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钢轨磨伤黑印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56859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21 09: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避免钢轨磨伤黑印的方法,解决通过定载荷技术消除钢轨残余应力生产中,钢轨与工作辊之间打滑形成磨伤黑印的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通过消除残余应力装置配合矫直机实施,消除残余应力装置的电机和减速机之间由超越离合器相连;生产过钢方向上:当消除残余应力装置的工作辊线速度低于或等于钢轨通过速度时,超越离合器为超越状态;当消除残余应力装置的工作辊的线速度高于钢轨通过速度时,超越离合器为结合状态;生产过钢的反方向上:在矫直机反向转动前关停消除残余应力装置的电机的始能,电机处于可自由空转的状态。通过考虑生产过钢的方向以及反方向上的情形,采用不同控制方式,避免钢轨表面出现磨伤黑印,且投资低维护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钢轨矫直区域消除残余应力装置进行调整,并与矫直机进行匹配,避免钢轨打滑形成黑印的方法。
技术介绍
通过定载荷技术消除钢轨残余应力,必须在矫直机后增加一对或多对工作辊,并以适当的载荷使钢轨残余应力减轻。这就面临一个问题,在原有矫直机的基础上增加消除残余应力装置,包括一套电机、减速机、对辊设备(包括一对或多对工作辊)、控制机构及控制系统,再与原矫直机配合成为一套完整的系统。但是,由于后加设备,即消除残余应力装置的运行与原矫直设备运行存在一定区别,矫直机与对辊设备的工作辊的工作速度存在差距,速度的差异造成钢轨与对工作辊之间打滑形成黑印,黑印部位由于摩擦热及摩擦损伤导致钢轨成为废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避免钢轨磨伤黑印的方法,解决消除残余应力装置与矫直机之间由于工作速度差异,造成钢轨与消除残余应力装置的工作辊之间打滑形成磨伤黑印,导致钢轨成为废钢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避免钢轨磨伤黑印的方法,通过消除残余应力装置配合矫直机实施,所述消除残余应力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电机、减速机、对辊设备、控制机构及控制系统,对辊设备包括一对或多对工作辊,所述电机和减速机之间通过超越离合器相连;生产过钢方向上:当消除残余应力装置的工作辊的线速度低于或等于钢轨的通过速度时,超越离合器为超越状态(即超越离合器脱离不受力的状态);当消除残余应力装置的工作辊的线速度高于钢轨的通过速度时,超越离合器为结合状态(即超越离合器结合受力的状态);并且,消除残余应力装置与矫直机的工作速度要求:①消除残余应力装置的工作辊的线速度低于矫直机的线速度5%~50%,②消除残余应力装置的电机启动时间晚于矫直机启动时间0.1~3.0秒,③消除残余应力装置的电机采用与矫直机相同或更低的启动速度坡度,④消除残余应力装置电机停止时间早于矫直机停止时间0.1~2.0秒,⑤消除残余应力装置的电机采用与矫直机相同或更低的停止速度坡度;生产过钢的反方向上:在矫直机反向转动前关停消除残余应力装置的电机的始能,使电机处于可自由空转的状态。具体地,生产过钢方向上:消除残余应力装置与矫直机的工作速度要求中,①消除残余应力装置的工作辊的线速度低于矫直机的线速度10%。具体地,生产过钢方向上:消除残余应力装置与矫直机的工作速度要求中,②消除残余应力装置的电机启动时间晚于矫直机启动时间1.2秒。具体地,生产过钢方向上:消除残余应力装置与矫直机的工作速度要求中,④消除残余应力装置电机停止时间早于矫直机停止时间1.5秒。具体地,生产过钢的反方向上:消除残余应力装置的电机由控制系统调控,所述电机为RDD电机。由于生产中存在与工作方向相反的情况,单纯使用超越离合器不能解决消除残余应力装置与矫直机的速度匹配问题,如单纯采用超越离合器,反向工作时钢轨的黑印更严重。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避免钢轨磨伤黑印的方法考虑了生产过钢的方向以及反方向上的不同情形,通过对消除残余应力装置的不同控制方式,可完全避免钢轨与对工作辊之间打滑形成黑印。