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控抛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573816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22 14: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数控抛光机。它包括工作台及其上的一对低轮座和一对高轮座,一对低轮座间和一对高轮座间均有支撑轮,两支撑轮间有间距。其特点是工作台上有下纵槽,下纵槽的两侧槽壁上均有下滑槽。下纵槽内有下滑座,下滑座下面连有下螺母,下螺母内旋有下丝杆。下纵槽的外端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下丝杆外伸端相连。下滑座上部有固定座,固定座上表面有上纵槽,上纵槽的两侧槽壁上均有上滑槽。上纵槽内有上滑座。上滑座下面连有上螺母,上螺母内旋有上丝杆。上纵槽的外端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上丝杆外伸端相连。上滑座上固定有第三电机,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上有砂轮。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提高加工精度、工件一致性和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抛光机。具体说,是用来对杆状或管状工件外表面进行抛光用的数控抛光机。尤其适用于对液压缸活塞杆进行抛光。
技术介绍
目前在机械加工领域,用来对杆状或管状工件外表面进行抛光处理的抛光机大都是传统产品。这种传统抛光机包括底座,底座上固定有第一电机和下轴座,下轴座上固定有横轴,横轴与电机的转轴间呈同轴布置。下轴座上方有旋转架,所述旋转架的底部两侧铰接在横轴两端,旋转架顶部有两个上销座,两个上销座间有主轴且二者间呈可旋转状配合。所述主轴两端均伸出在相应上销座之外,其邻近第一电机的一端上和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均有带轮,两带轮间连有传动带。主轴远离第一电机的一端上有抛光砂轮。下销座一侧的底座上有一对低轮座和一对高轮座,一对低轮座间和一对高轮座间均有支撑轮,所述支撑轮的轴向与砂轮相平行,所述两支撑轮间有用于放置被抛杆状工件的间距。其中的下销座与两个支撑轮间的底座上设置有支撑杆,旋转架上铰接有连接块,连接块上有杆孔,支撑杆一端铰接在下销座上,另一端穿入所述连接块上的杆孔内并在伸出端上配有调节螺母,通过手动旋拧螺母,可实现抛光砂轮与被加工工件之间的间距。虽然采用这种抛光机可以实现对工件表面的抛光处理,但由于抛光砂轮与被加工工件之间的间距需手动旋拧螺母来实现,使得加工精度低,加工出的工件一致性差、质量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数控抛光机,采用这种数控抛光机,抛光轮与被加工工件的间距调节自动完成,加工精度高,工件的一致性好,质量高。本技术要解决的上述问题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的数控抛光机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有一对低轮座和一对高轮座,一对低轮座间和一对高轮座间均有支撑轮,两支撑轮间有用于放置被抛杆状工件的间距。其特点是工作台上有下纵槽,下纵槽的两侧槽壁上均有下滑槽。下纵槽内有下滑座,下滑座底部两侧均有第一外凸起,两个第一外凸起分别呈滑动状置于相应下滑槽内。下滑座下面固定有下螺母,下螺母内旋有下丝杆。所述下丝杆一端伸出在下纵槽的外端之外,下纵槽的外端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下丝杆外伸端相连。下滑座上部有固定座,固定座呈倾斜布置且其上端朝向第一电机一侧倾斜,其上表面有上纵槽,上纵槽的两侧槽壁上均有上滑槽。上纵槽内有上滑座,上滑座底部两侧均有第二外凸起,两个第二外凸起分别呈滑动状置于相应上滑槽内;上滑座下面固定有上螺母,上螺母内旋有上丝杆。所述上丝杆一端伸出在上纵槽的上端之外,上纵槽的外端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上丝杆外伸端相连。上滑座上固定有第三电机,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与上纵槽的纵向垂直,且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上有砂轮。所述砂轮与支撑轮(15)相平行。其中,靠近下纵槽的外端处有下轴承座及轴承,所述下丝杆外端通过下轴承座及轴承后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相连。靠近上纵槽的外端处有上轴承座及轴承,所述上丝杆外端通过上轴承座及轴承后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相连。由上述方案可以看出,由于本技术在工作台的一段上面加工有下纵槽,下纵槽的两侧槽壁上均加工有下滑槽。下纵槽内有下滑座,下滑座底部两侧均有外凸起,两个外凸起分别呈滑动状置于相应下滑槽内下滑座下面固定有下螺母,下螺母内旋有下丝杆。所述下丝杆一端伸出在下纵槽的外端之外,下纵槽的外端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下丝杆外伸端相连。下滑座上部有固定座,固定座呈倾斜布置且其上端朝向下电机一侧倾斜,其上表面有上纵槽,上纵槽的两侧槽壁上均有上滑槽。上纵槽内有上滑座,上滑座底部两侧均有外凸起,两个外凸起分别呈滑动状置于相应上滑槽内;上滑座下面固定有上螺母,上螺母内旋有上丝杆。所述上丝杆一端伸出在上纵槽的上端之外,上纵槽的外端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上丝杆外伸端相连。