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彦超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汽车的新型行李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02130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11 15: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的新型行李架,其包括安装在车体左侧的左行李机构与安装在车体右侧的右行李机构;第一左承载杆、第二左承载杆、第三左承载杆、第一右承载杆、第二右承载杆与第三右承载杆均处于伸展状态,第一左承载杆与第一右承载杆相连接、第二左承载杆与第二右承载杆相连接、第三左承载杆与第三右承载杆相连接形成承载面。在闲置时,新型行李架的各个承载杆折叠入对应的行李机构,降低了汽车行驶过程中的风阻;当需要盛放行李时,将对应的承载杆打开对接,在汽车顶部形成承载面,将行李底部与车辆顶部隔绝开来,避免了磨损车顶面漆的情况,节省了用户的用车成本,并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操作方便、成本低廉、外形美观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的新型行李架
技术介绍
汽车行李架兼具审美与实用功能,既可让车的造型更酷,也可在你出游时派上大用场。它能承载行李厢放不下的东西,比如体积大的行李、自行车、折叠床等。但现有技术中的行李架一般采用固定方式,比如条式行李架,其结构简单,能将行李固定在车顶上,使行李底部与车顶直接接触,容易磨损车顶面漆。市场上还存在一种支架式行李架,其整体固定在车顶,虽然能避免行李底部与车顶直接接触,但其结构较大,在汽车行驶过程中产生较大风阻,并且影响汽车美观。因此,现有技术有待于更进一步的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汽车的新型行李架,在避免行李底部与车顶直接接触的前提下,闲置行李架时,降低汽车行驶过程的风阻。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方案包括:一种用于汽车的新型行李架,其包括安装在车体左侧的左行李机构与安装在车体右侧的右行李机构,左行李机构包括用于安装在车体上的左基座,左基座上方设置有左横撑,左基座与左横撑之间设置有多个左连接杆,左基座与左横撑之间形成容纳空间,位于左行李机构前端的左连接杆上铰接有第一左承载杆,位于左行李机构中部的连接杆上铰接有第二左承载杆,位于左行李机构后端的左连接杆上铰接有第三左承载杆,第一左承载杆、第二左承载杆折叠于左行李机构一侧的容纳空间内,第三左承载杆折叠于左行李机构另一侧的容纳空间内;右行李机构包括用于安装在车体上的右基座,右基座上方设置有右横撑,右基座与右横撑之间设置有多个右连接杆,右基座与右横撑之间形成容纳空间,右行李机构在与第一左承载杆、第二左承载杆、第三左承载杆对应处分别铰接有第一右承载杆、第二右承载杆、第三右承载杆,第一右承载杆、第二右承载杆折叠于右行李机构一侧的容纳空间内,第三右承载杆折叠于右行李机构另一侧的容纳空间内;第一左承载杆、第二左承载杆、第三左承载杆、第一右承载杆、第二右承载杆与第三右承载杆均处于伸展状态,第一左承载杆与第一右承载杆相连接、第二左承载杆与第二右承载杆相连接、第三左承载杆与第三右承载杆相连接形成承载面。所述的新型行李架,其中,上述第一左承载杆、第二左承载杆、第三左承载杆、第一右承载杆、第二右承载杆与第三右承载杆上均设置有连接结构,左承载杆的前端设置有外螺纹,对应右承载杆的端头上设置有能转动的连接螺母,连接螺母内设置有内螺纹,内螺纹与外螺纹相适配。所述的新型行李架,其中,对应于承载杆前端的连接杆上设置有对应的卡箍,承载杆处于折叠状态,承载杆的前端放置在对应卡箍内。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汽车的新型行李架,在闲置时,新型行李架的各个承载杆折叠入对应的行李机构,降低了汽车行驶过程中的风阻;当需要盛放行李时,将对应的承载杆打开对接,在汽车顶部形成承载面,将行李底部与车辆顶部隔绝开来,避免了磨损车顶面漆的情况,节省了用户的用车成本,并且本技术具有操作方便、成本低廉、外形美观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左行李机构与右行李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左行李机构与右行李机构相连接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连接结构的结构式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