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防抖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636538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02 2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防抖动电路,具体是一种新型的防抖动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防抖动电路防抖动效果不佳、抗干扰能力差的问题。一种新型的防抖动电路,包括第一反相器、第二反相器、按钮、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其中,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与正电源端连接,且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通过第一电容与负电源端连接;第一反相器的输出端与第二反相器的输入端连接,且第一反相器的输出端依次通过第一电阻、第二电容与负电源端连接;第一反相器的输出端通过第二电阻与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阴极与负电源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防抖动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防抖动电路,具体是一种新型的防抖动电路
技术介绍
防抖动电路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控制电路。现有的防抖动电路包括RC防抖动电路、RS触发器防抖动电路等。然而实践表明,现有防抖动电路由于自身结构所限,普遍存在防抖动效果不佳、抗干扰能力差的问题。基于此,有必要专利技术一种全新的防抖动电路,以解决现有防抖动电路防抖动效果不佳、抗干扰能力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防抖动电路防抖动效果不佳、抗干扰能力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的防抖动电路。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新型的防抖动电路,包括第一反相器、第二反相器、按钮、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其中,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与正电源端连接,且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通过第一电容与负电源端连接;第一反相器的输出端与第二反相器的输入端连接,且第一反相器的输出端依次通过第一电阻、第二电容与负电源端连接;第一反相器的输出端通过第二电阻与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阴极与负电源端连接;第二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正电源端连接,且第二反相器的输出端通过第三电阻与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阴极与负电源端连接;按钮的一端通过第一电容与负电源端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电容与负电源端连接。具体工作过程如下:在接通电源的瞬间,由于第一电容两端的电压不能跃变,第一电容相当于短路,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为低电平,第一反相器的输出端为高电平,第二反相器的输出端为低电平,由于第一反相器和第二反相器构成正反馈,第二反相器的输出端的低电平又送回到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使得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继续保持低电平,由此使得使电路处于第一个稳定状态。此时,第一发光二极管持续点亮,第二发光二极管持续熄灭。当按下按钮时,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构成闭合回路,第二电容给第一电容充电,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变为高电平,第一反相器的输出端变为低电平,第二反相器的输出端变为高电平,由于第一反相器和第二反相器构成正反馈,第二反相器的输出端的高电平又送回到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使得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继续保持高电平,由此使得使电路处于第二个稳定状态。此时,第一发光二极管持续熄灭,第二发光二极管持续点亮。由此可见,电路只有两个稳定的状态,且两个稳定的状态不因外界的抖动而发生变化,由此起到防抖动的作用。基于上述过程,与现有防抖动电路相比,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新型的防抖动电路基于全新的电路原理实现了防抖动,其在按钮的状态不变时始终处于稳定状态,而只有当按钮的状态发生变化时,电路状态才会发生改变,由此显著改善了防抖动效果、显著增强了抗干扰能力。本技术结构合理、设计巧妙,有效解决了现有防抖动电路防抖动效果不佳、抗干扰能力差的问题,适用于防抖动保护。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新型的防抖动电路,包括第一反相器N1、第二反相器N2、按钮SB、第一发光二极管VL1、第二发光二极管VL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其中,第一反相器N1的输入端与正电源端连接,且第一反相器N1的输入端通过第一电容C1与负电源端连接;第一反相器N1的输出端与第二反相器N2的输入端连接,且第一反相器N1的输出端依次通过第一电阻R1、第二电容C2与负电源端连接;第一反相器N1的输出端通过第二电阻R2与第一发光二极管VL1的阳极连接;第一发光二极管VL1的阴极与负电源端连接;第二反相器N2的输出端与正电源端连接,且第二反相器N2的输出端通过第三电阻R3与第二发光二极管VL2的阳极连接;第二发光二极管VL2的阴极与负电源端连接;按钮SB的一端通过第一电容C1与负电源端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电容C2与负电源端连接。具体实施时,正电源端和负电源端之间的电压为6V;第一电阻R1的阻值、第二电阻R2的阻值、第三电阻R3的阻值均为0.1k;第一电容C1的容量、第二电容C2的容量均为10000pF。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的防抖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反相器(N1)、第二反相器(N2)、按钮(SB)、第一发光二极管(VL1)、第二发光二极管(VL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其中,第一反相器(N1)的输入端与正电源端连接,且第一反相器(N1)的输入端通过第一电容(C1)与负电源端连接;第一反相器(N1)的输出端与第二反相器(N2)的输入端连接,且第一反相器(N1)的输出端依次通过第一电阻(R1)、第二电容(C2)与负电源端连接;第一反相器(N1)的输出端通过第二电阻(R2)与第一发光二极管(VL1)的阳极连接;第一发光二极管(VL1)的阴极与负电源端连接;第二反相器(N2)的输出端与正电源端连接,且第二反相器(N2)的输出端通过第三电阻(R3)与第二发光二极管(VL2)的阳极连接;第二发光二极管(VL2)的阴极与负电源端连接;按钮(SB)的一端通过第一电容(C1)与负电源端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电容(C2)与负电源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防抖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反相器(N1)、第二反相器(N2)、按钮(SB)、第一发光二极管(VL1)、第二发光二极管(VL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其中,第一反相器(N1)的输入端与正电源端连接,且第一反相器(N1)的输入端通过第一电容(C1)与负电源端连接;第一反相器(N1)的输出端与第二反相器(N2)的输入端连接,且第一反相器(N1)的输出端依次通过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子荣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大同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