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类多曲面型胎的数控加工方法,属于数控加工
技术介绍
多曲面型胎类工件,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因此导致加工工艺复杂,从而很难满足精度要求和使用要求。以航空钣金制造中经常使用的工艺装备-型胎为例,如图1所示,通常情况下,其采用的数控加工的方法为:胎体固定在底板上(底板作为安装工具板),数控加工出的胎体的各处型面并划零件边缘线,该工装的结构特殊处在于胎体尺寸60mm(厚)*228mm(宽)*345mm(长),如果按上述方式装夹加工,即工件如图1“立”于底板上加工,则存在以下几点不足之处:1、需要加长各类数控铣削刀具,由于胎体“立”起来摆放的高度达230mm加工中的刀具就需要刀头及刀杆总长度超过230mm以上(三轴情况下),对于刀具库不具有加长刀具的企业,则需要企业外购方式另配刀具,这样无疑大大降低了企业的原有刀具利用率,也加大了企业的制造成本。2、如果使用加长刀具三轴加工,可能会发生刀具发颤现象(由于刀头及刀杆过长),而且刀具的刀杆部分与加工工件(胎体)间隙过小,也不利于排屑,降低加工精度,降低工件的装夹强度。3、即便是在使用三轴加长铣刀粗铣加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曲面型胎的数控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胎体厚二面数控精铣至目标尺寸M±0.05mm;(2)首先以胎体的一个侧面A作为Z值基准过渡面,该面以螺钉紧固的方式贴覆于工具板上,然后开始胎体上除侧面A之外的其他型面的加工;在进行上述型面加工时,首先找正Z值基准过渡面,然后将Z轴零点提高a尺寸,作为空间辅助工件坐标系原点,并以该空间辅助工件坐标系原点为基准进行数控加工,同时该空间辅助工件坐标系原点又作为后续加工的辅助基准;(3)当除侧面A之外的其他型面加工完成后,钻、镗胎体上的孔Ⅰ(1)、孔Ⅱ(2)作为基准孔,将工具板拆下,再将数控加工好后的底面C作为下一步工序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曲面型胎的数控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胎体厚二面数控精铣至目标尺寸M±0.05mm;(2)首先以胎体的一个侧面A作为Z值基准过渡面,该面以螺钉紧固的方式贴覆于工具板上,然后开始胎体上除侧面A之外的其他型面的加工;在进行上述型面加工时,首先找正Z值基准过渡面,然后将Z轴零点提高a尺寸,作为空间辅助工件坐标系原点,并以该空间辅助工件坐标系原点为基准进行数控加工,同时该空间辅助工件坐标系原点又作为后续加工的辅助基准;(3)当除侧面A之外的其他型面加工完成后,钻、镗胎体上的孔Ⅰ(1)、孔Ⅱ(2)作为基准孔,将工具板拆下,再将数控加工好后的底面C作为下一步工序的安装底面,底面C用对合销及螺钉安装于底板(3)上,此时,胎体呈直立状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坚,王鹏,方志金,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