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绞纱分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645277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04 0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绞纱分线装置,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一侧的第一横梁,所述第一横梁通过固定板支撑,且所述第一横梁顶端设置第二横梁;所述第二横梁通过连接线与安装在所述底座一侧的控制箱内部电性连接,且所述第二横梁顶端设置气缸;所述气缸一端连接横架,且所述横架一侧设置分线手;所述横架内部设置卡槽,且所述卡槽内部安装分线手固定座;所述分线手固定座内部固定分线手;所述第一横梁与所述气缸之间通过连接板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均匀分布的分线手,使纱线在加工过程中不会出现纱线成绞分线不均匀现象,并且通过控制箱控制气缸实现横架的运动,操作简单,结构紧凑,体积小,节约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分线装置,具体为一种新型绞纱分线装置,属于绞纱加工设备应用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纱线的要求越来越高,纱线是用各种纺织纤维加工成一定细度的产品,用于织布、制绳、制线、针织和刺绣等,纱线的质量直接决定着制成品的质量,纱线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进行绞纱分线,而绞纱分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此,绞纱分线在纱线加工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目前的绞纱分线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传统的绞纱成绞扎绞采用的是人工分线来扎绞,不仅分线不均匀,效率低,而且极易串绞等一系列病疵,从而影响后道染色和段染的不均匀等问题,纱线成绞分线不均匀问题,而目前的绞纱分线经常出现纱线成绞串绞问题,当出现纱线成绞串绞问题时,需要长时间的处理,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目前的纱线成绞扎绞效率低,增加生产成本,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绞纱分线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绞纱分线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绞纱分线装置,一种新型绞纱分线装置,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一侧的第一横梁,所述第一横梁通过固定板支撑,且所述第一横梁顶端设置第二横梁;所述第二横梁通过连接线与安装在所述底座一侧的控制箱内部电性连接,且所述第二横梁顶端设置气缸;所述气缸一端连接横架,且所述横架一侧设置分线手;所述横架内部设置卡槽,且所述卡槽内部安装分线手固定座;所述分线手固定座内部固定分线手;所述第一横梁与所述气缸之间通过连接板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分线槽,所述分线手与所述分线手固定座连接处设置分线槽。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分线槽的直径小于所述分线手的直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分线手四个连接成一组,且所述分线手之间间距相等,所述横架一侧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分线手。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横梁、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底座之间形成三角形结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气缸内部与所述控制箱内部电性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气缸与所述横架之间滑动连接,且所述横架的轴心线与所述第二横梁的轴心线平行。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设置均匀分布的分线手,使纱线在加工过程中不会出现纱线成绞分线不均匀现象,并且通过控制箱控制气缸实现横架的运动,操作简单,结构紧凑,体积小;2、在横架内部的卡槽上安装多组分线手,且每组分线手有四个,加快了分线效率以及解决纱线成绞扎绞效率低的问题,节约了生产成本,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适合推广使用。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分线手连接示意图;图中标号:1、第一横梁;2、连接线;3、第二横梁;4、分线手;5、横架;6、气缸;7、控制箱;8、底座;9、固定板;10、连接板;41、分线槽;42、分线手固定座;51、卡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绞纱分线装置,包括底座8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8一侧的第一横梁1,所述第一横梁1通过固定板9支撑,且所述第一横梁1顶端设置第二横梁3;所述第二横梁3通过连接线2与安装在所述底座8一侧的控制箱7内部电性连接,且所述第二横梁3顶端设置气缸6;所述气缸6一端连接横架5,且所述横架5一侧设置分线手4;所述横架5内部设置卡槽51,且所述卡槽51内部安装分线手固定座42;所述分线手固定座42内部固定分线手4;所述第一横梁1与所述气缸6之间通过连接板10连接。还包括分线槽41,所述分线手4与所述分线手固定座42连接处设置分线槽41,方便进行分线操作。所述分线槽41的直径小于所述分线手4的直径,使分线过程不会出现脱线状况。所述分线手4四个连接成一组,且所述分线手4之间间距相等,所述横架5一侧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分线手4,加快工作效率,节约生产成本。所述第一横梁1、所述固定板9与所述底座8之间形成三角形结构,使整体更加稳定。所述气缸6内部与所述控制箱7内部电性连接。所述气缸6与所述横架5之间滑动连接,且所述横架5的轴心线与所述第二横梁3的轴心线平行,方便使用。本技术在使用时,检查机器是否有故障,检查完成后接通电源,纱线成绞完成后,成绞机器停止,通过控制箱7将气缸6开启,分线手4安装在横架5上,气缸6将分线手4放下,插入纱线,人工完成扎绞后,通过控制箱7关闭气缸6,分线手4收回,转动整体成绞框架,进入下一道的扎绞。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绞纱分线装置,包括底座(8)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8)一侧的第一横梁(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梁(1)通过固定板(9)支撑,且所述第一横梁(1)顶端设置第二横梁(3);所述第二横梁(3)通过连接线(2)与安装在所述底座(8)一侧的控制箱(7)内部电性连接,且所述第二横梁(3)顶端设置气缸(6);所述气缸(6)一端连接横架(5),且所述横架(5)一侧设置分线手(4);所述横架(5)内部设置卡槽(51),且所述卡槽(51)内部安装分线手固定座(42);所述分线手固定座(42)内部固定分线手(4);所述第一横梁(1)与所述气缸(6)之间通过连接板(10)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绞纱分线装置,包括底座(8)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8)一侧的第一横梁(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梁(1)通过固定板(9)支撑,且所述第一横梁(1)顶端设置第二横梁(3);所述第二横梁(3)通过连接线(2)与安装在所述底座(8)一侧的控制箱(7)内部电性连接,且所述第二横梁(3)顶端设置气缸(6);所述气缸(6)一端连接横架(5),且所述横架(5)一侧设置分线手(4);所述横架(5)内部设置卡槽(51),且所述卡槽(51)内部安装分线手固定座(42);所述分线手固定座(42)内部固定分线手(4);所述第一横梁(1)与所述气缸(6)之间通过连接板(10)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绞纱分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线槽(41),所述分线手(4)与所述分线手固定座(42)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玮华林醉武董富荣许高华张钰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永宝利染丝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