化段22和缝合线常规段23一体连接,所述缝合线弱化段22位于所述缝合线端头21和所述缝合线常规段23之间,将缝合线端头21插入缝合针1的针孔3,在压装设备的作用下完成针线连接,所述缝合线弱化段22为辐射处理过的缝合线,采用防辐射缝合固定装置和防辐射缝合线固定装置将医用带针缝合线固定住,并使缝合线弱化段22裸露,通过适当的辐射处理,使其强度削弱至2.5N-7N。进一步地,所述缝合线弱化段22的长度为2.5cm。具体地,所述缝合线端头21的直径小于针孔3的孔径。进一步地,所述缝合线2为4-0规格的聚乙交酯单丝线。进一步地,所述辐射处理装置为钴-60辐射装置,设定辐射剂量为70兆拉德进行辐射处理,待辐射处理完毕后,取出带针缝合线,进行清洗、包装和灭菌处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的医用带针缝合线的使用过程如下:如图2所示,临床上使用时,该种医用带针缝合线缝合完毕后,通过将缝合针1反转,只需施加瞬时快速的拉力即可将缝合针1和缝合线2在缝合线弱化段22部位实现分离,对500根该种医用带针缝合线进行针线分离测试,实验表明,缝合针1抽除所用力平均值为2.7N,范围为2.25-3.5N。实施例2:请参阅图1-2。如图1-2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医用带针缝合线,包括缝合针1和缝合线2,所述缝合针1包括针孔3,所述缝合线2包括缝合线端头21、缝合线弱化段22和缝合线常规段23,所述缝合线端头21、缝合线弱化段22和缝合线常规段23一体连接,所述缝合线弱化段22位于缝合线端头21和缝合线常规段23之间,将缝合线端头21插入缝合针1的针孔3,在压装设备的作用下完成针线连接,所述缝合线弱化段22为辐射处理过的缝合线,采用防辐射缝合固定装置和防辐射缝合线固定装置将医用带针缝合线固定住,并使缝合线弱化段22裸露,通过适当的辐射处理,使其强度削弱至2.5N-7N。采用钴-60辐射装置对本技术的医用带针缝合线进行辐射处理的累积剂量为5-200兆拉德,缝合线2的材质为棉或者聚丙烯时,辐射剂量按每降低1%的原线强度增加0.4-0.7兆拉德;缝合线2的材质为聚酯、聚乙交酯、聚乳酸乙交酯或聚对二氧环己酮时,辐射剂量按每降低1%的原线强度增加0.6-1.2兆拉德。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的新型医用带针缝合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的医用带针缝合线,包括缝合针(1)和缝合线(2),所述缝合针(1)包括针孔(3),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合线(2)包括缝合线端头(21)、缝合线弱化段(22)和缝合线常规段(23),所述缝合线端头(21)、缝合线弱化段(22)和缝合线常规段(23)一体连接,所述缝合线弱化段(22)位于所述缝合线端头(21)和所述缝合线常规段(23)之间,所述缝合线端头(21)通过所述针孔(3)与所述缝合针(1)连接,所述缝合线弱化段(22)为辐射处理过的缝合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医用带针缝合线,包括缝合针(1)和缝合线(2),所述缝
合针(1)包括针孔(3),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合线(2)包括缝合线端头(21)、
缝合线弱化段(22)和缝合线常规段(23),所述缝合线端头(21)、缝合线
弱化段(22)和缝合线常规段(23)一体连接,所述缝合线弱化段(22)位于
所述缝合线端头(21)和所述缝合线常规段(23)之间,所述缝合线端头(21)
通过所述针孔(3)与所述缝合针(1)连接,所述缝合线弱化段(22)为辐射
处理过的缝合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医用带针缝合线,其特征在于,所述
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锋,支晓娜,黄兴华,刘楼震,吴永高,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华尔康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