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曲面型胎的数控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679598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08 07: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曲面型胎的数控加工方法,其是先以胎体的一个侧面A作为Z值基准过渡面,在进行型面加工时,找正Z值基准过渡面,然后将Z轴零点提高4mm,作为空间辅助工件坐标系原点,并以该空间辅助工件坐标系原点为基准进行数控加工,当胎体直立后,以胎体上的孔为基准,从侧面A偏移a尺寸找正原点,重新设立工件坐标系(空间辅助工件坐标系);当胎体加工完毕后,由工艺编程人员给出底板基准孔距空间辅助工件坐标系的精确X、Y偏值,在底板上反尺寸后加工出底板基准孔,此时便完成了空间辅助工件坐标系到底板上实际基准工件坐标系的过渡。本发明专利技术改变了工件的装夹方式、定位基准的重新选择以及空间复制工件坐标系的建立方式,保证了加工出的多曲面型胎类工件能够完美的达到精度要求和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类多曲面型胎的数控加工方法,属于数控加工

技术介绍
多曲面型胎类工件,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因此导致加工工艺复杂,从而很难满足精度要求和使用要求。以航空钣金制造中经常使用的工艺装备-型胎为例,如图1所示,通常情况下,其采用的数控加工的方法为:胎体固定在底板上(底板作为安装工具板),数控加工出的胎体的各处型面并划零件边缘线,该工装的结构特殊处在于胎体尺寸60mm(厚)*228mm(宽)*345mm(长),如果按上述方式装夹加工,即工件如图1“立”于底板上加工,则存在以下几点不足之处:1、需要加长各类数控铣削刀具,由于胎体“立”起来摆放的高度达230mm加工中的刀具就需要刀头及刀杆总长度超过230mm以上(三轴情况下),对于刀具库不具有加长刀具的企业,则需要企业外购方式另配刀具,这样无疑大大降低了企业的原有刀具利用率,也加大了企业的制造成本。2、如果使用加长刀具三轴加工,可能会发生刀具发颤现象(由于刀头及刀杆过长),而且刀具的刀杆部分与加工工件(胎体)间隙过小,也不利于排屑,降低加工精度,降低工件的装夹强度。3、即便是在使用三轴加长铣刀粗铣加工后,改用五轴半精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多曲面型胎的数控加工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曲面型胎的数控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胎体厚二面数控精铣至目标尺寸M±0.05mm;(2)首先以胎体的一个侧面A作为Z值基准过渡面,该面以螺钉紧固的方式贴覆于工具板上,然后开始胎体上除侧面A之外的其他型面的加工;在进行上述型面加工时,首先找正Z值基准过渡面,然后将Z轴零点提高a尺寸,作为空间辅助工件坐标系原点,并以该空间辅助工件坐标系原点为基准进行数控加工,同时该空间辅助工件坐标系原点又作为后续加工的辅助基准;(3)当除侧面A之外的其他型面加工完成后,钻、镗胎体上的孔Ⅰ(1)、孔Ⅱ(2)作为基准孔,将工具板拆下,再将数控加工好后的底面C作为下一步工序的安装底面,底面C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曲面型胎的数控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胎体厚二面数控精铣至目标尺寸M±0.05mm;(2)首先以胎体的一个侧面A作为Z值基准过渡面,该面以螺钉紧固的方式贴覆于工具板上,然后开始胎体上除侧面A之外的其他型面的加工;在进行上述型面加工时,首先找正Z值基准过渡面,然后将Z轴零点提高a尺寸,作为空间辅助工件坐标系原点,并以该空间辅助工件坐标系原点为基准进行数控加工,同时该空间辅助工件坐标系原点又作为后续加工的辅助基准;(3)当除侧面A之外的其他型面加工完成后,钻、镗胎体上的孔Ⅰ(1)、孔Ⅱ(2)作为基准孔,将工具板拆下,再将数控加工好后的底面C作为下一步工序的安装底面,底面C用对合销及螺钉安装于底板(3)上,此时,胎体呈直立状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坚王鹏方志金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