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烯烃系树脂发泡粒子及聚烯烃系树脂模内发泡成型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504869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10 11:07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得到使用如膜用聚烯烃系树脂等那样添加有无机系防粘连剂的聚烯烃系树脂而且气泡直径大的聚烯烃系树脂发泡粒子以及由该聚烯烃系树脂发泡粒子构成的表面美观性优异的聚烯烃系树脂模内发泡成型体,提供一种聚烯烃系树脂发泡粒子,是使由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构成的聚烯烃系树脂粒子发泡而得到的,且平均气泡直径为100μm~400μm,所述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相对于聚烯烃系树脂100重量份合计含有0.03重量份~2重量份的2种以上的无机系防粘连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烯烃系树脂发泡粒子及由该聚烯烃系树脂发泡粒子构成的聚烯烃系树脂模内发泡成型体。
技术介绍
使用由聚烯烃系树脂构成的聚烯烃系树脂发泡粒子而得到的聚烯烃系树脂模内发泡成型体具有作为模内发泡成型体的优点的形状任意性、轻量性、绝热性等特征。另外,聚烯烃系树脂模内发泡成型体与使用聚苯乙烯系树脂发泡粒子得到的模内发泡成型体相比,耐试剂性、耐热性、压缩后的变形恢复率等优异。基于这些特征,聚烯烃系树脂模内发泡成型体被用于以汽车内装部件、汽车缓冲器用芯材为代表的绝热材料、缓冲包装材料、周转箱等各种用途。另一方面,聚烯烃系树脂通常用作膜、纤维、注射成型品等。这样的通用品由于廉价,因此,也希望用作发泡粒子用,但发泡粒子用的聚烯烃系树脂与纤维或注射成型品用的聚烯烃系树脂的熔融物性等特性有很大差异,因此,难以应用纤维或注射成型品用的聚烯烃系树脂作为发泡粒子用的聚烯烃系树脂。与此相对,膜用聚烯烃系树脂的熔融物性等特性与发泡粒子用的聚烯烃系树脂较类似。但是,膜用聚烯烃系树脂多在添加有二氧化硅或滑石等作为膜的防粘连剂的基础上进行销售。在将这样的加入有无机系防粘连剂的膜用聚烯烃系树脂应用于发泡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烯烃系树脂发泡粒子,其特征在于,是使由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构成的聚烯烃系树脂粒子发泡而得到的聚烯烃系树脂发泡粒子,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相对于聚烯烃系树脂100重量份含有以合计量计为0.03重量份~2重量份的2种以上的无机系防粘连剂,且聚烯烃系树脂发泡粒子的平均气泡直径为100μm~400μm。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3.12.27 JP 2013-2709431.一种聚烯烃系树脂发泡粒子,其特征在于,是使由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构成的聚烯烃系树脂粒子发泡而得到的聚烯烃系树脂发泡粒子,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相对于聚烯烃系树脂100重量份含有以合计量计为0.03重量份~2重量份的2种以上的无机系防粘连剂,且聚烯烃系树脂发泡粒子的平均气泡直径为100μm~400μ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烯烃系树脂发泡粒子,其特征在于,无机系防粘连剂为选自二氧化硅、硅酸盐及氧化铝中的2种以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烯烃系树脂发泡粒子,其特征在于,无机系防粘连剂为2种,其混合重量比为1:10~10:1的范围。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烯烃系树脂发泡粒子,其特征在于,无机系防粘连剂为二氧化硅和滑石。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烯烃系树脂发泡粒子,其特征在于,聚烯烃系树脂为聚丙烯系树脂。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聚烯烃系树脂发泡粒子,其特征在于,相对于聚丙烯系树脂100重量份,并用0.1重量份~15重量份的熔点为105℃~140℃的聚乙烯系树脂。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聚烯烃系树脂发泡粒子,其特征在于,聚乙烯系树脂为高密度聚乙烯。8.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烯烃系树脂发泡粒子,其特征在于,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的弯曲弹性模量为1200MPa~1700MPa。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烯烃系树脂发泡粒子,其特征在于,相对于聚烯烃系树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田融福泽淳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钟化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