的新型行李架,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汽车的新型行李架,如图1、图2所示的,其包括安装在车体左侧的左行李机构与安装在车体右侧的右行李机构,左行李机构包括用于安装在车体上的左基座1,左基座1上方设置有左横撑2,左基座1与左横撑2之间设置有多个左连接杆3,左基座1与左横撑2之间形成容纳空间,位于左行李机构前端的左连接杆3上铰接有第一左承载杆4,位于左行李机构中部的左连接杆3上铰接有第二左承载杆5,位于左行李机构后端的左连接杆3上铰接有第三左承载杆6,第一左承载杆4、第二左承载杆5折叠于左行李机构一侧的容纳空间内,第三左承载杆6折叠于左行李机构另一侧的容纳空间内;右行李机构包括用于安装在车体上的右基座7,右基座7上方设置有右横撑8,右基座7与右横撑8之间设置有多个右连接杆9,右基座7与右横撑8之间形成容纳空间,右行李机构在与第一左承载杆4、第二左承载杆5、第三左承载杆6对应处分别铰接有第一右承载杆10、第二右承载杆11、第三右承载杆12,第一右承载杆10、第二右承载杆11折叠于右行李机构一侧的容纳空间内,第三右承载杆12折叠于右行李机构另一侧的容纳空间内;第一左承载杆4、第二左承载杆5、第三左承载杆6、第一右承载杆10、第二右承载杆11与第三右承载杆12均处于伸展状态,第一左承载杆4与第一右承载杆相连接10、第二左承载杆5与第二右承载杆11相连接、第三左承载杆6与第三右承载杆12相连接形成承载面。更能进一步的,第一左承载杆4、第二左承载杆5、第三左承载杆6、第一右承载杆10、第二右承载杆11与第三右承载杆12上均设置有连接结构,左承载杆的前端设置有外螺纹,对应右承载杆的端头上设置有能转动的连接螺母13,连接螺母13内设置有内螺纹,内螺纹与外螺纹相适配,当左承载杆与相应右承载杆对接时,对应的连接螺母13与相应的承载杆的外螺纹相螺接形成线形承载杆,以承托行李。而且对应于承载杆前端的连接杆上设置有对应的卡箍,承载杆处于折叠状态,承载杆的前端放置在对应卡箍内,避免了新型行李架闲置时承载杆震动引起异响。当然,以上说明仅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本技术并不限于列举上述实施例,应当说明的是,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说明书的教导下,所做出的所有等同替代、明显变形形式,均落在本说明书的实质范围之内,理应受到本技术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汽车的新型行李架,特征在于,其包括安装在车体左侧的左行李机构与安装在车体右侧的右行李机构,左行李机构包括用于安装在车体上的左基座,左基座上方设置有左横撑,左基座与左横撑之间设置有多个左连接杆,左基座与左横撑之间形成容纳空间,位于左行李机构前端的左连接杆上铰接有第一左承载杆,位于左行李机构中部的左连接杆上铰接有第二左承载杆,位于左行李机构后端的左连接杆上铰接有第三左承载杆,第一左承载杆、第二左承载杆折叠于左行李机构一侧的容纳空间内,第三左承载杆折叠于左行李机构另一侧的容纳空间内;右行李机构包括用于安装在车体上的右基座,右基座上方设置有右横撑,右基座与右横撑之间设置有多个右连接杆,右基座与右横撑之间形成容纳空间,右行李机构在与第一左承载杆、第二左承载杆、第三左承载杆对应处分别铰接有第一右承载杆、第二右承载杆、第三右承载杆,第一右承载杆、第二右承载杆折叠于右行李机构一侧的容纳空间内,第三右承载杆折叠于右行李机构另一侧的容纳空间内;第一左承载杆、第二左承载杆、第三左承载杆、第一右承载杆、第二右承载杆与第三右承载杆均处于伸展状态,第一左承载杆与第一右承载杆相连接、第二左承载杆与第二右承载杆相连接、第三左承载杆与第三右承载杆相连接形成承载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汽车的新型行李架,特征在于,其包括安装在车体左侧的左行李机构与安装在车体右侧的右行李机构,左行李机构包括用于安装在车体上的左基座,左基座上方设置有左横撑,左基座与左横撑之间设置有多个左连接杆,左基座与左横撑之间形成容纳空间,位于左行李机构前端的左连接杆上铰接有第一左承载杆,位于左行李机构中部的左连接杆上铰接有第二左承载杆,位于左行李机构后端的左连接杆上铰接有第三左承载杆,第一左承载杆、第二左承载杆折叠于左行李机构一侧的容纳空间内,第三左承载杆折叠于左行李机构另一侧的容纳空间内;右行李机构包括用于安装在车体上的右基座,右基座上方设置有右横撑,右基座与右横撑之间设置有多个右连接杆,右基座与右横撑之间形成容纳空间,右行李机构在与第一左承载杆、第二左承载杆、第三左承载杆对应处分别铰接有第一右承载杆、第二右承载杆、第三右承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彦超
申请(专利权)人:张彦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