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690674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09 06: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其包括:多根预应力锚索、设置于基坑四周侧壁处的排桩以及设置于排桩顶部的支撑桁架;排桩的底端嵌固于基坑的基底处,排桩的顶端与支撑桁架固定连接;预应力锚索的一端与排桩固定连接,预应力锚索的另一端嵌固于基坑的侧壁内;排桩包括多根竖向设置的支护桩。该基坑支护结构通过采用支撑桁架、排桩和预应力锚索组合的方式,不仅能保证基坑支护结构自身的安全,也能保证基坑周边已有建构筑物的安全,从而可以适用于周边环境复杂的基坑施工;同时,还有利于土方开挖及地下室的修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坑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开发的不断进行,基坑开挖深度越来越深,周边环境越来越复杂,特别是中心城区开发的项目,往往用土地面积较小,紧临周边已有地下室,或者距离已有砖混建筑很近。而位于市中心的项目往往基坑开挖深度很大,多为4~6层左右地下室,传统的支护方式存在较多的不足。例如现有的单一的锚拉排桩或锚拉双排桩支护,为避开已有建筑,锚索需要设置在较低的位置,为保证基坑安全,排桩或双排桩桩径很大,不是很经济;而且,开挖过程中变形较大,不利于基坑自身及周边建(构)筑物的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坑支护结构,以使其既能保证结构自身的安全,也能保证基坑周边已有建构筑物的安全,从而适用于周边环境复杂的施工;同时,还有利于土方开挖及地下室的修建。本技术所采用干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其包括:多根预应力锚索、设置于基坑四周侧壁处的排桩以及设置于所述排桩的桩顶处的支撑桁架;所述排桩的底端嵌固于所述基坑的基底处,所述排桩的顶端与所述支撑桁架固定连接;所述预应力锚索的一端与所述排桩固定连接,所述预应力锚索的另一端嵌固于所述基坑的侧壁内;所述排桩包括多根竖向设置的支护桩。该基坑支护结构采用排桩、预应力锚索以及支撑桁架结合的方式,将支撑桁架设置于排桩的顶部,利用桁架的支撑作用,即预应力锚索设置在较低的位置也能很好的保证基坑自身以及周边建(构)筑物的安全,适用于周边环境复杂基坑的施工。桁架自身良好的自稳能力,在跨度35~45m区域可不设置立柱;同时,底部采用预应力锚索支护的方式,这样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土方开挖及地下室修建的障碍,有利于土方开挖及地下室的修建,与其他支护相比不仅经济,也节约工期。进一步,所述支撑桁架包括上弦杆和下弦杆,所述上弦杆和下弦杆之间设置有腹杆;所述排桩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冠梁,所述排桩远离所述基坑的侧壁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腰梁;所述上弦杆与所述冠梁固定连接,所述下弦杆与所述第一腰梁固定连接。为了便于支撑桁架的固定,优选地,在排桩上设置了冠梁以及第一腰梁,这样,通过冠梁以及第一腰梁不仅便于支撑桁架的安装,而且还有利于将支撑桁架于排桩牢固地固定在一起。进一步,所述排桩远离所述基坑的侧壁的一侧还固定设置有第二腰梁,所述预应力锚索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腰梁固定连接,所述预应力锚索的另一端嵌固于所述基坑的侧壁内。通过第二腰梁有利于预应力锚索与排桩的固定连接,而且第二腰梁位于远离基坑的侧壁的一侧,有利于提高整个支护结构的支护作用。优选地,根据基坑的深度,预应力锚索可以设置为两层或多层,每层预应力锚索位于基坑的不同的深度位置,从而更加有利于提高支护结构的支护作用。同时,优选地,为了便于每层预应力锚索与排桩的固定连接,与每层预应力锚索相应的深度位置分别设置相应的第二腰梁。进一步,预应力锚索为斜向设置的预应力锚索。进一步,所述支护桩的直径为1.0-1.2m。为了保证基坑安全,现有技术中采用排桩或双排桩的桩径很大,不仅增加排桩的固定难度,而且增加了施工成本。相对于现有技术,采用上述支撑桁架、排桩和预应力锚索相组合的方式,支护桩的直径为1.0-1.2m就可以满足支护需求,因此,不仅便于支护桩的固定,而且有利于降低施工成本。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所提供的基坑支护结构,通过采用支撑桁架、排桩和预应力锚索组合的方式,不仅能保证基坑支护结构自身的安全,也能保证基坑周边已有建构筑物的安全,从而可以适用于周边环境复杂的施工;同时,还有利于土方开挖及地下室的修建。