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的导光板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672069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07 20:10
一种导光板,包括上表面、下表面和侧面,所述上表面为出光面,所述下表面设置有由多个导光点组成的导光网点,至少一部分导光点包括波长转换元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导光板利用波长转换元件的光扩散效果,将波长转换元件结合或者替代现有技术中的扩散网点或者微结构,直接将波长转换元件设置在导光网点,得到一种新型的具有波长转换功能的导光板。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背光模组、显示装置以及调节背光单元出光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显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的导光板、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本专利技术还设计一种调节背光单元出光的方法。
技术介绍
量子点又称为纳米晶体,为粒径通常为1-20纳米之间、并具有晶体结构的材料。由于电子和空穴被量子限域,连续的能带结构变成具有分子特性的分立能级结构,受激后可以向周围发射荧光。量子点的荧光光发射特性可以通过控制其组成、粒径大小、结构来实现。由于量子点具有粒子大小可控、分散均匀、激发转化效率高、稳定且光效较高等优异的光学性质,其在显示器件领域已经展示出较大的应用前景。尤其是量子点的发光光谱的半峰宽比现有显示领域使用的荧光粉窄,可使电视具有高色域(NTSC)。导光板是背光模组中的一个重要元件,其主要功能在于引导光线方向,以提高面光的亮度及控制亮度均匀。导光板的下表面设置具有一定排布规律的导光网点,通过导光网点的散射作用,破坏光线在导光板内的全反射,使光线能够均匀的从导光板上表面出射,从而将线光源或点光源转化为面光源。通过各种疏密、大小不一的导光网点,可使导光板均匀发光。现有技术的导光点主要包括扩散网点、微结构或者微光栅。目前,量子点在显示装置中的应用主要为将量子点分散在介质中,并设置在导光板的入光面或者出光面附近。将量子点设置在入光面附近,易受到光源温度的影响降低寿命。将量子点设置在出光面附近,量子点用量较大,成本较高。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对量子点与导光板的结合方式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新的导光板,结合了导光板和波长转换元件的特点。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导光板,包括上表面、下表面和侧面,所述上表面为出光面,所述下表面设置有由多个导光点组成的导光网点,至少一部分导光点包括波长转换元件。优选地,所述波长转换元件包括量子点、荧光粉或者二者的混合物。优选地,所述波长转换元件为量子点,所述量子点均匀分散在基体材料中。优选地,所述基体材料包括聚合物、单体、玻璃中的一种或者多种。优选地,所述基体材料中还包括扩散粒子。优选地,所述导光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基底,所述导光网点设置在所述基底上。优选地,所述导光网点由导光墨水印刷形成,所述导光墨水中包括所述波长转换元件。优选地,所述导光网点包括微结构,所述微结构表面设置有所述波长转换元件。优选地,所述微结构为向导光板内部凹陷的凹槽,所述凹槽中填充有所述波长转换元件。优选地,所述波长转换元件表面设置有密封件。优选地,所述出光面设置有微透镜结构或者棱镜结构。优选地,靠近所述入光面的所述导光网点的密度较小,远离所述入光面的所述导光网点的密度较大。优选地,靠近所述入光面的所述导光网点的尺寸较小,远离所述入光面的所述导光网点的尺寸较大。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背光单元,包括发光器件和如上所述的导光板。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背光单元以及用于显示图像的图像面板。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调节背光单元出光的方法,所述背光单元包括发光器件和导光板,包括上表面、下表面和侧面,所述上表面为出光面,所述下表面设置有由多个导光点组成的导光网点,至少一部分导光点包括波长转换元件,所述方法包括通过调节导光网点的分布、形状和尺寸,来调节所述背光单元出光的颜色、亮度和均匀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导光板利用波长转换元件的光扩散效果,通过将波长转换元件结合或者替代现有技术中的扩散网点和微结构,直接将波长转换元件设置在导光网点,将波长转换元件与导光板的结合直接融入到导光板的制作过程中,得到一种新型的具有波长转换功能的导光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背光单元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导光板下表面的示意图;图3为图2中导光板下表面中的一个导光点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下表面打印导光点的导光板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下表面打印导光点的导光板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下表面具有微结构导光点的导光板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下表面具有微结构导光点的导光板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下表面具有微结构导光点的导光板的示意图;图9为图4中导光点的放大示意图;图10为图5中波长转换元件的放大示意图;图11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导光板的截面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中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导光板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实施方式。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本专利技术的附图仅为示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其具体尺寸比例以说明书内容或者
公知常识为准。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背光单元100以及用于显示图像的图像面板。图像面板包括但不限于液晶面板。如图1所示,背光单元100包括发光器件102和导光板104。从
光路的角度来看,导光板104包括入光面106和出光面108。发光器件102邻近于入光面106。从形状的角度来看,导光板104包括上表面、下表面和侧面。上表面即为出光面108。优选地,发光器件102包括基板和安装在基板上的多个发光器件芯片。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背光单元100还包括反射片103,用于将反射导光板104的下表面射出的光反射回去。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背光单元100还包括设置在出光面108上方的光学膜片。光学膜片包括但不限于扩散膜片和增亮膜片。图1所示的导光板104为侧入式,入光面106位于导光板104的侧面。在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导光板104为直下式,入光面106为导光板104的下表面。如图2所示,导光板104包括光学级板材109和设置在导光板104下表面的导光网点。导光网点由成阵列排布的多个导光点110组成。至少一部分导光点110包括波长转换元件112。波长转换元件112均匀地分布在导光网点中。在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所有导光点110都包括波长转换元件112。波长转换元件112包括但不限于量子点114、荧光粉或者量子点114和荧光粉的混合物。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导光点110为均匀分散有量子点114的基体材料115。基体材料115包括但不限于单体、聚合物和玻璃。优选地,基体材料115中还包括扩散粒子。基体材料115的优选厚度范围为1微米-1000微米。量子点114为红光量子点与绿光量子点的混合物。量子点114为点光源,受到激发后产生发射光谱,发射光谱向周围扩散形成点光源。利用量子点114的扩散光源特点,将其与导光板104的导光网点结合,形成一种新的导光板104。量子点114包括如下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II族-VIA族化合物(特指由II族元素与VIA族元素组成的化合物)、IV族-VIA族化合物(特指由IV族元素与VIA族元素组成的化合物)、III族-VA族化合物(特指由III族元素与VA族元素组成的化合物)、I族-VIA族化合物(特指由I族元素与VIA族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量子点114结构包括但不限于有上述化合物组成的核、核壳结构、合金或者梯度合金结构。优选地,量子点114为硒化镉/硫化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光板,包括上表面、下表面和侧面,所述上表面为出光面,所述下表面设置有由多个导光点组成的导光网点,其特征在于,至少一部分导光点包括波长转换元件。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4.12 CN 201610224552X1.一种导光板,包括上表面、下表面和侧面,所述上表面为出光面,所述下表面设置有由多个导光点组成的导光网点,其特征在于,至少一部分导光点包括波长转换元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波长转换元件包括量子点、荧光粉或者二者的混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波长转换元件为量子点,所述量子点均匀分散在基体材料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材料包括聚合物、单体、玻璃中的一种或者多种。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材料中还包括扩散粒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基底,所述导光网点设置在所述基底上。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网点由导光墨水印刷形成,所述导光墨水中包括所述波长转换元件。8.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网点包括微结构,所述微结构表面设置有所述波长转换元件。9.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允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星烁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