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扭矩角度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656200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05 1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传感器,特别涉及一种扭矩角度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第一角度信号采集单元、第二角度信号采集单元、信号处理单元,所述第一角度信号采集单元、信号处理单元的信号输入端均连接来自输入轴的第一角度信号,第二角度信号采集单元、信号处理单元的信号输入端均连接来自输出轴的第二角度信号;第一角度信号采集单元、第二角度信号采集单元中均设置有激励线圈和接收线圈,所述激励线圈设置为依次串联的第一激励线圈和第二激励线圈,接收线圈设置与电路板分别相连的第一接收线圈和第二接收线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精确测量接收信号,并且能够同时采集角度信号和扭矩信号的扭矩角度传感器,而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体积小、集成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传感器,特别涉及一种扭矩角度传感器
技术介绍
角度传感器是测量旋转体角位移等物理参数的传感器,而扭矩传感器是对各种旋转或非旋转机械部件上对扭转力矩感知的检测,现有的机电系统中经常要求检测位移、角度、以及扭矩。现有技术中的传感器大多数采用的是单一的信号采集模式,使得传感器进行采集时只能单一的采集角度信号或者扭矩信号,而且激励线圈的绕线方式大多数采用不带中间抽头的激励线圈绕制而成,使提供的交流信号较弱,不利于信号的准确测量,而且激励线圈和接收线圈的绕法导致传感器的体积过大。因此迫切的需要一种能够精确测量接收信号,并且能够同时采集角度信号和扭矩信号的扭矩角度传感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扭矩角度传感器,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精确测量接收信号,并且能够同时采集角度信号和扭矩信号的扭矩角度传感器,而且本技术的体积小、集成度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措施:一种扭矩角度传感器,包括第一角度信号采集单元、第二角度信号采集单元以及信号处理单元,所述第一角度信号采集单元、信号处理单元的信号输入端均连接来自输入轴的第一角度信号,所述第二角度信号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扭矩角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角度信号采集单元(10)、第二角度信号采集单元(20)以及信号处理单元(30),所述第一角度信号采集单元(10)、信号处理单元(30)的信号输入端均连接来自输入轴的第一角度信号,所述第二角度信号采集单元(20)、信号处理单元(30)的信号输入端均连接来自输出轴的第二角度信号;所述第一角度信号采集单元(10)中设置有激励线圈和接收线圈,所述激励线圈设置为依次串联的第一激励线圈(L1)和第二激励线圈(L2);所述接收线圈至少设置为与电路板分别相连的第一接收线圈(L3)和第二接收线圈(L4);所述第一激励线圈(L1)、第二激励线圈(L2)、第一接收线圈(L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扭矩角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角度信号采集单元(10)、第二角度信号采集单元(20)以及信号处理单元(30),所述第一角度信号采集单元(10)、信号处理单元(30)的信号输入端均连接来自输入轴的第一角度信号,所述第二角度信号采集单元(20)、信号处理单元(30)的信号输入端均连接来自输出轴的第二角度信号;所述第一角度信号采集单元(10)中设置有激励线圈和接收线圈,所述激励线圈设置为依次串联的第一激励线圈(L1)和第二激励线圈(L2);所述接收线圈至少设置为与电路板分别相连的第一接收线圈(L3)和第二接收线圈(L4);所述第一激励线圈(L1)、第二激励线圈(L2)、第一接收线圈(L3)和第二接收线圈(L4)均沿圆周方向环绕排布,且均同轴设置;所述第一激励线圈(L1)和第二激励线圈(L2)分别设置在接收线圈的内外两侧,且第一激励线圈(L1)和第二激励线圈(L2)的旋绕方向相反;所述接收线圈的绕线方式相同,即单个接收线圈沿圆周方向的正反两个方向旋绕至少两个圆周,且单个接收线圈的两个圆周的绕线轨迹在电路板所处平面上的投影形成若干依次相连的闭合回路;所述第一接收线圈(L3)和第二接收线圈(L4)之间以同轴设置的轴心为圆心并旋转偏差一定角度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扭矩角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度信号采集单元(10)包括第一芯片(U1),所述第一芯片(U1)的引脚1接地,第一芯片(U1)的引脚2连接第一电阻(R1)的一端、第一角度信号、以及信号处理单元(30),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电源,所述第一芯片(U1)的引脚3悬空放置,第一芯片(U1)的引脚4连接第四电容(C4)的一端以及电源,所述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第一芯片(U1)的引脚5连接第五电容(C5)的一端并接基准电源,所述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连接第一芯片(U1)的引脚6、引脚7并接地,所述第一芯片(U1)的引脚8、引脚10分别连接第四电感(L4)、第三电感(L3)的一端,所述第四电感(L4)、第三电感(L3)的另一端以及第一芯片(U1)的引脚9均接地, 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宇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沃巴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