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648920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04 19: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其阀腔内设有空心芯轴,活塞,空心芯轴的两端设有空心通孔,空心芯轴两端设有密封垫,活塞设置于压力腔中,活塞将压力腔分隔成大压室和小压室,阀体的阀座上固定连接有先导阀,其中先导阀包括电磁单元,电磁单元与阀座隔离式设置,阀座的内腔设有与电磁单元的阀芯相对应的通孔活塞,以及与通孔活塞密封连接的膜片,膜片的外周边缘与阀座密封固定连接,通孔活塞的通孔与设置于阀体内的第一压力源流道连通,第一压力源流道与压力源输入孔连通,阀座的内腔一侧设有贯穿阀座底部的通孔,通孔与设置于阀体内的第二压力源流道连通,第二压力源流道与大压室连通。其能够避免电磁单元受杂质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
技术介绍
目前,在机械设备
,广泛采用液动阀门,为了达到自控、远控以及微机控制,就必须配以电磁换向阀,通过电磁换向阀控制液动阀门的活塞式压力缸,以此来达到控制阀门的启闭,目前市场上出现的电磁换向阀,它由阀体一、阀体二、阀体三、芯轴一、芯轴二、碗型活塞、异型衬套、双密封衬套、密封胶垫、组合定位圈、芯轴二衬套、左端盖、右端盖、手动手柄及先导阀等组成,尽管能起到控制阀门的启闭作用,但是这种电磁阀的电磁单元与供水阀体部分是贯通的,动铁芯在阀座的内腔运动,控制隔膜板中心的中心孔开启或关闭,流体中的杂质流经电磁阀,易造成电磁单元受到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避免电磁单元受杂质污染的一种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包括阀体,设置于该阀体内的阀腔,与该阀腔相连通的压力源输入孔,输出孔,第一输入/输出孔和第二输入/输出孔,所述阀腔内设有空心芯轴,以及与该空心芯轴一端连接的活塞,所述空心芯轴的两端设有与芯轴轴线垂直的空心通孔,所述空心芯轴两端设有密封垫,所述活塞设置于由活塞盖内侧与所述阀体左端构成的压力腔中,所述活塞将所述压力腔分隔成大压室和小压室,所述阀体的阀座上固定连接有先导阀,其中所述先导阀包括电磁单元,所述电磁单元与所述阀座隔离式设置,所述阀座的内腔设有与所述电磁单元的阀芯相对应的通孔活塞,以及与所述通孔活塞密封连接的膜片,所述膜片的外周边缘与所述阀座密封固定连接,所述通孔活塞的通孔与设置于所述阀体内的第一压力源
流道连通,所述第一压力源流道与所述压力源输入孔连通,所述阀座的内腔一侧设有贯穿所述阀座底部的通孔,所述通孔与设置于所述阀体内的第二压力源流道连通,所述第二压力源流道与所述大压室连通。优选地,上述的一种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其中所述电磁单元的阀芯依次包括静铁芯,动铁芯和随动芯轴,所述静铁芯和所述动铁芯设置于电磁单元内,与所述阀座隔离,所述阀座设有与所述随动芯轴对应的导入孔,所述随动芯轴向外延伸,并穿过所述导入孔伸入至所述阀座的内腔,与所述通孔活塞相对应,所述随动芯轴的外壁与所述导入孔内壁密封活动连接。优选地,上述的一种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其中所述随动芯轴外端包覆有密封包胶垫。优选地,上述的一种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其中所述压力源输入孔,第一输入/输出孔和第二输入/输出孔内分别设有过滤网。较现有技术,本技术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本技术中电磁单元的阀芯依次包括静铁芯,动铁芯和随动芯轴,所述静铁芯和所述动铁芯设置于电磁单元内,与所述阀座隔离,所述阀座设有与所述随动芯轴对应的导入孔,所述随动芯轴向外延伸,并穿过所述导入孔伸入至所述阀座的内腔,与所述活塞对应,其可控制所述第一压力源流道的开启和关闭,所述随动芯轴外壁与所述导入孔内壁密封活动连接,其有效地将供述阀体和电磁单元进行隔离,供水阀体中的流体不会进入电磁单元的内部,不会对电磁单元造成污染。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一种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技术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如图1所示,一种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包括阀体1,设置于该阀体1内的阀腔2,与该阀腔2相连通的压力源输入孔3,输出孔6,第一输入/输出孔
