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体灌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48283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06 08:06
一种胶体灌装装置,包括灌装筒,出料口,灌装筒开口端内设置可拆卸式活塞和推杆,可拆卸式活塞可以在灌装筒内循环往复运动。现有灌装装置操作复杂,分状瓶的体积发生变化时需要对灌装装置的参数重新设定,对于操作人员要求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灌装装置,灌装主体内设置可拆卸式活塞和推杆。在需要灌装时,直接将灌装主体内的胶体通过推杆和活塞推入分装瓶内。这种灌装装置操作简单,分装瓶的体积也可以根据要求灵活变更而不需要调节灌装装置,对操作人员技术要求低,节约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胶体灌装装置,包括灌装筒,出料口,灌装筒开口端内设置可拆卸式活塞和推杆,可拆卸式活塞可以在灌装筒内循环往复运动。现有灌装装置操作复杂,分状瓶的体积发生变化时需要对灌装装置的参数重新设定,对于操作人员要求高。本技术提供一种灌装装置,灌装主体内设置可拆卸式活塞和推杆。在需要灌装时,直接将灌装主体内的胶体通过推杆和活塞推入分装瓶内。这种灌装装置操作简单,分装瓶的体积也可以根据要求灵活变更而不需要调节灌装装置,对操作人员技术要求低,节约生产成本。【专利说明】一种胶体灌装装置
本技术涉及化学品灌装
,具体涉及一种胶体灌装装置。
技术介绍
生产车间常用的灌装工艺是将灌装主体内的胶体直接通过出料口装入分装器内。这种罐装方式对设备要求高,需要专业罐装人员进行操作,增加企业运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这一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设计一种简易胶体灌装装置,只需将灌装筒内的胶体在推杆和活塞的作用下通过出料口注入分装瓶内,由于分装瓶体积已经固定,所以只需确定分装瓶注满即可。这种胶体分装装置对操作人员要求低,既能达到灌装的要求,又能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胶体灌装装置,包括灌装筒,一端为开口端,另一端为出料口,所述灌装筒开口端内设置可拆卸式活塞和推杆,所述可拆卸式活塞与所述推杆固定连接,所述可拆卸式活塞紧贴在所述灌装筒内径,所述可拆卸式活塞在所述灌装筒内作循环往复运动,所述出料口直径为灌装筒内径的五分之一。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这种胶体灌装装置操作简单,分装瓶的体积也可以根据要求灵活变更而不需要调节灌装装置,对操作人员技术要求低,节约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胶体灌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I为灌装筒,2为可拆卸式活塞,3为推杆,4为开口端,5为出料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附图1所示:本技术是一种胶体灌装装置,包括灌装筒I,一端为开口端4,另一端为出料口 5,操作人员在胶体进入灌装筒I后,在灌装筒I开口端内安装可拆卸式活塞2和推杆3,推挤灌装筒I内的胶体向出料口5移动并注入分料瓶内。如此循环即可完成多个分料瓶的胶体灌装工作。本实施例的出料口(5)直径为所述灌装筒内径(I)的五分之一。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更多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胶体灌装装置,包括灌装筒(1),一端为开口端(4),另一端为出料口(5),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装筒(I)的开口端(4)内设置可拆卸式活塞(2)和推杆(3),所述可拆卸式活塞(2)与所述推杆(3)固定连接,所述可拆卸式活塞(2)紧贴在所述灌装筒(I)的内径上,所述可拆卸式活塞(2)在所述灌装筒(I)内作循环往复运动,所述出料口(5)直径为所述灌装筒内径(I)的五分之一。【文档编号】B67C3/22GK205419725SQ201521073055【公开日】2016年8月3日【申请日】2015年12月22日【专利技术人】贺国新 【申请人】烟台信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胶体灌装装置,包括灌装筒(1),一端为开口端(4),另一端为出料口(5),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装筒(1)的开口端(4)内设置可拆卸式活塞(2)和推杆(3),所述可拆卸式活塞(2)与所述推杆(3)固定连接,所述可拆卸式活塞(2)紧贴在所述灌装筒(1)的内径上,所述可拆卸式活塞(2)在所述灌装筒(1)内作循环往复运动,所述出料口(5)直径为所述灌装筒内径(1)的五分之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国新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信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