避免钢轨磨伤黑印的方法可通过程序实现,使钢轨在整个矫直过程中,消除残余应力装置与矫直机实时匹配,消除残余应力装置可实时适应钢轨速度的变化,防止钢轨磨伤黑印的产生,且投资低,维护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避免钢轨磨伤黑印的方法,适用于通过定载荷技术消除或减轻钢轨残余应力的工艺中,通过消除残余应力装置配合矫直机实施,其中消除残余应力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电机、减速机、对辊设备、控制机构及控制系统,对辊设备包括一对或多对工作辊,电机和减速机之间通过超越离合器相连。在生产过钢方向上:当消除残余应力装置的工作辊的线速度低于或等于钢轨的通过速度时,超越离合器为超越状态,即超越离合器脱离不受力的状态;当消除残余应力装置的工作辊的线速度高于钢轨通过的速度时,超越离合器为结合状态,即超越离合器结合受力的状态。具体地,所述超越离合器可选用新诺德XND-CAML80210超越离合器。并且,消除残余应力装置与矫直机的工作速度要求:①消除残余应力装置的工作辊的线速度低于矫直机的线速度10%,②消除残余应力装置的电机启动时间晚于矫直机启动时间1.2秒,③消除残余应力装置的电机采用与矫直机相同或更低的启动速度坡度,④消除残余应力
装置电机停止时间早于矫直机停止时间1.5秒,⑤消除残余应力装置的电机采用与矫直机相同或更低的停止速度坡度。生产过钢的反方向上:在矫直机反向转动前关停消除残余应力装置的电机的始能,使电机处于可自由空转的状态。可通过除残余应力装置自带的控制系统消除电机的始能,电机为RDD电机,使RDD电机处于可自由空转的无电状态。通过定载荷技术消除或减轻钢轨残余应力生产中存在与工作方向相反的情况,如单纯采用超越离合器,反向工作时钢轨的黑印更严重。本专利技术避免钢轨磨伤黑印的方法考虑了生产过钢的方向以及反方向上的不同情形,通过对消除残余应力装置的不同控制方式,钢轨表面磨伤黑印在同批次不动矫直压下工艺的情况下能够得到消除,而且换辊或压下工艺变化后,钢轨表面也不会出现磨伤黑印,有效提高了矫直生产效率及矫直质量。具有投资低,维护省的优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避免钢轨磨伤黑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消除残余应力装置配合矫直机实施,所述消除残余应力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电机、减速机、对辊设备、控制机构及控制系统,对辊设备包括一对或多对工作辊,所述电机和减速机之间通过超越离合器相连;生产过钢方向上:当消除残余应力装置的工作辊的线速度低于或等于钢轨的通过速度时,超越离合器为超越状态;当消除残余应力装置的工作辊的线速度高于钢轨的通过速度时,超越离合器为结合状态;并且,消除残余应力装置与矫直机的工作速度要求:①消除残余应力装置的工作辊的线速度低于矫直机的线速度5%~50%,②消除残余应力装置的电机启动时间晚于矫直机启动时间0.1~3.0秒,③消除残余应力装置的电机采用与矫直机相同或更低的启动速度坡度,④消除残余应力装置电机停止时间早于矫直机停止时间0.1~2.0秒,⑤消除残余应力装置的电机采用与矫直机相同或更低的停止速度坡度;生产过钢的反方向上:在矫直机反向转动前关停消除残余应力装置的电机的始能,使电机处于可自由空转的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避免钢轨磨伤黑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消除残余应力装置配合矫直机实施,所述消除残余应力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电机、减速机、对辊设备、控制机构及控制系统,对辊设备包括一对或多对工作辊,所述电机和减速机之间通过超越离合器相连;生产过钢方向上:当消除残余应力装置的工作辊的线速度低于或等于钢轨的通过速度时,超越离合器为超越状态;当消除残余应力装置的工作辊的线速度高于钢轨的通过速度时,超越离合器为结合状态;并且,消除残余应力装置与矫直机的工作速度要求:①消除残余应力装置的工作辊的线速度低于矫直机的线速度5%~50%,②消除残余应力装置的电机启动时间晚于矫直机启动时间0.1~3.0秒,③消除残余应力装置的电机采用与矫直机相同或更低的启动速度坡度,④消除残余应力装置电机停止时间早于矫直机停止时间0.1~2.0秒,⑤消除残余应力装置的电机采用与矫直机相同或更低的停止速度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功明朱华林周斌王洪冯扬东刘自彩吕攀峰
申请(专利权)人: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