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光板以及应用该导光板的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800155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30 2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导光板以及应用该导光板的显示装置,该导光板包括板体以及多个微结构。板体其具有入光面。这些微结构形成于入光面,在第一方向上与至少一相邻的这些微结构彼此重叠。该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显示介质以及背光模块,其中第二基板相对第一基板设置,显示介质设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喷墨或是涂布的方式于导光板的入光面形成多个微结构,此种方式可批次、大量的处理多个导光板,并达成快速大量的制作、缩短微结构工艺时序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导光板以及应用该导光板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面板为一种非自发光的显示装置,故为了达到显示的效果,主要通过一个背光或是前光模块将外部的光源导向液晶显示面板以实现显示的功能。一般侧向式的背光模块的主要构件至少有:光源以及导光板所组成。光源通常为点光源或者线光源,点光源如发光二极管(LED)。而导光板则用以引导光线的方向,光源从导光板的侧面(入射面)进入导光板,通过导光板的一反射面反射、散射,形成各方面均匀的散射光线,并从导光板的出光面离开进入液晶显示面板,以提供液晶显示面板分布均匀的平面光。承前,随着液晶显示面板尺寸越来越大,实务上于成本考量的前提下,多采用多个发光二极管排列成线状的光源带(Light bar)的方式以取代传统的线光源。然而,点光源提供的光线入射于导光板入光面时,易产生明显的亮暗交替的现象,在业界一般称为热点(Hotspot),导致导光板出光不均匀。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可改善热点、可快速大量制作、易于调整微结构分布以及形状、缩短微结构工艺时序、成本低廉的导光板以及其制作方法,为本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之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导光板以及应用该导光板的显示装置,可改善热点、可快速大量制作、易于调整微结构分布以及形状、缩短微结构工艺时序、成本低廉的导光板以及制作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导光板,其包括板体以及多个微结构。板体其具有入光面。多个微结构形成于入光面,在第一方向上至少一相邻的这些微结构彼此重叠。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显示介质以及背光模块。第二基板相对第一基板设置。显示介质设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背光模块设置于第一基板远离该第二基板的一侧。背光模块包括导光板以及至少一光源,光源对应导光板的入光面设置。导光板具有板体及多个微结构。多个微结构形成于导光板的入光面,且在第一方向上与至少一相邻的这些微结构彼此重叠。在一实施例中,这些微结构分别具有几何中心,且这些微结构各具有宽度与高度,在第一方向上与相邻的这些微结构的几何中心的距离介于0.01毫米至0.05毫米之间。在一实施例中,在第一方向上与至少一相邻的这些微结构的高度不同。在一实施例中,在第二方向上与至少一相邻的这些微结构彼此重叠,而第二方向大致与第一方向垂直。在一实施例中,这些微结构高度与微结构宽度比介于0.2至0.6之间。在一实施例中,入光面形成第一粗糙区以及第二粗糙区。并且,位于第一粗糙区的这些微结构的高度大于位于第二粗糙区的这些微结构的高度。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通过喷墨或是涂布的方式于导光板的入光面形成多个微结构,此种方式可批次、大量的处理多个导光板,并达成快速大量的制作、缩短微结构工艺时序的优点。此外,相较机械加工,喷墨或是涂布的方式还可依据不同的产品的需求,在不须调整机具模型的情况下,进行微结构的分布的调整。此外,本专利技术还可通过彼此重叠的微结构达到改善热点的功效。【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2A为本专利技术的导光板搭配发光二极管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B为图2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2C为图2B的俯视示意图。图2D为单个微结构的放大示意图。图2E为微结构高度与微结构宽度的比值与能量耗损的关系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导光板搭配发光二极管的第二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导光板搭配发光二极管的第三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A为本专利技术的导光板搭配发光二极管的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图。图5B为图5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C为图5B的俯视示意图。图?为不同的相邻微结构宽度总和与能量耗损的关系图。图5E为本实施例相较现有技术中导光板的距离-能量关系图。图6A为本专利技术的导光板第五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B为本实施例相较现有技术中导光板的距离-能量关系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背光模块21:第一基板22:第二基板23:显示介质10、30、40、50、60:导光板12a、32、42、52、62:入光面12b:出光面14、34、34a、34b、44、44a、44b、54、64:微结构321a:第一粗糙区321b:第二粗糙区141、541:几何中心d:距离D:微结构宽度L:光源Η:微结构高度X:第一方向Y:第二方向【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照相关图式,说明依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导光板及应用导光板的显示装置,其中相同的元件将以相同的参照符号加以说明。另外,本专利技术所有实施例的图示只是示意,不代表真实尺寸与比例。请先一并参考图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块1、第一基板21、第二基板22以及显示介质23。第二基板22相对第一基板21设置。显不介质23设置于第一基板21与第二基板22之间。背光模块1则设置于第一基板21远离该第二基板22的一侧。背光模块1包括导光板10以及至少一光源L,光源L对应导光板10的入光面12a设置。详细的导光板10结构将待后述。通过导光板10可使得光源L提供的光线进入导光板10后从导光板10的出光面12b离开并依序进入第一基板21、显示介质23以及第二基板22后离开显示装置,以实现显示的功能。接着,请一并参考图2A至图2E,其分别为图2A为本专利技术的导光板搭配发光二极管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2B的俯视示意图、单个微结构的放大示意图。图2E为微结构高度与微结构宽度的比值与能量耗损的关系图。且在第一方向上与至少一相邻的这些微结构彼此重叠。本实施例的导光板10由板体及多个微结构14。多个微结构14形成于导光板1的入光面12a。导光板10搭配的光源L位于入光面12a侧,光束将会由入光面12a进入导光板10。本实施例的导光板10可为一可透光的板体,并搭配至少一光源L使用,光源L例如可为发光二极管。这些微结构14由墨水材通过喷墨或涂布的方式所构成。且墨水材可以具有光固化的特性。因此,墨水材还包括感光剂。例如,本实施例的墨水材可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故,墨水形成于入光面后将会被固化以形成这些微结构14。因本实施例的墨水材为光固化材质,故可通过照射UV光的方式形成多个微结构14。本实施例的这些微结构14的形状、大小皆相同,且均布于入光面12a上。另外,图面的这些微结构14的数量以及列数为参考,不以此为限制。若采用喷墨的方式,可通过驱动装置沿着轨道将墨水夹的墨水喷出,且作业上可一并将多个导光板相邻排列,一并将这些导光板的入光面一并加工,通过此种方式即可达到批次、大量的处理多个导光板,并达成快速大量的制作、缩短微结构工艺时序的目的。以上制作方法,相较传统的机械加工成本更低、且依据不同的产品线不同的热点情况,可通过入光面表面改质的方式的调整微结构的高度即可,而不须如现有技术中的机械加工需要特别搭配不同的治具,故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制作方法更为简便。此外,鉴于机械加工的设备的限制,其加工的微结构的尺寸亦有所限制,而如本实施例采用喷墨方式形成的墨水材的微结构尺寸并无此限制,故可提供尺寸更小的微结构,设计上更具有弹性。然而,本实施例的导光板10实际应用时,可搭配多个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所产生的光束可从导光板10的入光面12a进入这些微结构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包括:一板体,其具有一入光面;以及多个微结构形成于该入光面,在一第一方向上与至少一相邻的所述微结构彼此重叠。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文升
申请(专利权)人: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