上滑座上固定有第三电机,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与上纵槽的纵向垂直,且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上有砂轮。工作时,先由第一电机通过下丝杆、下螺母带动下滑座,使下滑座移动至低轮座也即被加工工件跟前。再由第二电机通过上丝杆、上螺母带动上滑座和上滑座上的砂轮移动至与被加工工件相接触。然后,启动第三电机,由第三电机带动砂轮旋转,从而实现对杆状工件的抛光处理。不需手动操作就可实现砂轮与被抛工件之间间距的调节,从而提高了加工精度,使得加工出的工件一致性好,质量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数控抛光机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示意图;图3是图1的B-B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的数控抛光机包括工作台17和砂轮11,工作台17的前边上面设置有一对低轮座13和一对高轮座16,一对低轮座13间和一对高轮座16间均设置有支撑轮15,所述支撑轮15与砂轮11相平行,两支撑轮15间留有用于放置被抛杆状工件14的间距。工作台17的上面加工有下纵槽18,下纵槽18的纵向与支撑轮15的轴向垂直,下纵槽18的两侧槽壁上均加工有下滑槽。下纵槽18内设置有下滑座4,下滑座4底部两侧均加工有第一外凸起21,两个第一外凸起21分别呈滑动状置于相应下滑槽内。下滑座4下面固定有下螺母20,下螺母20内旋有下丝杆19,下丝杆19的轴向与下滑槽4的纵向平行。所述下丝杆19一端伸出在下纵槽18的外端之外,下纵槽18的外端设置有第一电机2,第一电机2的输出轴与下丝杆19外伸端相连。下滑座4上部设置有固定座5,固定座5呈倾斜布置且其上端朝向第一电机2一侧倾斜,其上表面加工有上纵槽22,上纵槽22的两侧槽壁上均加工有上滑槽。上纵槽22内设置有上滑座9,上滑座9底部两侧均加工有第二外凸起23,两个第二外凸起23分别呈滑动状置于相应上滑槽内。上滑座9下面固定有上螺母8,上螺母8内旋有上丝杆12。所述上丝杆12一端伸出在上纵槽22的上端之外,上纵槽22的外端设置有第二电机6,第二电机6的输出轴与上丝杆12外伸端相连。上滑座9上固定有第三电机10,第三电机10的输出轴与上纵槽11的纵向垂直,且第三电机10的输出轴上安装有砂轮11。靠近下纵槽18的外端处安装有下轴承座1及轴承,所述下丝杆19外端通过下轴承座1及轴承后与第一电机2的输出轴相连。靠近上纵槽22的外端处安装有上轴承座7及轴承,所述上丝杆12外端通过上轴承座7及轴承后与第二电机6的输出轴相连。工作时,先由第一电机2通过下丝杆19、下螺母20带动下滑座4,使下滑座4移动至低轮座13也即被加工工件14跟前。再由第二电机6通过上丝杆12、上螺母8带动上滑座9和上滑座9上的砂轮11移动至与被加工工件14相接触。然后,启动第三电机10,由第三电机10带动砂轮11旋转,从而实现对杆状工件14的抛光处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数控抛光机,包括工作台(17),工作台(17)上有一对低轮座(13)和一对高轮座(16),一对低轮座(13)间和一对高轮座(16)间均有支撑轮(15),两支撑轮(15)间有用于放置被抛杆状工件的间距;其特征在于工作台(17)上有下纵槽(18),下纵槽(18)的两侧槽壁上均有下滑槽;下纵槽内有下滑座(4),下滑座(4)底部两侧均有第一外凸起(21),两个第一外凸起(21)分别呈滑动状置于相应下滑槽内;下滑座(4)下面固定有下螺母(20),下螺母(20)内旋有下丝杆(19);所述下丝杆(19)一端伸出在下纵槽(18)的外端之外,下纵槽(18)的外端有第一电机(2),第一电机(2)的输出轴与下丝杆(19)外伸端相连;下滑座(4)上部有固定座(5),固定座(5)呈倾斜布置且其上端朝向第一电机(2)一侧倾斜,其上表面有上纵槽(22),上纵槽(22)的两侧槽壁上均有上滑槽;上纵槽内有上滑座(9),上滑座(9)底部两侧均有第二外凸起(23),两个第二外凸起(23)分别呈滑动状置于相应上滑槽内;上滑座(9)下面固定有上螺母(8),上螺母(8)内旋有上丝杆(12);所述上丝杆(12)一端伸出在上纵槽(22)的上端之外,上纵槽(22)的外端有第二电机(6),第二电机(6)的输出轴与上丝杆(12)外伸端相连;上滑座(9)上固定有第三电机(6),第三电机(6)的输出轴与上纵槽(22)的纵向垂直,且第三电机(6)的输出轴上有砂轮(11);所述砂轮(11)与支撑轮(15)相平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控抛光机,包括工作台(17),工作台(17)上有一对低轮座(13)和一对高轮座(16),一对低轮座(13)间和一对高轮座(16)间均有支撑轮(15),两支撑轮(15)间有用于放置被抛杆状工件的间距;其特征在于工作台(17)上有下纵槽(18),下纵槽(18)的两侧槽壁上均有下滑槽;下纵槽内有下滑座(4),下滑座(4)底部两侧均有第一外凸起(21),两个第一外凸起(21)分别呈滑动状置于相应下滑槽内;下滑座(4)下面固定有下螺母(20),下螺母(20)内旋有下丝杆(19);所述下丝杆(19)一端伸出在下纵槽(18)的外端之外,下纵槽(18)的外端有第一电机(2),第一电机(2)的输出轴与下丝杆(19)外伸端相连;下滑座(4)上部有固定座(5),固定座(5)呈倾斜布置且其上端朝向第一电机(2)一侧倾斜,其上表面有上纵槽(22),上纵槽(22)的两侧槽壁上均有上滑槽;上纵槽内有上滑座(9),上滑座(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国社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振华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