5和第二输入/输出孔6,所述阀腔2内设有空心芯轴7,以及与该空心芯轴7一端连接的活塞8,所述空心芯轴7的两端设有与芯轴轴线垂直的空心通孔9,所述空心芯轴7两端设有密封垫10,所述活塞8设置于由活塞盖内侧与所述阀体1左端构成的压力腔中,所述活塞8将所述压力腔分隔成大压室11和小压室12,所述阀体1的阀座14上固定连接有先导阀13,其中所述先导阀13包括电磁单元,所述电磁单元与所述阀座14隔离式设置,所述阀座14的内腔设有与所述电磁单元的阀芯相对应的通孔活塞15,以及与所述通孔活塞15密封连接的膜片16,所述膜片16的外周边缘与所述阀座14密封固定连接,所述通孔活塞15的通孔与设置于所述阀体1内的第一压力源流道17连通,所述第一压力源流道17与所述压力源输入孔3连通,所述阀座14的内腔一侧设有贯穿所述阀座14底部的通孔,所述通孔与设置于所述阀体1内的第二压力源流道18连通,所述第二压力源流道18与所述大压室11连通。其中所述电磁单元的阀芯依次包括静铁芯19,动铁芯20和随动芯轴21,所述静铁芯19和所述动铁芯20设置于电磁单元内,与所述阀座14隔离,所述阀座14设有与所述随动芯轴21对应的导入孔,所述随动芯轴21向外延伸,并穿过所述导入孔伸入至所述阀座14的内腔,与所述通孔活塞15相对应,所述随动芯轴21的外壁与所述导入孔内壁密封活动连接。其中所述随动芯轴21外端包覆有密封包胶垫。其中所述压力源输入孔3,第一输入/输出孔5和第二输入/输出孔6内分别设有过滤网。本技术中电磁单元的阀芯依次包括静铁芯,动铁芯和随动芯轴,所述静铁芯和所述动铁芯设置于电磁单元内,与所述阀座隔离,所述阀座设有与所述随动芯轴对应的导入孔,所述随动芯轴向外延伸,并穿过所述导入孔伸入至所述阀座的内腔,与所述活塞对应,其可控制所述第一压力源流道的开启和关闭,所述随动芯轴外壁与所述导入孔内壁密封活动连接,其有效地将供述阀体和电磁单元进行隔离,供水阀体中的流体不会进入电磁单元的内部,不会对电磁单元造成污染。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内。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包括阀体,设置于该阀体内的阀腔,与该阀腔相连通的压力源输入孔,输出孔,第一输入/输出孔和第二输入/输出孔,所述阀腔内设有空心芯轴,以及与该空心芯轴一端连接的活塞,所述空心芯轴的两端设有与芯轴轴线垂直的空心通孔,所述空心芯轴两端设有密封垫,所述活塞设置于由活塞盖内侧与所述阀体左端构成的压力腔中,所述活塞将所述压力腔分隔成大压室和小压室,所述阀体的阀座上固定连接有先导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先导阀包括电磁单元,所述电磁单元与所述阀座隔离式设置,所述阀座的内腔设有与所述电磁单元的阀芯相对应的通孔活塞,以及与所述通孔活塞密封连接的膜片,所述膜片的外周边缘与所述阀座密封固定连接,所述通孔活塞的通孔与设置于所述阀体内的第一压力源流道连通,所述第一压力源流道与所述压力源输入孔连通,所述阀座的内腔一侧设有贯穿所述阀座底部的通孔,所述通孔与设置于所述阀体内的第二压力源流道连通,所述第二压力源流道与所述大压室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包括阀体,设置于该阀体内的阀腔,与该阀腔相连通的压力源输入孔,输出孔,第一输入/输出孔和第二输入/输出孔,所述阀腔内设有空心芯轴,以及与该空心芯轴一端连接的活塞,所述空心芯轴的两端设有与芯轴轴线垂直的空心通孔,所述空心芯轴两端设有密封垫,所述活塞设置于由活塞盖内侧与所述阀体左端构成的压力腔中,所述活塞将所述压力腔分隔成大压室和小压室,所述阀体的阀座上固定连接有先导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先导阀包括电磁单元,所述电磁单元与所述阀座隔离式设置,所述阀座的内腔设有与所述电磁单元的阀芯相对应的通孔活塞,以及与所述通孔活塞密封连接的膜片,所述膜片的外周边缘与所述阀座密封固定连接,所述通孔活塞的通孔与设置于所述阀体内的第一压力源流道连通,所述第一压力源流道与所述压力源输入孔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茅志华
申请(专利权)人:象山兴驰液压润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