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刺导引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56224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穿刺导引锥,其由锥柄和锥尖组成,锥柄前端设有一置管孔,锥尖插在锥柄的置管孔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时用锥尖戳穿体壁,医护人员在患者体内拔出锥尖后,将引流管插入锥柄的置管孔中,引出体外,其不会增加体壁组织创伤,也不会损伤体内组织,安全可靠,适于胸腔、腹腔等外科手术置管引流时使用。(*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具,具体地说是一种手术用穿刺导引锥。我们知道,胸腔、腹腔等外科手术或手术后经常需要把各种引流管、灌注管等导管置入体内,以进行引流或灌注。以往置管时常用手术刀切开置管部位的皮肤后,用血管钳戳穿体壁(如胸壁、腹壁),再夹持引流管端部,将其自体内引出体外,由于用血管钳戳穿体壁时,钳端太圆钝,戳穿费力,给体壁组织造成的创伤也大,引出时引流管管壁凸起,加重了创伤,而且还费时费力,给患者造成痛苦,严重影响手术的进行。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的穿刺导引锥。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穿刺导引锥,其特征在于其由锥柄和锥尖组成,锥柄前端设有一置管孔,锥尖插在锥柄的置管孔中。本技术使用时用锥尖戳穿体壁,进入体内,医护人员在患者体内拔出锥尖后,将引流管插入锥柄的置管孔中,而后将引流管导向引出体外。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省事省力,其不会增加体壁组织创伤,也不会损伤体内组织,安全可靠。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从图1中可以看出,一种穿刺导引锥,其由锥柄1和锥尖2组成,锥柄前端设有一置管孔3,锥尖2插在锥柄的置管孔3中。锥尖2呈尖状,戳穿体壁省力、方便。本技术可根据引流管的粗细,制作成不同大小,也可以制成单柄多锥尖的的结构形式。本技术使用时用锥尖2戳穿体壁,进入体内,医护人员在患者体内拔出锥尖后,将引流管插入锥柄1的置管孔3中,其采用紧配合,这样,通过拖动锥柄1可将引流管导向引出体外。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省事省力,其不会增加体壁组织创伤,也不会损伤体内组织,安全可靠,适于胸腔、腹腔等外科手术置管引流时使用。权利要求1.一种穿刺导引锥,其特征在于其由锥柄和锥尖组成,锥柄前端设有一置管孔,锥尖插在锥柄的置管孔中。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穿刺导引锥,其由锥柄和锥尖组成,锥柄前端设有一置管孔,锥尖插在锥柄的置管孔中。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时用锥尖戳穿体壁,医护人员在患者体内拔出锥尖后,将引流管插入锥柄的置管孔中,引出体外,其不会增加体壁组织创伤,也不会损伤体内组织,安全可靠,适于胸腔、腹腔等外科手术置管引流时使用。文档编号A61M25/06GK2394579SQ9924680公开日2000年9月6日 申请日期1999年10月22日 优先权日1999年10月22日专利技术者刘衍广, 隋在春, 于慈兰, 隋丽英, 杨佐治 申请人:威海市文登中心医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穿刺导引锥,其特征在于其由锥柄和锥尖组成,锥柄前端设有一置管孔,锥尖插在锥柄的置管孔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衍广隋在春于慈兰隋丽英杨佐治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市文登中心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