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动态功能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590922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25 20:46
一种脊柱动态功能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后背表面标志点三维扫描系统和脊柱动态功能分析系统;上述三维扫描系统包括能够固定骨盆的座椅、用于脊柱描述的粘贴在后背皮肤上的标志点、能够提供较为黑暗的背景幕布、能够获得标志点三维坐标的三维扫描相机、用于固定三维扫描相机的支架;上述分析系统包括计算机;计算机用于接收开分析三维扫描相机采集的被检测者的数据;被检测者的后背与相机和扫描仪相对设置,相机和扫描仪与被检测者的距离视具体需要而定;该系统能够通过站立侧屈、踏步、坐姿侧屈三套动作来计算出脊柱的对称性评价指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脊柱保守治疗前的检查系统,具体涉及到脊柱功能检测领域。
技术介绍
脊柱为人体物理支撑系统的中枢,其病变直接影响人体其他器官功能及整体发育。近些年来侧弯等脊柱病变发病率持续升高,脊柱侧弯是社会人群,尤其是青少年最常见的畸形之一。其危害甚大,不但影响被检者形体健美,而且会导致其内脏移位,引起心肺等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成长。对脊柱功能的评价,早期大多通过直观观察,凭经验判定。其主观性和经验性过强,导致不能大面积推广。现代X光、CT、MRI等先进成像技术先后出现,尤其是基于放射影像医学的骨骼三维重建技术的产生,使脊柱侧弯能够以三维空间形态直观展示在医生面前,对脊柱形态的评价有很大帮助,使其更加客观和精确。但是X光片和CT技术对人体的放射性伤害以及核磁共振高昂的检查费用使得这些方法并不适用于大面积普查以及手术后的多次复查。后来出现了无损的云纹图技术,但现有云纹图技术只能分析静态下脊柱形态。运动状态是人体的常规状态,此状态下脊柱功能更能体现脊柱的功能状态。但目前尚无能够定量检测运动功能的脊柱形态评价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现有的对脊柱形态的检测均为静态的检测手段,其主观性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脊柱动态功能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后背表面标志点三维扫描系统和脊柱动态功能分析系统。上述三维扫描系统包括幕布、能够固定骨盆的座椅、粘贴在后背皮肤上的标志点、三维扫描相机;幕布设置在被检测者的前方,用于提供较为黑暗的背景;能够固定骨盆的座椅用于固定被检者的骨盆,使之在进行坐姿检测时不能移动;标志点用于标记并定位脊柱曲线及辅助限定人体后背区域;上述脊柱动态功能分析系统包括计算机,计算机用于接收并分析三维扫描相机采集的被检测者的数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脊柱动态功能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后背表面标志点三维扫描系统和脊柱动态功能分析系统。上述三维扫描系统包括幕布、能够固定骨盆的座椅、粘贴在后背皮肤上的标志点、三维扫描相机;幕布设置在被检测者的前方,用于提供较为黑暗的背景;能够固定骨盆的座椅用于固定被检者的骨盆,使之在进行坐姿检测时不能移动;标志点用于标记并定位脊柱曲线及辅助限定人体后背区域;上述脊柱动态功能分析系统包括计算机,计算机用于接收并分析三维扫描相机采集的被检测者的数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脊柱动态功能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标志点具体粘贴的位置是后背皮肤上对应于脊柱每个棘突的位置、两腋窝与同侧肩膀上沿连线的中点位置、臀部上方左右两个髂嵴点凹陷中心位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脊柱动态功能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检测时,被检测者依次进行动作A-C,其中:动作A为站立侧屈:先立定不动,以腰为轴然后分别向左侧、右侧弯曲至不疼痛的最大角度;动作B为坐姿侧屈:先直坐于能够固定骨盆的座椅上,固定住骨盆,然后以腰为轴分别向左侧、右侧弯曲至不疼痛的最大角度;动作C为踏步:在动作A的相同站立位置,做脚尖不离地的踏步动作。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脊柱动态功能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动作A-C依次完成3次。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脊柱动态功能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动作A-C是被检测者在其后背与三维扫描相机的距离为3-4米之间的成像清晰位置完成的。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脊柱动态功能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脊柱动态功能分析系统中的计算机能够通过动作A计算站立侧屈时脊柱的左右运动对称性评价指标,具体计算步骤如下:步骤I,进行动作A时,当第七颈椎处的棘突对应的标志点侧弯角分别为左侧弯曲1度和右侧弯曲1度时,计算该第七颈椎处的棘突到尾椎末端的棘突之间的每个棘突对应的标志点在上述两个角度时的侧弯角之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伟赵平刘晓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