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所述的基坑支护结构的俯视图;图2为实施例1中所述的基坑支护结构的侧视图;图3为实施例2中所述的基坑支护结构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冠梁101,上弦杆102、下弦杆103、第一腰梁104,支护桩105,第二腰梁106,预应力锚索107,基坑108,支撑桁架109。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其包括:多根预应力锚索107、设置于基坑108四周侧壁处的排桩以及设置于排桩顶部的支撑桁架109。排桩的底端嵌固于基坑108的基底处,排桩的顶端与支撑桁架109固定连接;预应力锚索107斜向设置,其一端与排桩固定连接,另一端嵌固于基坑108的侧壁内。上述排桩包括多根竖直设置的支护桩105,支护桩105的直径为1.0-1.2m。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上述支撑桁架109包括上弦杆102和下弦杆103,上弦杆102和下弦杆103之间设置有腹杆。排桩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冠梁101,排桩远离基坑108的侧壁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腰梁104;上弦杆102与冠梁101固定连接,下弦杆103与第一腰梁104固定连接。同时,为了便于预应力锚索107的固定,提高整个基坑支护结构的支护作用,排桩远离基坑108的侧壁的一侧还固定设置有第二腰梁106,所预应力锚索107的一端与第二腰梁106固定连接,预应力锚索107的另一端嵌固于基坑108的侧壁内。实施例2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其包括:多根预应力锚索107、设置于基坑108四周侧壁处的排桩以及设置于排桩顶部的支撑桁架109。排桩的底端嵌固于基坑108的基底处,排桩的顶端与支撑桁架109固定连接;预应力锚索107斜向设置,其一端与排桩固定连接,另一端嵌固于基坑108的侧壁内。上述排桩包括多根竖直设置的支护桩105,支护桩105的直径为1.0-1.2m。支撑桁架109包括上弦杆102和下弦杆103,上弦杆102和下弦杆103之间设置有腹杆。排桩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冠梁101,排桩远离基坑108的侧壁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腰梁104;上弦杆102与冠梁101固定连接,下弦杆103与第一腰梁104固定连接。排桩远离基坑108的侧壁的一侧还固定设置有第二腰梁106,所预应力锚索107的一端与第二腰梁106固定连接,预应力锚索107的另一端嵌固于基坑108的侧壁内。其中,预应力锚索107包括上层预应力锚索和下层预应力锚索,并分别设置于基坑108的不同深度处。相应的,第二腰梁106包括上
层第二腰梁和下层第二腰梁,并分别用于上层预应力锚索和下层预应力锚索的固定连接。其中,根据基坑的施工深度,预应力锚索还可以设置为多层;相应的第二腰梁也可以为多层,以便于预应力锚索的固定。实施例3施工过程:根据基坑深度布置支护桩,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根预应力锚索、设置于基坑四周侧壁处的排桩以及设置于所述排桩的桩顶处的支撑桁架;所述排桩的底端嵌固于所述基坑的基底处,所述排桩的顶端与所述支撑桁架固定连接;所述预应力锚索的一端与所述排桩固定连接,所述预应力锚索的另一端嵌固于所述基坑的侧壁内;所述排桩包括多根竖向设置的支护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根预应力锚索、设置于基坑四周侧壁处的排桩以及设置于所述排桩的桩顶处的支撑桁架;所述排桩的底端嵌固于所述基坑的基底处,所述排桩的顶端与所述支撑桁架固定连接;所述预应力锚索的一端与所述排桩固定连接,所述预应力锚索的另一端嵌固于所述基坑的侧壁内;所述排桩包括多根竖向设置的支护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桁架包括上弦杆和下弦杆,所述上弦杆和下弦杆之间设置有腹杆;所述排桩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冠梁,所述排桩远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博张方辉沈泽黄炼红马国房张松林王祖锐陈春林吴大章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志德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